红木家具乱象将终结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04日 10:09 中国质量新闻网

  本刊记者 王向龙/文

  近年来,红木家具因其独特的使用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也让很多消费者对红木家具产生质疑。8月1日开始实施的红木家具国家标准GB 28010-2011《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将为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保驾护航。

  红木家具市场真假混杂

  “红木市场历来就是真真假假,不懂行的很容易陷在里面。”在北京从事了十几年红木生意的北京艺园红木家具公司负责人刘波谈起红木家具,一脸的无奈。红木市场水到底有多深,即使像他这样的业内人士也坦言越来越搞不懂了。与以前相比,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众多的黑檀、红檀、绿檀、紫黑檀,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树种。

  据了解,红木作为一种家具原料,并不是某一特定树种的家具,而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家具的统称。近年来,红木家具身价不断暴涨。一套普通的硬木桌椅不过几千元,而一套小叶紫檀的红木圈椅市场价却高达十多万元。而目前市场上几近罕见的海南黄花梨,则是按斤论价,贵至上万元。巨大的价格落差,让不少商家都想方设法攀上红木的“高枝”。

  据了解,现在不少家具生产企业将普通木料与真红木混搭,表面用真红木皮,普通木料的用料比例在7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80%。而真红木仅30%,最多也不过40%。虽然不是真材实料,但是到了市场上却成了100%的红木家具。“目前市场上不乏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红木家具。手法比较粗糙的是用普通实木外边贴红木皮,做的比较难分辨的是掺料,比如用海南黄花梨做家具,里边掺点儿越南花梨木的根料,外观看起来特别接近,这种连行内人或许都看不太出来。”说起红木家具,业内人士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白皮事件”。所谓“白皮”是对红木边材的俗称,其价格与“心材”相去甚远。2010年,有媒体曝光福建六成以上红木家具掺“白皮”销售,引发行业震动。对于这一事件,有业内专家认为,“白皮”实质是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红花梨与黄花梨,黑檀、红檀与紫檀,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是一套红花梨家具只有几千元,而黄花梨家具一套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市场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了,真正的红木家具普通消费者一般消费不起,很多红木家具企业都多多少少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普通消费者根本识别不出来真假。”某红木家具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发展,红木家具市场存在生产工艺落后、以次充好等乱象和顽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厂家在产品上配带说明书的现象早就有,但以往没有对红木家具明确界定,消费者与厂家之间无法建立信任关系,很多消费者其实并不知道究竟什么是红木家具,什么不是。

  而这种乱象,会随着8月1日起国家强制实施的GB 28010-2011《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而改变。

  红木将有身份证明

  记者了解到,此前有关红木家具的标准有GB/T 18107-2000《红木》和QB/T2385-2008《深色名贵硬木家具》,其中《红木》标准把33种红木归为“5属8类”,而在《深色名贵硬木家具》中,把用材符合《红木》国标规定的产品称为红木家具。

  相比之下,GB 28010-2011《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对红木家具进行了规范和细化,并首次明确了红木家具定义。标准规定:红木家具是采用中国传统硬木家具生产工艺,用红木制造的一类家具产品。

  “这个标准是一个国内外首次制定的中国传统硬木家具国家标准,包括红木。”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姜恒夫表示,它是用来规范整个传统硬木行业的标准,作为一个强制性标准,它的实施将会加大对行业、企业的规范力度,也会在维护企业利益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促进红木家具行业良性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介绍,以往市场上销售的红木家具仅对家具的尺寸和用料进行了简单的标注,并没有统一、规范的标注。一些对红木家具了解不深的消费者在选购红木家具时,往往无法分辨优劣,个别不法商家因此,以次充好。“越贵越好”成为消费者选购红木家具的误区。

  记者查阅标准了解到,《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主要包含了红木家具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和质量明示等内容。标准对红木家具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并规定了以产品主要使用木材的树种名称来命名和标识红木家具——

  按树种名命名: 

  红木家具按主要使用木材的树种名称(学名)进行命名,命名由用材树种中文名、用材树种拉丁文名、产品件数、产品品种4部分组成并顺序排列。如:檀香紫檀木 Pterocarpus santalinns 三件套皇宫椅。 

  按木材名称命名:

  当用材树种名称难以识别和鉴定时,红木家具产品应按主要用材的木材名称进行命名,命名由木材名称、木材拉丁文属名、产品件数、产品品种4部分组成并顺序排列。如:香枝木 Dalbergia spp三件套皇宫椅。

  标准中还建议,尽可能在命名中标明主要用材的木材产地。

  标准还明确规定,每件红木家具必须配一张“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生产企业须在明示卡上详细注明家具的产品执行标准、产品工艺分类、产品质量等级、产品适用范围、产品主要用材、产品涂饰与装饰工艺、产品保修和产品交付方信息(生产企业或经销商信息)。凭借这张“出生证明”,消费者可以对红木家具的状况一目了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也有了维权的凭据。

  “标准实际上对红木家具生产和工艺的规范具有重要的作用。”姜恒夫表示,它明确地提出了缺陷产品售后方面的规定,这对于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他认为,国标的出台,就如给红木家具配备了“出生证明”,不仅对规范红木家具生产工艺、市场流通、适用材料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且让消费者对红木家具的界定更加清楚,有望遏制市场乱象。

  没有扩充新树种

  在标准实施前,业内曾传言标准将提倡开发和使用新型红木木料,即扩充树种范围。在《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中,到底有没有提出“扩大树种范围”、使用新材料呢?记者查阅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的全部内容,并没有找到这样的说法。

  对此,姜恒夫说表示,作为基础标准,该标准未对红木家具用材的树种范围作出技术界定,也不存在扩大树种用材范围之说。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纷纷收紧红木等名贵木材的出口,许多家具厂商开始争抢货源,使得红木变得更加紧俏。而当传统红木满足不了生产时,行业内不少企业希望能扩充新的红木品种,希望红木不再局限于GB/T 18107-2000《红木》规定的5属8类33种。

  姜恒夫认为,虽然很多企业希望扩大树种,但在目前情况下,盲目扩大树种范围,可能不利于红木家具的鉴别和行业规范。他表示,不属于红木的树种,未必不好。企业可以扩大产品线,但应该对不属于现有国标的树种进行明示,这并不妨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专家、《红木》标准起草人之一杨家驹表示,生物种里面其实没有红木这个物种,当初给一部分树种划一个范围是为了规范这个行业。“当紫檀、黄花梨等传统用材在明清逐渐短缺时,硬木家具还要继续往前发展,当时不管是社会上层,还是一般消费者,对硬木家具的消费需求都客观存在,因此,需要寻求新树种来代替它。从这些替代木材的物理特征共性中,产生了红木的概念。作为一种文化概念,它包含酸枝木、花梨木等所具有的木材物理特征。历史上从来没有红木是哪几个树种的说法,而是把用具有这种物理特征的木材做出来的硬木家具叫做红木家具。”他表示,红木家具发展的可持续性决定了其选材的可持续性,但基于目前市场尚不健全的情况,轻易增加新树种,不仅会增加国家在树种检测和鉴定方面的难度,也会令消费者感到迷茫,会导致市场秩序更为混乱。扩大树种必须从科学数据上判断,不能操之过急。

  Tips关注红木家具的材、形、艺

  红木家具严格按照GB 28010-2011《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选购,消费者仅仅有了材质上的保障。要买到一套有价值的红木家具,还需要学会从形、艺上进行鉴别。

  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姜恒夫指出,材、形、艺是红木家具的三大组成部分,了解、欣赏、选购红木家具,三者缺一不可。

  材:是指红木家具的材质,以往标准中,红木家具往往是按照“白皮”不能超过成品家具10%作为标准的。但从实际上看,很多生产企业往往超过这一标准,甚至以次充好。而新国标的实施则能在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形:是指红木家具的外形。在选购家具时,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外形,外在的造型包括:整体是否匀称和谐,局部是否能够让人满意。

  艺:是指红木家具的艺术感。能够留存后世的绝大部分红木家具都是雕刻和做工精细、手感光滑细腻的。如果做工粗糙,不仅谈不上工艺,甚至可能是不合格产品。

  《消费指南》2012年9月刊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