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民居建筑变身博物馆

2013年08月02日 14:55   昆明日报  

福林堂的“八面风”样式店面。 记者周密摄 福林堂的“八面风”样式店面。 记者周密摄 甬道街“花鸟市场”。 廖可夫摄于1986年 甬道街“花鸟市场”。 廖可夫摄于1986年 中医学家戴丽三故居。 记者周密摄 中医学家戴丽三故居。 记者周密摄

  栏目合办:昆明市档案局 盘龙区档案馆(局) 老街档案  文明街区位于昆明市五华区,南至景星街,北至文庙区域,东至正义路,西至胜利堂、市府东街。占地面积约21公顷,有各级文物、挂牌建筑33处,风貌建筑约4.8万平方米。街区内共有文明街、景星街、光华街、甬道街、市府东街、文庙直街6条主街道,有东卷洞巷、西卷洞巷、吉祥巷、大银柜巷、小银柜巷、幸福巷

  记者朱小旅

  文化城第150期

  踩着被磨得光滑温厚的石板路,穿梭在文明街西卷洞巷青瓦土墙的小巷子里,着眼处,尽是鸟语花香的小合院和两层楼的土木结构民房。走进文明街历史街区,恍若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只是少了几位奔走着的人力车夫和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的货郎。然而,这里却保留着昆明数量最多的老式民居建筑,这些民居大多布局规整,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制作精巧。因而,有人说,这里是昆明民居建筑的“博物馆”。

  据资料记载,文明街区起源于大理国时代,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900年的历史沧桑在文明街片区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蕴含着岁月的丰富信息。其中,以传统民居为主的老建筑不仅残存着世代老昆明人的生活气息,记载着藏于民间的市井智慧和朴实的美学思想,同时,也代表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昆明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因而,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活的史书和文化宝库,与众多分布广泛的历史文物一起,构成了城市的记忆。

  总督衙门奠定的老街格局

  明清两代,文明街区已是云南府乃至全省的行政中心。据有关资料记载,现在文明街片区的格局,是从清代康熙时期云贵总督在此建署而开始逐步形成的。康熙二十年(1681年),总督蔡毓荣把旧云南府改建为总督署(现人民胜利堂)。总督衙门建立后,周围的道路便应运而生。“甬道”是清代官员进行礼仪活动、进出总督衙门的正式通道。而地位身份较低的官员及平民,只能走侧面较为狭窄的小巷,这就形成了甬道两侧呈“L”形的东卷洞巷和西卷洞巷。

  总督衙门的建立,奠定了现在文明街片区的格局基础。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街区内主要街巷至清末都已成形。清代昆明实施分区管理,形成“四坊十八铺”格局,街区被划入“崇西坊”。

  据老昆明人栗臻介绍,清朝后期,南正街已成为城内最繁华的商业街,设有大量绸布纱绒、纸张笔墨店,在三牌坊以南设有银号,故有“大、小银柜巷”之名。甬道街、文庙街一带有不少金箔、缨帽、皮草店。光华街的“福林堂”等中药老字号传承至今。邱家巷一带,富甲一方的“钱王”王炽购置大量宅地,设“同庆丰票号”和“兴文当”。

  1928年,昆明设市。官衙废除后,城中心腾出了大量稀缺用地。人们抓住机遇在街区内购地安宅。街区内多数历史建筑都集中建造于这十多年,这一时期建筑成为街区留存建筑的代表。

  合院式民居的代表

  历史上昆明的民居建筑多吸收中原汉族风格,经数百年发展,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并成为民宅的主要选择,而其外山封闭的特点,有利于密集布置,集约利用高原平坝的土地资源。此外,在以汉族合院式房屋为主的同时,昆明民居还吸收了白族、彝族等各民族民居的特点。

  据栗臻介绍,合院式房屋一般以间为单位,组成三间单幢建筑(称“坊”),然后围合形成代表昆明地区特色的“一颗印”合院式民居。同时也有来自滇西大理白族的“一字型独坊房”、“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建筑;来自滇东南建水、石屏地区的“三间六耳下花厅”、“四马推车”等。合院式房屋是云南继干栏、井干、土掌房后新的民居体系。

  据有关部门调查,文明街片区目前保存较好、建筑档次较高的宅院尚有二十多处,其中尤以小银柜巷7、8号院,居仁巷10、11号,西卷洞巷1号,吉祥巷18号,文明街11号比较精美。这些民居代表了那个时期昆明民居建筑的水平,体现了中原文化与云南民族文化的交融,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文明街片区临街店铺定格为样式独特的两三层的土墙木楼,上层大多供人居住,微微向外挺出,并有样式不同的垂柱,下层是商铺,缩进一点。各户店铺之间,有风火墙相隔。这种单檐垂柱重楼为主的临街铺面,连接成为街坊,是昆明的一个特色。”栗臻介绍说。

  走进文明街片区,最吸引人的无疑就是光华街和文明街交叉转角处的那幢福林堂大药房。这是一幢三层楼和三开间的中式土木结构建筑,店门在“U”字正中,两翼分别向光华街和文明街延伸。这种形式,过去称之为“八面风”,因可兼占两条街的地利,向来为商家们梦寐以求。而与古旧斑驳的店铺一样布满时光印记的,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药房故事。福林堂始创于1857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药店。自创办人李玉卿随父来昆开店,经过四代人的苦心经营,福林堂已从初开张时人称“簸箕堂”的一间小店铺,发展成为昆明最负盛名的中药店,成为弘扬中国医药文化的窗口。

  绕过福林堂,就来到位于小银柜巷的“马家大院”。据栗臻介绍,“马家大院”的原主人是滇中名将马轸。这座门牌号为7的大宅院建造于1923年,坐南朝北,是一座结构为“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的砖木建筑,也是昆明现存保护最完整的白族民居建筑。进入大门,大院的天井和楼上楼下的走廊都很宽敞,每个房间都有雕刻精美的格子门,额枋等木构件上也有精美的雕刻,工艺十分精湛。由于建筑精美、保护完好,“马家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2001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奖。如今,这里还成为云南电视台挂牌的影视拍摄基地。

  此外,还有位于甬道街73、74号的聂耳故居“成春堂”药铺、居仁巷10号的傅氏宅院、马家大院旁古色古香的戴丽三故居,都是精美的昆明民居代表。

  昆明的图书转运站

  除了众多精美的民居建筑,文明街区的商贸形态也值得一提。

  据栗臻介绍,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的图书出版商进入云南,不同规模的书店在光华街从事经营活动,林立的书店让光华街构成了书市一条街,许多渴望知识的人来到光华街逛书店,购买所需要的图书,成了昆明的新鲜事。

  “当时,不少集编印发行为一体的大书店都集中在光华街,其中包括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微博]和中华书局[微博],商务印书馆是一幢两层楼的西式建筑,中华书局位于商务印书馆对面、云瑞公园的东侧,是幢半圆形的二层楼建筑。此外,还有开明书店、正中书局也是拥有发行权的书店。”

  光华街书店林立,除了这些有发行权的书店,还有一些只出售全国各地书商发来的图书,兼带出售文具的书店。据栗臻回忆,在甬道街口有一家万卷书店,藏书很多,书从地上一直堆到楼板下,古今中外的都有,书店不仅出售图书,也可以收购旧书,抗日战争胜利后,有的贫困文人为了筹措回家的路费,就把藏书便宜卖给书店。除了售书,不少书店还兼营出租。那时,用几分钱便可租到连环画小人书,这也是让儿时的栗臻最高兴的事情。

  “过去,图书从发行地运到昆明很难,需要由专人用马驮人背送到读者的手中。而光华街作为图书的转运站,成了文化知识的扩散点,给市民看书买书带来不少便利,这条街上所发行的各种教材,也对云南的教育事业也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栗臻说。

  如今,这里曾经成片的书店早已难觅踪影。居住于此的老人们望着街道上的商铺此兴彼衰、潮涨潮落,怀念着它们在不同时期给不同需求的人们留下的美好回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清代一度兴盛于此的灯笼店、蜡烛铺、大索行等早已退出人们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初期,文明街的年货市场、瓷器店,文庙直街的衣帽行也成为如今老人们的童年梦境。甬道街和文明街在上世纪80年代后由工商部门搭建“铁皮棚”,经营旅游工艺品、花鸟鱼虫和杂货,“花鸟市场”声名鹊起。文庙直街则成为广告招牌一条街。

  如今,这些聚集在文明街区的老建筑群落俨然成了一座昆明民居博物馆,而这些独特的建筑是极为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正是昆明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所在。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