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家具系列之书橱鉴藏:前开门的大箱

2014年01月30日 08:32   《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宋·佚名《蚕织图》 宋·佚名《蚕织图》 南宋·刘松年《唐五学士图》 南宋·刘松年《唐五学士图》 明末  黄花梨冰绽纹柜,此形制也称为书橱。(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明末 黄花梨冰绽纹柜,此形制也称为书橱。(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文、图/子川 编辑/陈盛娥

  人物名片>>>

  子川,传统书房文化独立研究者。2012年出版专著《斯文在兹——中国传统书房文化与器物研究》。

  核心提示>>>

  传统书房家具中,书橱是专门用来集中存放书籍的家具之一。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橱柜合称,而事实上,前开门皆可称橱,顶开门则为柜。

  古代没有“橱”字,只有“厨”字,本意是厨房,后来引申为箱柜的意思。古代文献中也只出现“书厨”而没有“书橱”。现在则橱柜不分,放衣服的叫做衣柜或衣橱,放书的叫做书柜、书橱,放餐具的也叫做餐柜、餐橱。器物中橱柜不分的情况从清代已是如此,在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橱柜合称,读来似乎是一种家具。本文给书橱的界定是前开门的箱式书房家具,门可以单开也可以对开。只要前开门皆可称橱,顶开门则为柜。

  书橱这种安置书卷的家具很早就有使用。房玄龄《晋书·顾恺之传》:“恺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玄。”《大业拾遗记》中记载隋炀帝的书房时,说到书堂中的书橱:“前两厢为书堂,各十二间……每一间十二宝厨。”此处的宝厨,就是专门放书的书橱,如此称呼是因为其中不仅仅放书,还放置其他的宝玩器物。史书上也经常记载某人有书多少橱。只是不知道内部结构如何。在宋代的图画中还能看到一些书橱的影子。《南宋馆阁录》中记载翰林院的许多房间里都有绿色的书橱。周密《癸辛杂识》曾记录李焘为《续资治通鉴长编》所做之书橱:“焘为《长编》,以木橱十枚,每橱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日月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这里的书橱之中还有抽屉,显然是为了保持秩序而特别设计的,明代《永乐大典》的书橱设计仍延续此种样式。明代叶盛写有一篇《书厨铭》:“读必谨,锁必牢。收必审,阁必高。子孙子,惟学斅,借非其人亦不孝。”南宋刘松年的《唐五学士图》中,右上角画有一书橱,形制独特,制作工艺精细,结构讲究,其中放置了卷轴、书册、包袱等物。因为是前面对开门,本文将它当做书橱。这种书橱应该是南宋之前的造型和制作方式,与明清时期立在地上的高大书橱相去甚远。其整体比较矮小,安放于高桌上,是为了隔绝地面的湿气。这种造型说明它是跪坐时期的矮型家具。《唐五学士图》中的书橱表现出古人对书橱的重视,在造型和工艺方面毫不含糊,在材料以及色彩的搭配上也用尽心思,可见放置其中的物品定然是值得珍藏的器物,如珍贵的图书、画卷、经卷等。

  宋代绘画《蚕织图》中有“入箱”一节,画有一个与之类似的橱,但叫法不同,叫做“箱”而不叫“橱”,是用来放置丝帛的家具。其形制与《唐五学士图》中的书橱基本相似,尤其是顶部造型,或许由于只是普通民间家具,结构和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中说到箱是“大者盈尺”,李渔的《闲情偶寄》中对于“箱笼箧笥”也有说法:“随身贮物之器,大者名曰箱、笼,小者称为箧、笥。”这说明箱是小型的贮物之器,小到可随身携带。这种安置在桌案上的大型贮物器具,叫做“橱”更合适。《蚕织图》为宋代作品,可见这种较大的储物器具在当时也被叫做“箱”。

  文震亨《长物志》中,“橱”特指“藏书橱”,有记载:“须可容万卷,愈阔愈古,惟深仅可容一册。”将书橱的形制描述得很明确,以宽浅为佳。书橱的安置也分:”为有足、无足,或者有座,有足有座比较容易搬动,无足更接近柜。小橱以置古铜玉小器为宜。”

  大藏书家叶德辉在《藏书十约·陈列四》中说:“单本小本之橱,其中间以直格,宽窄不一,再间以横格,高二三寸或四五寸不等,横格皆用活板,以便随时抽放。丛书类少者,一部占一橱,多者一部占两橱三橱不等,由上至下以三橱为一连。橱宽工部尺一尺八寸,高二尺,每橱列书三行,合三橱一连,高六尺,并座架一尺二寸,共七尺二寸,取阅时不至有伸手之劳。陈列既定,按橱编一草目,载明某书在某橱……”古人对书的关照,绝不仅仅是把书买回来摆在架子上那么简单,由此可看出其用心之精微。

  古代橱门的制作皆为木门,这种全木结构使得书橱造型更有整体感,也能最大程度消除不同材质之间的应力变形。全玻璃的柜门沉重且容易损坏,用木门自然看不见里面的书,能确保私密性。木门上还可以刻写名称字号等,如果追求奢华,可以采用髹漆、雕刻、镶铜、嵌玉、螺钿等复杂工艺。书橱应被当作一件艺术品来设计制作,而不是简单的图书容器。

  而现在的书橱一般都是落地式,两扇玻璃门或上下贯通,或下部凸成台式,样式多为欧式风格且是工业产品,在工艺和造型上没有过多讲究。很少像古人那样为自己所存的图书单独设计制作书橱或书柜。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敦煌出土的手写经卷,使用的书橱虽然经过特别设计,但也不尽合理,要想查看位于最下层的经卷,就得深深弯腰或蹲下身子,很是费力。他们甚至将古代名画手卷《女史箴图》裁成数段贴在板上,包首、引首、题跋、图画各自分家,各归其类,其实是因为不理解中国文化所造成的结果。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