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家具研究:随遇而安的宋代墩

2015年01月14日 17:23   新浪收藏  微博 收藏本文     

邵晓峰 邵晓峰

  文/邵晓峰  编辑/陈桂湖

  核心提示>>>

  作为家具,墩与凳的区别在:于墩是堆状的,其造型大多圆实厚重,显得浑厚饱满,如今天所说的“土墩”这个词用的就是其本意。另外,矮树桩顶面取平之后也被称作树墩。

  人物名片>>>

  邵晓峰,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学术领军人才、江苏省青联常委、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宋代“墩官”趣事

  墩是一种伴随着高坐起居方式发展而流行起来的坐具,在唐代已有较多变化。到了宋代,则有了更大程度的发展。

  与前一专题所讨论的凳相比,墩的特点非常明显。墩的本意原是指土堆,譬如,《北堂书钞》卷一五七引晋郭璞《尔雅》注:“江东呼堆为墩。”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曰:“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作为家具,墩与凳的区别正在于:墩是堆状的,其造型大多圆实厚重,显得浑厚饱满,如今天所说的“土墩”这个词用的就是其本意。另外,矮树桩顶面取平之后也被称作树墩。而凳的造型多为框架式,由凳面和数条腿足组成,其造型可方可圆,也可为长条形。墩的陈设没有方向性的要求,可随向而坐,随身而转,随处而移,堪称“随遇而安”的坐具。因此墩在后世得到了较大发展,成为坐具的重要品种,直至今天,仍被广泛运用于室内陈设之中。

  在宋初的朝廷上,墩还是高级官员作为特殊待遇的坐具。例如《宋史·丁谓传》载:“遂赐坐。左右欲设墩,(丁)谓顾曰:‘有旨复平章事。’乃更以杌进,即入中书视事如故。”这时墩的规格似乎较之于杌低了一等,皇帝原本是准备贬丁谓的官职的,经由丁谓解释后,遂复其原职。左右不知详细,所以先是“欲设墩”,等丁谓说奉旨官复“平章事”后,这才“乃更以杌进”。而在辽的朝廷,墩也得到了重要的运用,例如,《辽史•国语解》记载:“辽,《排班图》,有高墩、矮墩、方墩之列。自大丞墩相至阿札割只(遥辇氏联盟时的官职名称,辽建国后并入枢密院),皆墩官也。”说明彼时在北方辽的朝堂之上,墩分为高墩、矮墩、方墩,从大丞相到枢密院的高官均被皇上赐墩坐,故称“墩官”。

  宋代墩的几种类型

  根据造型,宋代的墩可分为鼓墩、圆墩、方墩等。

图1 南宋 苏汉臣《秋庭婴戏图》中的鼓墩图1 南宋 苏汉臣《秋庭婴戏图》中的鼓墩

  鼓墩是模仿鼓的造型而制成,这一形象可以在北京西郊辽墓壁画、北宋李德柔《竹林谈道图》、南宋苏汉臣《秋庭婴戏图》(图1)、宋佚名《高士图》、宋佚名《会昌九老图》、宋佚名《猫戏图》、宋佚名《女孝经图》、宋佚名《十八学士图》、宋佚名《夜宴图》等画中看到。福建南平宋墓还出土了石制鼓墩。

图2 南宋 马和之《女孝经图》中的圆墩图2 南宋 马和之《女孝经图》中的圆墩

  圆墩是指墩面呈圆形的墩,其运用更为广泛,形象可见于宋佚名《妃子浴儿图》、河北宣化辽墓壁画、河南洛宁北宋乐重进石棺画像《韩伯瑜》、河南洛宁北宋乐重进石棺画像《老莱子娱亲》、南宋马和之《女孝经图》(图2)、南宋马和之《豳风七月图·八段》、南宋高宗书《女孝经图》、南宋苏汉臣《婴戏图》,南宋夏圭《山居留客图》、《山坡论道图》,南宋佚名《博古图》、南宋佚名《韩熙载夜宴图》、南宋佚名《女孝经图》等画中。

  方墩是指墩面呈矩形的墩,目前能够见到的形象较少,我们仅可在宋佚名《梧阴清暇图》中见其形象,它的材质看起来像藤。

  另外,就材质而言,宋代的墩还有绣墩和藤墩凳。

图3 南宋 马和之《女孝经图》中的绣墩图3 南宋 马和之《女孝经图》中的绣墩
图4 南宋 佚名《却坐图》中的绣墩图4 南宋 佚名《却坐图》中的绣墩

  绣墩是制作讲究,周身有精美织物装饰的圆墩。其见于南宋刘松年《碾茶图》、南宋马和之《女孝经图》(图3),南宋佚名《却坐图》(图4)等画中。《却坐图》中的绣墩堪称精美。

图5 北宋 佚名《文会图》中的藤墩 图5 北宋 佚名《文会图》中的藤墩

  藤墩是以藤为制作材料的墩,其结构较为充分地发挥了藤材的性能,结实耐用,自然美观,深受宋人喜爱,其在绘画中的形象也较多。例如,我们可在北宋佚名《文会图》(图5)、宋佚名《十八学士图》、宋佚名《梧荫清暇图》、宋佚名《五学士图》、宋佚名《消夏图》、宋佚名《写生四段卷图》、宋佚名《浴婴图》、宋佚名《勘书图》、宋佚名《罗汉图》、南宋刘松年《松阴鸣琴图》、南宋苏汉臣《桐阴玩月图》、南宋马和之《女孝经图》(图6)、南宋佚名《荷亭对弈图》、南宋佚名《十八学士图》、南宋佚名《五学士图》等画中品味其特色。其中,北宋佚名《文会图》和南宋刘松年《罗汉图》等画对它有精细的描绘。

图6 南宋 马和之《女孝经图》中的藤墩图6 南宋 马和之《女孝经图》中的藤墩

  综上所述,墩实在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家具,其运用空间较大,因此在历代均得到了发展,甚至出现了用陶、瓷等多种材质,其与鼓相关的造型特征还一直被沿用下来,传承至今。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家具古董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