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煤宝鼎:古人的冬日暖具

2016年09月30日16:38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文/Sarah Handler 翻译/岳梦琳 编辑/陈盛娥

本文译自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会刊1991年春季刊本文译自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会刊1991年春季刊

  核心提示>>>

  麝煤熏宝鼎,绮袖笼金貂。光夺窗前镜,香粘壁上椒。 

  在古代,室内取暖设备非常有限,冬天人们只能根据温度着衣,寒冷程度可以直观地体现在人们穿着的外套件数上。直到保暖性强的衣服出现,才使人们以轻裘代替棉服,并在天有雨雪时披上羽衣鹤氅。平民穿着棉衣麻服,权贵富人们则是锦衣貂裘。保暖对于在大宅中生活的人们必不可少,因为他们要在不同的庭院中穿梭。《雍正十二美人图——烘炉观雪》中描绘了雍正皇帝(1723~1735年在位)的妃子在颐和园中的衣香鬓影(图1),她坐在一张挂帘子的架子床上,头戴貂皮帽,身穿貂颏满襟的长裙,优雅脱俗,身旁有火盆取暖。窗外白雪红梅,室内呵气成霜。这幅画让我们联想到曹雪芹的《石头记》(《红楼梦》)中描绘的京城富家大室贾府冬日里的情景:

图1《雍正十二美人图——烘炉观雪》,清朝,手卷轴,设色绢本,纵184.6厘米,横97图1《雍正十二美人图——烘炉观雪》,清朝,手卷轴,设色绢本,纵184.6厘米,横97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冬日时节,她们常着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既可保暖又衬春节的祥和气氛。木制家具上也搭貂裘椅袱、铺猩红条褥、挂洋毯门帘御寒。添加衣物是古代主要的保暖措施,但其它的保暖工具也在公元前3世纪就出现了。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公元前239年)中记载卫国国君卫灵公身着狐裘、屋有灶火全然体会不到冬日民间寒冷,欲开工凿池的故事。

  《吕氏春秋·分职》:“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

  大量出土文物证实了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手炉。而我们所能找到最早的火盆是春秋时期王子婴次的燎炉,在河南新郑市出土,燎炉器型呈长方盘形,敞口方唇,四壁斜直下收,两长壁外壁中央各有一环耳,两短壁外则各有一个吊链,内壁铭文七字:“王子婴次之燎炉”。到了汉朝时期,匠人们在这样的设计基础上又增四足(图2)。

  图2 湖南长沙xujiawen出土汉朝火盆绘图,来自《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中国古建筑的历史与发展)》一书。  图2 湖南长沙xujiawen出土汉朝火盆绘图,来自《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中国古建筑的历史与发展)》一书。

  火盆通常是圆的。列举一例,日本正仓院藏的八世纪鎏金铜五狮足大理石火盆,五个鎏金铜双吊耳提手使它可以点燃后再进入房间并随时移换位置。立体圆雕的五头雄狮站立托起火盆,细刻纹、漆蓝绿釉使它们的鬃发与皮毛都栩栩如生。由于制作材料为产自中国云南大理的石材,在日本非常少见,推测它很可能是从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唐代诗人笔下的温酒器皿有石质炉也有金属质地的樽,式样更为简单。日本也有使用木炭火盆的传统,日文叫做hibachi,它的主要作用是取暖,并有温酒、煮药、烧烤的辅助功能。

图3《西园雅集图》局部,南宋马远作,手卷轴,设色绢本,纵29.3厘米,横302图3《西园雅集图》局部,南宋马远作,手卷轴,设色绢本,纵29.3厘米,横302

  在古代绘画和木刻版画插图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火盆被用于加热酒壶。而有时火盆旁边放着捣药的杵臼使我们推测火盆也可用于加热汤药。火盆还可以在游园宴集时用于加热酒饮。我们在南宋画家马远的《西园雅集图》中看到这样的情景(图3):三把酒壶放在方形火盆的木炭上。当酒被热好后,酒壶则放在盛满热水的温碗中端上小酒案,再将酒倒入盏中的小酒杯里饮用。《西园雅集图》中火盆旁边放着一个大柳条筐,根据故宫博物院的分析描述是用于放置春游还家的行李,火炉与柳条筐的边角都有提绳便于外出野餐运输。火盆不仅为古人的日常生活取暖,同时也被运用到一些生产活动中,例如桑蚕业,尤其是在制种孵化时特别需要温暖的环境,在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的一幅十三世纪描绘蚕桑的手卷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低处有放置火盆,在南宋陈旉于1149年所著的《农书》中对此也有所记载:

  蚕,火类也,宜用火以养之。用火之法,须别作一爐,令可抬舁出入。火须在外烧熟,以谷灰盖之,即不暴烈生焰。

  在元代的《王祯农书》中也有所补充:

  蚕室火龛也。凡蚕生,室内四壁挫垒空龛,状如参星,务要玲珑,顿藏熟火,以通暖气,四向匀停,蚕家或用旋烧柴薪,烟气熏笼,蚕蕴热毒,多成黑蔫。今制为抬炉,先自外烧过薪粪,舁入室内,各龛约量顿火,随寒热添减。若寒热不均,后必眠起不齐。

图4 《王祯农书》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嘉靖九年(1530年)木刻本插图,蚕桑业中的移动式火盆。图4 《王祯农书》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嘉靖九年(1530年)木刻本插图,蚕桑业中的移动式火盆。

  《王祯农书》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嘉靖九年(1530年)的木刻本中有一幅插图正描绘了上文中的情景(图4),金属制的火盆要放置于木制火盆架上,如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藏的明 黄花梨火盆架(图5)。蚕室中所用的是形制变通后的硬木火盆架,适用于富贵家庭。火盆架之所以可以用木材制作是由于金属火盆边缘填充有燃尽的木炭灰烬,起到了隔热的作用,使火盆架不至于温度过高。有时火盆也被金属套筒在木架上抬起用于隔离。

图5 明 黄花梨火盆架,高60厘米,长61厘米,宽61厘米。(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藏)图5 明 黄花梨火盆架,高60厘米,长61厘米,宽61厘米。(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藏)

  根据西汉将军朱伟祭祀的描述我们可知:至少从公元元年开始,人们用扇子煽炽并用火箸拨动炭火。在家中,炭炉可以为手脚取暖,也被当作熨斗等多样性的功能用途的能源,如同现代社会的电力。宋徽宗赵佶摹唐朝张萱的工笔重设色手卷轴《捣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带有提手的圆形炭火炉,燃炙炭旁堆满燃尽的炭灰,它看起来用青铜或镀金青铜制成并有金属制的装饰图案,仕女手握盛满炙热木炭的长柄熨斗熨练,另一个年轻女孩蹲下协助熨练,描绘了大唐宫阙中的一幅日常情景。《捣练图》中的炭火炉是一种非常奢华的样式,比较常见的样式为金属脚火盆,是奈良正仓院火盆的简易版本,在辽代时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多次出现在明朝的绘画和木刻版画插图中。明朝刘俊所作的《雪夜访普图》描绘了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夜访重臣赵普的情景。宋太祖与赵普两人盘腿坐在红毯子上,身旁放着弯腿火盆用于温酒烤肉(图6)。这又让我们想起了《红楼梦》中描写的情景:

图6 《雪夜访普图》(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夜访重臣赵普)明朝刘俊作,绢本设色,纵143图6 《雪夜访普图》(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夜访重臣赵普)明朝刘俊作,绢本设色,纵143

  “大雪初霁,大观园里开诗社,贾宝玉和史湘云先烤起鹿肉大快朵颐,随后小姐少爷们赏雪联诗。”

  “一时姊妹们来了,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贾母便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下面是“只见老婆子们拿了铁炉、铁叉、铁丝来”。

  ——《红楼梦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在寒冷的日子里,有时人们会把火盆放在餐桌下,围着暖意用餐,如《金瓶梅词话》崇祯本一幅插图中描绘的情景(图7),餐后情人依偎,清月入扉,夜色中烘脚赏月,两情氤氲,麝煤熏香,月光照亮积雪,雪上月徘徊,火炉暖人心。(未完待续)

图7 《金瓶梅词话》崇祯本木刻插图图7 《金瓶梅词话》崇祯本木刻插图

  引用书目>>>

  《中国家具》。Beurdeley.Michel.1979年。东京、纽约和旧金山。讲谈社国际出版社

  《石头记》(《红楼梦》)。曹雪芹

  《德印闵齐伋六色套印西厢记版画》。元代。王实甫撰。Dittrich Edith(德国)编著。1977年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彩色珂罗版特制纸影印。1函1册

  《八代遗珍》。美国纳尔逊美术馆和克里夫兰美术馆联合举办“八代遗珍”画展的图录。1980年。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探索中的冒险:汉代拓本与商代青铜器》。Fairbank, Wilma 。1972年。哈佛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2卷。傅惜华。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1953。商务印书馆。上海年

  《正仓院的宝藏》。Jiro Harada。东京。朝日新闻社。1960年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与发展》。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986年会刊。北京

  《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鲁道夫·P·霍梅尔。(Rudolf P。 Hommel)。1969年。伦敦/剑桥

  《雍正妃画像》。黄苗子。《紫禁城》。1983年第四期载

  《金瓶梅词话》崇祯本

  《考古》。1961年第8期 。《上海市卢湾区明潘氏墓发掘简报》上海文管会

  《正仓院院藏家具》。Kimura Norimitsu。《日本美术》。1990年11月刊

  《日本传统家具》。Koizumi Kazuko  Alfred Birnbaum译本。1986年。讲谈社国际出版社。东京/纽约

  《中国文人绘画、书法与案物》。Paul Moss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001 微信号-放页尾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宝鼎暖具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