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设计的“跨界”探索

2017年12月20日 15:50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现代中式家具表现出禅意空间迎合整体设计 现代中式家具表现出禅意空间迎合整体设计

  □□于思言

  本报记者 裴秋菊

  在2000年以前,红木家具还是仿古家具的“傀儡”,材质和器型几乎完全依靠市场。随着中式生活理念的回归,红木的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再次被人们认识,中式家具更是因其秉承中式风格,集艺术、养生、收藏价值于一身而备受青睐。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中式家具因成本高昂,已不太适合现代人生活,因此产生了新中式家具。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定义“新中式家具”?当代家具设计与制作的方向又是什么?笔者邀请业内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新时代的中式家具

  新中式家具延续和继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式文化,备受文人、学者、传统文化人士的追捧,甚至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消费群体日渐扩大,究竟什么样的家具才称得上是新时代中式家具?

  中科院古典家具研究开发委员会主任何锦驰表示,新时代的中式家具应该成为发展的必然,其应体现新的时代特色和新技术,他同时呼吁,更多的有担当的设计师共同推动新中式家具的发展。在何锦驰看来,新中式家具应该至少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尝试新的生活方式,继续保留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以此为特色与西方文化相互学习;二是要具有新时代的特色,新时代的需求不同,新时代中式家具应该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现代人的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自然也符合市场的需求;三是应该有新的科技成果。新时代的中式家具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一件精美的家具,在过去感受的是工匠精神,这可能忽视了其中设计的力量。过去红木家具更多取决于木工,大部分是简单复制;新时代的家具要体现更多,需要用当代设计师们的审美观念来满足人们对于美的渴望。”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姜恒夫说。

  在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伴随着国力增强,人们开始从全面西化的模仿和拷贝中反思,中国美学传统的本土意识开始觉醒,新中式风格作为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新型装饰风格,已成为国人寻求具有文化认同感的一股强劲的消费浪潮。设计师仲松认为,在这种浪潮下,人们需要重新理解“新中式”。新中式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返本开新,不仅指中国,更指中国的文化精神,不是肤浅的传统文化堆砌,而是极具时代特征的当代设计风格。

  在“美在严选”创始人林育程的眼中,新中式只是一种语言描述方式,即使没有新中式,也必然会有另外一种方式去概括。所谓新中式的趋势,是探索从当下和传统中谨慎小心地对待创新这件事。

  设计师要重新理解新中式

  对于新中式家具的设计,设计师应该用怎样的观念来满足人们对于美的渴望?业内人士认为,设计师应该要重新理解当代中式。

  “在不同的创作中,我发现设计没有原创。准确地说,设计是一种模仿后的组合,用自己的语言也就是运用自己特有的、擅长成熟的技艺进行组合。模仿是学,拷贝是偷;设计是有想法的模仿。”对于当代家具的设计,澳珀家俱艺术总监朱小杰的观点颇具争议。

  在朱小杰看来,当代家具的创作思路可以从古人、自然以及他人的设计中汲取营养,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合。但只有自然中的万物才是原创,而一切的设计只是模仿。

  中国家具设计委员会委员、U+家具品牌设计总监沈宝宏表达了对古典家具的改良和创造的看法:“设计的变异、人体功能学的引入,对每一位设计师都是考验。未来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做了大量的探索和改变,这个改变就衍生出来U+的一系列作品。”

  比如,U+系列作品的如意椅去掉了所有非本质、文化象征意义的符号,仅仅存留结构;四季椅将人体工程学与山峦、舞蹈的线条结合;把不入大雅之堂的马扎用新的设计语言改良,成为可以“上台面”的家具。这既是沈宝宏对“新时代的中和之美”的理解,也为当代中国家具设计走向提供了一些参考。

  而策展人、“自造社”创办人宋涛则认为,亚洲文化的力量多体现在审美哲学上,中国多元、复杂的传统、印度带有浓郁神力的华丽媚惑,以及东南亚的自然主义,这些带有独特哲学趣味的审美,既保持各自的特色,又互相浸润、一脉相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地域的艺术和设计方式。他希望从自己的角度去探索,并且能够逐渐建立起东方的审美系统,这才是符合当代人中国家具设计的根本。

  在建筑设计师、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莫仁杰看来,家具产业未来的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认清时代,而不是不断消费与借鉴历史,要集思广益,去找出什么是中华文化,什么是当今的中华文化,新中式不能只是一个口号。面对继承,更根本的是教育问题,中国传统教育缺失的是对于美的教育。

  中式家具应该“为自己而做”

  在当前的家具设计中,许多人开始玩概念、进行胡乱创新,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对审美观念的错误引导,也有许多人拒绝创新,只一味仿古,推崇贵重木材,而这也不利于对环境的保护、对家具工艺与设计的挖掘,同时也很难说其就是对我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继承。面对这种现状,当代中式家具设计应该怎样应对?

  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邓雪松表示,设计师应该为自己做设计,做自己喜欢的设计,一定会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阶层。设计师需要不断试错,但是不能把试错作为一个榜样。当前市场上出现很多工艺不达标的现象存在,市场没有跟上消费者的需求,目前设计师群体整体浮躁。邓雪松认为,设计师在探索设计风格的过程中,难免会出错,风格的产生来源于对生活独特的看法,只有沉浸在其生活方式之中才能找到真正适合的设计。

  对此,家具设计师侯正光表示赞同:“设计到底为谁而做?为自己还是为大众?想要满足更多人是非常难的,而且会变得更复杂。与其这样,不如从自己开始,为自己做设计。当然,这是基于设计师大量的素材积累和丰富的阅历,设计师有一个自己的习惯和把握。去做让自己觉得舒服的设计,而且要坚信,和自己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如果没有为大众做设计的把握,那就可以尝试为自己设计。”

  在侯正光看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作为新中式设计的参与者之一,他们都在准备着。“以小见大,这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量变之后才是质变,在这个事件里,可能我们是始作俑者,但是对与错,我们不予评论,因为未来谁都说不准。”

  作为在设计与艺术之间的设计师、雕塑家孙文涛表示,继承经典需要找到合适的点。“有时候继承传统需要正确的方向,设计一定要找到合适的点,对于红木这种珍惜材料肯定也有一个合适的点。中国人为什么对材料看得这么重?当代中国人到底要审美、要精神还是要代表财富的东西?这需要时间去探索。”

  当然,当前的中式家具可以说还没有把准国人心中所认同的那根脉络。而至于未来将如何、该怎么做,还需要业内人士做出更多探索。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