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毅:造一个有故事的花园会所

2013年05月15日 15:52   《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陈仁毅 陈仁毅 庭院深深要靠院子的错落,这样的园子里才会有才子佳人的故事。 庭院深深要靠院子的错落,这样的园子里才会有才子佳人的故事。 这个时代有若干种生活面貌,陈仁毅用他的坚持至少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这个时代有若干种生活面貌,陈仁毅用他的坚持至少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文/程香   图片提供/春在CHUNZAI

  人物名片>>>

  陈仁毅,春在CHUNZAI品牌创意总监、董事、创始人。雅典集艺术品管理顾问公司执行长。

  陈仁毅重要经历>>>

  台湾 中国文化大学 艺术学院

  纽约 国际亚洲艺术博览会 审核委员 (The International Asian Art Fair, New York)

  西班牙 皇家普拉多博物馆 国际董事 (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巴塞隆纳 高弟基金会 顾问 (Francisco Godia Foundation, Barcelona) 

  苏富比[微博]拍卖公司 (Sotheby’s) 顾问

  纽约 前波画廊 Chambers Fine Art, New York 创办、合伙人

  国立故宫[微博]博物院 文化与创意产业课程 特聘讲师

  台湾 学学文创 创始股东、董事

  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 执行长

  会所名片>>>

  花园会所,成立于2004年,系“春在CHUNZAI”主人陈仁毅先生设计打造的私人会所。为上海最早一批家具主题会所。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放鹤路1780号。

  2012年结束时,本刊发起了一个“2012年度最佳封面”的评选活动。最终,6月份主题为“骨子里的中国”的封面,被网友选为年度最佳封面。封面的主体是一张新中式圈椅,仅用腿足、靠背板、弧形扶手、座面组成,全身光素。去除了传统圈椅中的鹅脖、赶脚枨、牙子等,极致简约,素净大方。旁边搭配斑驳的枯藤老树,加上精心布置的灯光,家具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力,变得生动而鲜活。

  而这幅封面场景中展示的,只是春在上海展厅的一角。春在的人文魅力和文化精华,更在于位于上海近郊的花园会所。3月18日,本刊记者对春在创始人陈仁毅先生进行了电话专访,畅聊花园会所的造园故事。

  水气弥漫的江南梦

  春在花园会所建于2004年。那时,这所园林的四周是大片绿色的农田,矮矮的纯朴的农房,黄浦江的支流从一侧经过,安静而淡泊。当初,陈仁毅刚刚在上海创立春在品牌,基于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他决定造一个花园会所。最后,这块近郊的田园风光的土地,吸引了他的驻足。

  那是一处现代装饰和传统园林相结合的私家花园。走进就恍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苏州评弹、亭台楼榭、曲水金鱼、传统木作、现代展厅、可游可赏。

  一进门,就仿佛跌进了一个水气弥漫的江南梦:朱栏绿树,粉墙黛瓦。那些层叠的瓦片被雨水浸润之后,散发出一种写意的墨韵;屋檐底下铺的垫脚石,带着旧年的印记,刻痕斑驳,让人想起那些古老的时光……连这里的空气都仿佛让人闻到诗意。

  整个会所的空间是东西走向的,北侧的围墙外则是黄浦江支流,若是站在二楼往下看,还能发现园子东边的池子正好跟江水形成了一种延伸的关系,这在古代园林中是一种很重要的造景手法:借景。

  东西两厢和水榭亭台间,则以几处面积不同的花园作为划分和过渡。不同的功能区既互相区分,又互相融合。比如,回廊在下雨的时候,也可以作为跟朋友一起听雨的场所,而平日里封闭的水榭,若有客来,拆了两面的拆扇门,便是表演昆曲的好所在,隔着窄窄的水面,乐声婉转传至耳边,最有味道。

  待客的厅堂、居住的厢房、玩乐的水榭,园林该有的元素,几乎一样不少——而其实整个园林,占地也不过六七亩。

  沿着大门进来,是西厢和中庭。空地上种了许多桂花树。桂花树间的围墙上,挂着一幅老匾:“奇峰拱秀”。“奇峰”在这里被别样地演绎成了参差的桂花树,“拱秀”指的自然是靠墙摆放的一尊太湖石,被拱在一个老石台上。经过多年的养护,这些树已经长得足够茂密,这样,穿行其中就必须低头弯腰,穿过这一片桂花林,到达开阔处之后,才会产生豁然开朗之感。一密一疏,一阴一阳,一虚一实,对比之下,“曲径探幽”的妙趣便油然而生。

  故事园林,园林故事

  又是商人,又是文物收藏家,又是艺术家,重重标签揭开,骨子里,陈仁毅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人。只有文人,才会有那么敏锐而细腻的触觉和追求完美的激情。

  “做这个园子,就仿佛是我心里的一个大梦。”自小就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成长后的一系列经历又跟文化艺术密不可分。1990~2000年当古董收藏和顾问,2000年以后搞现代艺术,陈仁毅在文化艺术圈内浸淫多年,把自己多年的积累和心得都融入了这个园子。

  为了圆满这个梦,在建园的3个月里,他事事亲力亲为。为了让园子里的树长得更好,他让工人们挖掉了整整200车的水泥地面,又填了200车的土进去。园子里选的树种,也都是经过他精心选择的,百年的黄杨树是因为取其生长慢、枝干高洁之意;一棵老枣树是特地从山东运回来的老树,因为老树的质感是光滑的新树所不能比拟的;樱桃、山楂、枇杷等果树则是为了增加园子的趣味,果子成熟时,自己采摘品尝,也可以成为来玩的朋友们的一大乐趣。整个园林的部分,用的建材都是各地搜罗来的老料,山西、安徽、福建来的老石头,苏州来的老木料,不仅仅是因为在当年老料的价格低于新料,还因为陈仁毅的目标,是建个有“故事”的园林。

  用来充当花架的石台是明代的老柱础,精致的雕花上已经有了一些缺角,这缺角放在这个园子里便透出一股说不出的沧桑之美。厢房地上铺的青石是老的,那些经年累月形成的细微小缝间散发着岁月的味道。清代的石盆平时用于观赏,有次开派对的时候,在里面装满冰块,再放入香槟,便成了最别致的冰酒桶,谁想喝谁自己去取,非常过瘾——就着这些故事下酒赏花看月听曲,感觉更醇厚了几分。

  对于陈仁毅来说,园林并不是一种身份的妆点,而是一种分外真实的生活。可以赏花斗茶,可以听曲静思。在这里,会更容易听见来自心底的声音。“生活跟摆谱是不一样的。红酒、雪茄、名表、名车,那些并不是真正的生活,也不算真正的奢侈品。文化艺术才是极致的奢侈。而读书、赏画、品茶,才是真正能走进灵魂的生活细节。”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