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国标修订观察

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2000年5月,《红木》国标出台,红木家具产业从此有了一份行业国家标准。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14年来未曾改变的《红木》国标,也呈现出许多不合时宜之处。尤其是CITES公约对于红木材料的贸易限制,使木材资源的供应面临持续收紧,产业发展更显捉襟见肘,已俨然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忧。
修订国标,以更好地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已成业界共识。
然而众口难调,面对波诡云谲的市场环境和其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国标的修订,颇有些步履蹒跚。
有人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把它当作发家致富的一次良机,觊觎红木产业下一波的“黄金十年”。
有人从环境保护、可续持发展的角度,希望国标的修订,能立足长远,推动产业真正做大做强。
有人从还原红木家具之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角度,寄望通过国标的修订,使红木家具市场逐渐对功利和浮躁说不。
国标的修订,关系到“绿色环保”、“经济贸易”、“资源利用”、“企业创新”,甚至是“生活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等重要的课题和领域,其意义重大自不待言,处理好了,可以利国利民,处理不好,则有可能留下后患。
修订国标,自是势在必行,然而,修订,不能只是为了修订而修订,更不能只是从个体利益出发或明或暗的博弈纠缠。国标的修订,首先应该有其明确清晰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还原红木家具的本来面目,起到均衡市场、保护环境,促进红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下的中国,环保、节俭、亲民、务实和文化自信的思潮日益深入人心,红木产业界必须也必然地与时俱进,与国同心,与民同道,逐步开始对浮躁和铺张说不,走向崇尚实事求是、服务民生、谋划长远之可持续、接地气、得民心的健康发展之路。
《红木》国标或是修订或是废止、或是推倒重新制定,其本旨都应该是为了规范红木市场,给当前一味以材料的囤积居奇为谋利手段的市场降降温、洗洗澡,为红木产业的良性发展打开一个新局面。
本期封面故事《〈红木〉国标修改观察》,我们综合了此前国标修订会议的内容以及专家学者们的意见,结合当前市场的现状,对国标修订的话题,广纳百家之言,意在通过这种开放的观点交锋,触动各方人士更加关心、关注产业的未来,理清思路,认清事实。
据悉,今年年底,新的《红木》国标有望出台。它终将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封面故事中的非内部原创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文章关键词: 《红木》国标
闂備礁鎼崐缁樻櫠濡も偓椤繈顢欓悙顒€顎忛梺鎸庢煣閸曟ɑ绂掑☉銏$叆婵炴垶鐟ч悡顖炴煙楠炲灝鐏柟宄版嚇瀵挳鎮㈤崨濠冪槕闂佽崵濮甸崝鏇犵礊婵犲洢鈧倿鍩℃导鍗炴贡閳ь剨缍嗘禍婊堝礂婵犲嫮纾煎ù锝夋涧婵¤櫣绱掗崣妯哄祮鐎规洏鍔岃灒闁兼祴鏅滈幆锝呂旈悩闈涗粶闁诲繑绻堥獮澶愭晸閻樺啿鍓梺绯曞墲濞叉繄绮堢€n喗鍋i柛銉戝懎鈪甸梺缁樼◤閸庣敻寮鍛殕闁告劖鍎冲▓鏌ユ⒑閸涘﹥绀€闁靛洦岣跨划顓㈠磼濠靛嫪姹楅梺鐟扮仢鐎氼喚澹曢敓锟�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鏃囧Г娴溿倖绻涢幋鐏活亜顕i幎鑺ュ仯闁搞儳鍏樺顕€鏌涙惔顖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