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收藏不应唯材是论

2017年05月12日 08:3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明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 著录于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 明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 著录于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

  黄花梨和紫檀家具能有今天的身价,并不是简单地因为材料昂贵,其造型是否美观、工艺是否精湛、气韵是否生动等才是考量核心标准。而不以纯粹的美学视角来审视家具,是收藏心态不成熟的表现。

  虽然木器收藏如今正步步兴盛,但就藏家占比而言其在收藏圈还不算太高。毕竟木器收藏最先受占地较大的局限,如“拔步床”像个小房子一样,没有一个相对大的空间便无法安放。所以,常见藏家租用大型库房来安置自己的心仪藏品;随着收藏数量的增多,还得不断更换库房。这就又涉及到木器收藏的第二大局限:搬运非常麻烦,还要雇用专业人士拆装,极其耗费精力——这种麻烦比起容易存放的字画等藏品,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

  好在只要是真爱,什么困难都不怕。别说前述两大局限了,就是再多几个困难,也能玩出一定的境界来。然而,如今的木器收藏圈,“唯材是论”的泛滥可就不是怕不怕困难的问题了,而是能否引导木器收藏走向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关键命题。

  虽然木器收藏不能“唯材是论”有点老生常谈,且众多名家曾言及,但笔者此次撰文以述粗见,并非拾人牙慧,而是“唯材是论”之风如今不止,后患无穷。因为很多人只关注市场价值较高的黄花梨木、紫檀木造家具,且只要见到这两种材料的家具,不管其美丑、新旧,一概揽入怀中;甚至偶得一小块木头也爱若珍宝,或车一串珠子带上不断向朋友炫耀;也常见有藏者将制作拙劣、谈不上任何美感的做旧黄花梨或紫檀器物视为捡了“大漏”。

  上述怪象的发生亦非偶然。就历史原因而言,由于明式家具在世界家具体系中独树一帜,拥有无限的艺术价值,至今仍为国内外市场追捧;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的大型拍卖会上经常会有身价成百上千万元的黄花梨家具涌现,以至于在收藏领域,黄花梨家具一直独占鳌头。而清式紫檀家具因在清代备受统治者喜欢,地位仅次于明式黄花梨家具。但殊不知,黄花梨和紫檀家具能有今天的身价,并不是简单地因为材料昂贵,其造型是否美观、工艺是否精湛、气韵是否生动等才是考量的核心标准。而不以纯粹的美学视角来审视家具,是收藏心态不成熟的表现;持有这种态度的人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收藏家,只能算是一位红木爱好者。

  就近几年的发展来分析,经济利益的驱动、媒体的热炒、原材料的稀缺……许多因素都导致人们一味地、过分地追求材料,而忽略了藏品的艺术性及文化性。此害为祸不浅,不仅降低了个人的文化品位,还给木器造假者提供了谋取利益的机会,这也让市场一片混乱的同时让人感到一片短暂的热闹。

  古人不独爱黄花梨、紫檀

  不管是从现存实物还是历史资料来看,中国明清时期的硬木家具以黄花梨、紫檀、红酸枝、花梨木、鸡翅木为主,而软木家具的材质种类就数不胜数了。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时代的家具用材有一个时代的特色。明代之前,家具用材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即本地产什么木头就以什么木头做家具,所以现存的宋元时期高古家具用材料种类繁多。如我国北方地区多产榆木、核桃木、槐木、杨木、松木、柏木、高丽木等,故北方地区的高古家具多见前述材料;而南方因多见楠木、樟木、榉木、柞枝木、龙眼木等,此类材质的家具在南方就极为普遍。

  而产自我国海南地区的黄花梨木,被选作宫廷家具用材则始于明代。因被皇宫采用,遗存的黄花梨家具被赋予了至高身份。在黄花梨“入宫”之前,明式家具的主要用材则为铁力木、榉木。尤其榉木家具,多为南方大户人家所钟爱,故而当时有“无榉不成具”的说法。由此可见,榉木家具在明清时期是何等重要。

  虽然王世襄著名的《明式家具珍赏》里选用的家具全由黄花梨木制作,但也有几件榉木作家具,而一件铁力木五足香几更是王世襄先生的钟爱。

  顺带说一句,产自我国两广地带的铁力木,不但能做家具,更是很好的建筑用材。广西屹立400年至今无恙的“真武阁”,全部由铁力木制造,被建筑大师梁思成评价为“天南奇观”。

  因玻璃的使用紫檀才登场

  如今为人所热捧之极的紫檀、红酸枝等红木,被广泛使用于家具制作也是清中期以后的事情。主要原因是黄花梨木的资源不足,加之宫廷内开始以玻璃窗替换原来的纸糊窗,使室内的光线一下子明亮起来,让色泽深重的紫檀及酸枝家具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沉稳典雅、庄重肃穆;再兼两种木材的油性大,可以制作出纹饰雕刻繁复的家具,契合了清代统治者崇尚奢华的审美趋向。

  如此一来,黄花梨木家具开始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家具制作也由简洁婉约的明式转向装饰华丽的清式。最终还形成了广作家具发源地的两广地区喜欢选用偏黑的酸枝木,而江南地区的苏作家具则喜欢选用偏黄的酸枝木的格局——这大概也与明早期两广使用色重的铁力木,江南选用色浅的榉木做明式家具有关。毕竟在有明一代和清朝前期,前述两种颜色对两个区域的人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故喜欢与原来颜色接近的木材来制作家具。

  花梨木也曾大量代替黄花梨

  花梨木的闪亮登场则在清晚期至民国了。自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内忧外患不断,而民国初期也是军阀混战绵延多年。由于大部分人喊着“驱除鞑靼,复我中华”的口号,所以对色深且雕刻繁复的清代家具逐渐失去了兴趣,反而开始崇尚起线条简约的黄花梨家具。而此时的黄花梨木资源更是匮乏,人们急需一种与其相似的木材来制作明式家具以慰藉心理。

  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逐渐西式化,沙发、茶几、电话、自行车、西洋座钟等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些富贵人家将分量较重的座钟放在条案上,时间一久条案的面板被压弯,对家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

  这时,因料大、纹理颜色似黄花梨的进口花梨木,一方面被作为架几案来摆放座钟;另一方面用来代替黄花梨制作明式家具;还有一方面,工匠在修复老黄花梨家具时,因材料的短缺,常用它来补修黄花梨家具,以达到复原的目的。如此一来,直到现在,花梨木也一直是高仿家具的主要用材。更有甚者,用花梨木做旧的方法来冒充古董黄花梨家具,欺骗红木爱好者,这种造假行为至今为花梨木蒙上了一层阴影,令人叹息。

  故宫有许多鸡翅木家具

  纹理似鸡翅的鸡翅木,还叫“相思木”。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诗中所指的红豆(相思豆)就是指福建地区鸡翅木结的籽。因这首诗,鸡翅木被赋予了些许浪漫主义色彩。其实故宫中也存有一定数量的鸡翅木家具;但在明清时期大都采用我国福建地区盛产的材料。

  现在市场上多见的新鸡翅木家具材料大都来自东南亚及非洲两地,尤以东南亚地区的缅甸鸡翅木多见。其密度大,沉于水,材质光滑细腻。但美中不足之处是树心有沙石心,即类似沙石一样的东西。这沙石心很硬,有时会崩锯,故遭到有些做家具工匠的嫌弃。非洲鸡翅木材质较脆,硬度稍差,无沙石心,且原木较大较直。

  赘述以上5种名贵硬木的使用原因及流行时代,或许会让有心的收藏爱好者和读者心有所悟。毕竟每件家具、每种木材都不是无端出现的,它们的存在自有一定的历史因素。虽然如今的收藏市场“功利心”风靡,太多人重材轻艺,但这些家具为什么创造了那样的文化价值,是需要每个人明了和深思的。

  何况认识木头是收藏家具时要最先认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后了解各个时代木材被使用的根源、对所藏家具进行系统的分类及断代自然大有裨益。至于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家具“收藏家”,或者简单地说想要藏好东西、让自己的收藏从萌芽走向成熟,那第一步便是要了解历史。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硬木家具,明式家具为什么是简洁的,做家具的材料来自哪里?为什么宫廷家具材美艺精,而民间家具却粗犷豪放?只有深入了解历史,才能品出其中趣味。第二步才是多看好的器物,练习眼力。逛博物馆看精华家具,体味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对眼力的锻炼大有裨益。

  试想一个人总是看丑的、粗俗的东西,那他的眼界只能停留在低级趣味的层面。而经常出入于大型拍卖会的预展或博物馆去平心静气地欣赏精华器物,不断养好自己的审美和眼力,待真正下手买进时定会有很强的识别能力。

  有了上述储备,再审视家具携带的历史符号,体察其反映的古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追求、民俗文化、政治经济等,自然也就进入了收藏的真正境界,也就不再怕“唯材是论”作怪了。

  来源:艺市纵横 (微信号yishizongheng )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家具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