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伟光:对“堆云、堆雪”的一点看法

2016年12月02日11:47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原标题:《对“堆云、堆雪”的一点看法》 

  作者:宋伟光(《雕塑》杂志执行主编、美术评论家)

  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抓住了一个触点而没有考虑太多的其他因素,而当这件作品被评论家们这么一评论时,顿生了许多“理念”,于是便显得颇具“思想”了。诚然,评论家有对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问题等作出分析、评判的责任,但所憾的是一些评论家习惯用“广谱”的或“硬扯”式的语言来进行阐释,有时又不自觉地陷入到过度诠释的无限衍义之中,造成对于文本(作品意图)认识的混乱。

  而艺术家呢?本来挺好的一件作品,为了使之趋向“哲思”,于是也起上了一个艺术信息(内容)与艺术符号(形式)之间联系牵强或毫无联系的“标题”。如李象群所雕塑的“慈禧式的女人”,这件作品已经很精到了,很可以从其图像之中领悟到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了,即,深宫之中仍不失威仪的人性自曝。这个不失威仪的形象表现在她那显示身份的头饰和板挺的腰身之间。李象群用他强有力的写实功底将“慈禧”—“女人”—“人性”的真实,上升到了艺术的真实之中,但却加上了一个叫做“堆云、堆雪”的标题,何意呢?据李象群讲:“‘堆云、堆雪’这个名字其实是有出处的,在北海的后面有一个花园,里面有个叠翠楼,叠翠楼的院子里面有一些假山石,人们管这些假山石叫做‘堆云、堆雪’,我觉得这个名字很有哲理性,所有事情都是这样,有如云如雪呈现的时候,也有云散雪花的时候,所以我就拿来做我这件作品的名字了”。

  首先说这个名字很有诗意。但是视觉艺术是以图像说话的,而作品的名字应起到诠释主题的作用。应通过解读引起明晓作品内涵(意义所指和意义延伸)的作用。但这件作品形式表象语素所传达的意味并无与“堆云堆雪”的意向产生联系。当然,修辞学中有双关语,有暗示语,有佯谬(即真假错位,造成迷离的审美情趣)等意在言外的表达方式,还有故意将叙意内容与表现符号之间表面脱离的修辞方法。但这些“表面脱离”是为了造成互相反衬、形断意联的语境,这是浪漫主义之后常用的艺术手段,以求得平心殊遇的美感体验,而非意义与符号相脱节的假像。

  云与雪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寓情表征。它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母题的一些性质,是吟风弄月与风花雪月的叙怀。如苏轼的《南歌子》中云:“冰簟堆云鬓,金尊滟玉醅。”是形容榴花新蕊之美,似女人堆云般的发髻和尚未过滤得酒浆,这种以物喻情的诗意表达,与堆雪相联类,但却与李象群通过这件作品所要体现的“云散雪化”之意境不甚相关,可谓牵强。这样容易误导受众,误入想象的迷宫,其结果是凭籍作品形象与标题永远难以寻得对作品意图的认识。这与审美心理学中的多意体会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作品欣赏一靠理解,二靠解释。理解是根据作品的语义结构,解释是作品通过语义结构去与受众沟通,而“堆云堆雪”这个标题不但不能够强化对作品的理解,反而会削减对其的认识。这种做法是眼下一些艺术家缺乏艺术清晰所导致的。因此难以达到有效的“释意赋形”。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宋伟光堆云堆雪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