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御船可能重现人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8日 16:51 新浪收藏 微博
清代光绪时期,慈禧太后为自己祝寿重建颐和园,其中包括她乘坐的两条御船。时光荏苒,百余年后,留至今日的只有颐和园宫廷园林建筑,而御船却早已不见踪影,即使可从当时留下的画样、历史照片上见到其倩影,但想重新恢复,却因无具体测量尺寸而颇无法做到。幸运的是,在这次北京永乐秋拍明清玉器与工艺品专场中,我们有幸见到了其中一只的烫样。
所谓烫样,就是建造前按实物比例1:100或1:200 制作的模型小样,专供皇家内廷审定,因模型用草纸板热压制成,而得名,并皆由当时主持皇家宫廷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样式雷设计制作。御船烫样通身采用苏式彩绘风格,与清晚期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彩绘风格类似,与中科院图书馆所藏画样相仿,同当时留下的该船历史照片极为一致。烫样长达一米有余,体量硕大,以木、纸张等物按比例制作、彩绘,前有双锚,后有舵浆,颜色华丽,色彩丰富,纹饰以万福万寿纹为主,为当时慈禧太后祝寿之时代背景的产物。烫样自下层顶部以上,皆可分部件揭开,展现内部结构。凡建筑构件、室内装修,多有黄签墨笔字迹以为解说,如画舫建筑下层:“前抱厦进深六尺”、“中殿进深八尺”、“平台廊进深五尺”、“后殿进深一丈”;上层“敞厅进深七尺”、“上层平台面宽七尺”等。介绍内部装潢如“二面水纹式嵌梅花落地罩”、“雕作二面蝠流云罩”、“二面灯笼框碧纱橱”等,介绍详细,为清晚期颐和园御船之模型样本,可资重建之用,极具史料与艺术价值,同时了解对于中国宫廷船舰亦有不可忽视之帮助。
而船只烫样,则也十分少见。因为样式雷家族烫样中,以皇家建筑居多,而船只烫样则极为稀少,属于烫样中的罕见品种,且保存大体完好,十分不易。烫样制作者样式雷,是对清代自康熙朝至清末,200多年间主持皇家的誉称,期间雷氏家族有6代后人皆在样式房任掌案职务,负责过北京故宫、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设计雷氏家族烫样独树一帜,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设计程序的重要资料,其设计台基、瓦顶、柱枋、门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风纱橱等均按比例制成,是了解并恢复清代宫廷建筑的重要依据。清朝灭亡后,雷氏家道败落,为生计所迫,其家人开始瓜分和变卖家中的图档、烫样收藏,因“样式雷”声名显赫,这些资料在市面上十分抢手,并开始流往海外。后所幸以朱启钤先生为首的营造学社,发动文人及相关机构将大量图纸和烫样收购,而保存于国家。1930年,“样式雷”后人将大部分图档卖给了当时的北平图书馆,即今天的国家图书馆。但仍有少部分烫样保存于国外收藏家与博物馆之中,本拍品左前侧阿拉伯数字标识,即为原海外收藏者编号,系出自美国藏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