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特技需要懂艺术的技术精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7日 10:50 中国文化报

  记者   杨浩鹏

  电影本身就是科技的产物,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电影产业的一次次变革。一部《阿凡达》,使得一直居于幕后的电影特效特技制作人走到了台前,视觉特效产业开始被影视业界和学界更多地关注。近日,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举办的“中国电影博物馆第四届青年论坛之电影特效特技制作人论坛”,围绕“科技让电影飞翔”的主题,探讨了视觉特效对电影产业的重要意义。

  视觉特效在改变电影产业

  《阿凡达》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3D浪潮,也使电影从业者认识到,注重特效特技的运用,不仅使电影在视听方面具有更强的冲击力,而且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关注甚至追捧。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肖永亮表示,过去好莱坞制作电影,特效特技占到一部电影的10%,但现在一部电影可能占到60%至80%,甚至100%。“特效特技成为视觉效果的主要成分,这是一个巨大的观念变化。”他说。

  特效成分的增加也是市场的要求,尤其体现在其对票房的影响上。以美国为例,如果一部电影投入了很好的技术制作,那么投资一两亿美元的电影就能够赚取几乎10亿美元的票房。多位国内外导演都在论坛上表示:“在世界电影排行榜中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所谓的‘大制作’,用了很多特技来实现特殊效果,不但视觉效果好,观众也买账。”

  如此一来,视觉特效制作便成为如今电影投资的重心和整个制作流程的最关键环节。曾监督完成包括《白银帝国》在内的多部影片的BaseFX公司视觉特效总监Christopher Bremble介绍:“《阿凡达》的后期制作基本上花去了一半的投资,这和过去3年来资金的分布其实是正好相反的,所以以视觉特效制作为主的后期制作,在影片制作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无疑,这种制作方式将会成为趋势,被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方采用。

  那么,国内导演是否已能从容应对新的科技给电影产业带来的变革?第四代导演黄健中表示,目前国内许多导演对特效的认识以及对其的运用,仍处在观念和能力的转变期。“有些导演有时候懵懵懂懂,即使需要做特效,自己也不会很深入到技术层面。不像《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自己会操作这些技术。中国电影界也需要卡梅隆这样更加重视电影特效特技的导演。”

  高端特技人才匮乏

  既然特效特技已开始引领世界电影发展方向,国内电影业能否及时跟上?论坛中许多导演纷纷表示,国内目前在特效特技方面的硬件设备和技术,其实已经跟国际水平没有太大差距,现在急需的是特效特技制作人才。美国电影一线制作专家Garman说:“只有出现一批批新生代特效制作人,视觉特效产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数字艺术系主任黄裕成表示,目前国内影视人才还非常匮乏,特别是后期制作人才、高端特技人才。另外,人才结构也不协调。“比如,电影行业里注册的在职人员,基本上都做发行,制片方面的人才很少,从事特效特技制作的更少。同时,懂流程、技术、管理的高端人才也非常缺乏。”

  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国内首部IMAX 3D电影《大明宫传奇》的导演金铁木表示,“人才的培训不是靠短期培训班,或者培养一批本科生就可以解决的。”他举例:“3D的剪辑师和2D的剪辑师是完全不一样的,3D剪辑师需要一二十年的经验积累,只有剪了多年的3D电影,才能看出某两个镜头能否接起来、3D效果对于观众来讲是否恰到好处。”

  而造成国内特效特技人才如此匮乏的原因,除了金铁木提到的培养周期长和经验积累难的因素,国内特效特技行业待遇较差也是主要原因。

  中国电影集团培训基地教学总监、影视特效与三维动画专业教学主任唐修文表示,目前一些国产电影做特效特技的目的是为了省钱。“这需要制片方和导演等对特效特技之于电影票房的价值有一个更好的认知。”

  可以想象,较低的人力成本很难创造出好的特技作品。唐修文说:“影视产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但绝不是为解决就业而存在。它应该由精英团队构成,因此倡导精英文化、体现精英价值,是我们目前需要做的事情。什么叫‘精英’?即视觉特效产业中的高端人才:在艺术追求上有精品意识,在技术上有创新意识。”

  技术人才也要懂艺术

  电影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决定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急需特效特技人才,尤其是高端的特效特技人才。那么人才如何培养?大学教育是最根本和直接的途径。所以高校如何培养特效特技制作人才成了论坛的一个焦点话题。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数字艺术系在人才培养上走在了前面。黄裕成介绍,该系目前最重要的教学理念是侧重于科学、艺术、人文相结合。因为特技制作已经不仅仅像以前那样只要熟悉电脑及软件应用就可以操作了。“现在特技制作在电影制作最前期就已经介入了,也就是说特效制作人不仅需要了解整个电影制作流程,还需要知道如何用技术手段表达艺术。不像以前,电影就是美学,是导演等人的工作,后面的技术工作者不用负责。”

  无独有偶,国家一级导演翟俊杰在谈到特技特效的使用和人才的培养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导演经历说:“电影作品最重要的还是渗透其中的文化内涵,这是一部电影的内核,特效特技只是为了大幅度提升和丰富电影的表现手段。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迷失在特效的运用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针对国产电影的制作理念和风格,黄健中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他说,中国电影更多是把特技和神话题材影片、灾难片等结合在一起。而应该引起青年学生们注意的是,特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为我们拓展了新的电影题材和更丰富的表现手段,但与此同时不能忽视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创作,以及电影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Christopher Bremble结合其在中国做电影和教学的经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目前国内特效人才培养比较落后的原因:“在中国,人们不太乐于去分享自己的经验、知识,这成了知识传播和技术发展的绊脚石。因为技术更新非常快,今天的新技术明天就可能变成了旧的技术。而西方人经常会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从而使特效产业能够长足发展。”

  这就对国内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也就是即使已经成为了特效特技人才,对技术的学习也应该不断继续,而且应该在交流中进行,不单单是国内业界之间的交流,还应注重和国外同行的切磋。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