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展 中国艺术家输在家门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7日 11:04 新周刊

  今年有85个国家535位艺术家562件作品参加北京双年展,超过了威尼斯双年展和圣保罗双年展。前三届北京双年展的优秀作品奖评选,中国艺术家全军覆没,而今年9位获奖者也仅有一个中国人。

  2010年,世界各地有40多个双年展,中国则有北京、上海双年展。双年展就像一架庞大的艺术搅拌机,搅拌出什么口味,全在乎你手里有什么牌。这次,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牌被扔到一边。

  今年的北京双年展,号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参展国最多的一次,其“国际性”在世界双年展中也罕见;上海双年展也请来了23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晦涩的主题阐释满是西方术语。

  北京守传统,上海反传统

  世界双年展大多以装置、影像为主,北京双年展却选择架上绘画和雕塑。即便如此,令人耳目一新的往往是国外作品。国内艺术家虽然大多偏爱现实主义,但有观众反映,看了国内部分疲乏无力,国外部分才有看头。

  阿根廷女艺术家安德烈娅·胡安的摄影《红12南极投影》跟她4次南极考察经历有关;蒙古国艺术家巴特巴塔·胡勒巴塔的油画《无题》,以超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一位蒙古老人在人间与天上长眠;智利艺术家卡罗琳娜·马图拉纳的装置用70个真空塑料袋装着人类穿的皮鞋的动物表皮,揭示人类对动物的虐杀。

  北京双年展守传统,上海双年展则反传统。上一届上海双年展还有杨少斌、岳敏君、曾浩、刘野等主攻架上绘画的艺术家,这一届是刘韡、汪建伟等跨媒介艺术家。刘小东的油画是极少的架上绘画之一,也是观众最易看懂的作品。

  80年前的《怒吼吧中国!》国际巡回是本届上海双年展主题“巡回排演”的灵感来源。范迪安解释说,展览的两个关键词是“考古队”和“田野作业”:双年展向世界各地派出“考古队”,和当地艺术机构、艺术家取得联系后展开“田野作业”,让艺术家结合当地情形为上海双年展创作展品,最后拿到上海“排演”。

  家门口的作品差在哪里?

  双年展的主旨就是反映艺术新动态。北京双年展的章程也规定参展作品原则上应为近5年创作。老外都很懂规则,毕恭毕敬地拿出新作;中国艺术家却喜欢提交几年前的旧作。因此变成国外部分是新艺术,国内部分是回顾展。

  每届北京双年展都会评优秀作品奖,前三届中国艺术家全军覆没。而今年9个优秀作品奖,也仅有一位中国人,入选的陈辉用水墨表现中国传统民居。“陈辉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用水用墨的特长,同时融入了西方写实绘画的光影和空间,构成了亦真亦幻的意境。”北京双年展召集人王镛说。

  西班牙艺术家帕科·波麦的黑白调油画《车祸新闻》获全票通过,位列获奖作品榜首。它看似是一场公交车车祸现场,但又并非照片复制,而是呈现超现实的荒诞感。车祸罹难者似玩偶,正被一个儿童用脚踢弄,隐喻麻木不仁的旁观者把惨剧视儿戏。王镛说画面的震撼力和表达的思想打动了所有评委。

  当然,如果是中国艺术家画《车祸新闻》,又会是不经过滤地照搬现实。《沙尘暴》、《时间·生命——5·12汶川祭》、《在路上——2008南方雪》等中国艺术家取材现实灾难的作品不仅缺乏转化过程,连命名都太直白。

  今年2月智利发生了大地震,参展的12位艺术家还大多来自受灾地区。艺术家尼古拉斯·赛斯用照相机在受损的房子里记录下海浪在墙上留下的水位线,效果比国内艺术家的灾难题材更有感染力。“太平洋画在房子上的线让我们意识到生死仅在一线之间,大自然操控着某种与我们时下的理性决然不同的秩序。”智利国家美术馆策展人帕特里西奥·M。萨拉特说。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林木看了北京双年展后说,当代艺术的一个主要表达方式是批判,在此次展览中,批判也成了一种潮流。“多数画家看到这个主题,便稍动小脑筋,用批判的思维画出即将融化的冰川和岌岌可危的企鹅,但这些作品因为缺乏真实的内心感受而无法打动人。”

  有没有想象力也是中外艺术家的重大区别。智利艺术家罗萨里奥·卡蒙娜·约斯特很聪明地用一次性塑料碗和塑料杯当画布,画苍蝇和蚊虫,营造出错视画的效果——远远看去都误认为是真苍蝇。美国艺术家皮特·希勒斯将用破碎轮胎创作的作品取名为《独立宣言》,以表达“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完全独立的”。

  上海双年展的主角也是老外。除了长达几个月的国外巡回,第二幕“指路明灯”是与纽约表演艺术双年展合作的,而第四幕“待租赁艺术家”是与克罗地亚女性策展小组WHW(What、How and Who)合作的。

  双年展还是老的辣

  中国双年展无论怎么追求国际化,还是不能与威尼斯双年展相比拟。北京双年展国际策展人温琴佐·桑福说,有100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是老夫人,而北京双年展是个4岁的小女孩儿,“她现在需要有人指导成长”。此话同样适用于只举办了7届的上海双年展。

  遭遇世博会是上海双年展的最大困境,开展日期从往届的9月挪到世博会快闭幕的10月23日也是为了避开世博的风头。观众琢磨双年展还有没有“戏”可看,策展人琢磨靠什么吸引观众眼球。“世博会以其巨大的体量和前所未有的丰富内容,构成了其他任何展览都难以逾越的视觉奇观。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双年展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吸引大众的目光。”范迪安说。

  而人们对北京双年展的担忧是艺术家的数量。2003年首届北京双年展展出45个国家329位艺术家677件作品;2005年第二届扩为69个国家632位艺术家778件作品;2008年第三届增至81个国家701位艺术家747件作品;今年第四届则有85个国家535位艺术家562件作品。“北京双年展参展国家的数量迅速增多,超过了威尼斯双年展和圣保罗双年展。”但王镛也说,“大部分作品表现力不够强,缺乏精神内涵。”

  桑福认为北京双年展如果少一点艺术家而多一点质量的话,可能发展的速度就更好了,“希望双年展组委会挑选艺术家和作品能更严格一些,这样水平也会更高”。

  非洲达喀尔双年展秘书长欧塞伊诺·韦德也来到北京双年展现场,他认为达喀尔双年展和北京双年展比较相似。“长久以来,往往是西方人在指导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为了让非洲人自己来谈他们的美学和他们的美术,1990年达喀尔双年展成立,展示非洲艺术成就。韦德说:“很多非洲艺术家借此机会首次走了出去。”

  无论是上海双年展还是北京双年展,都没突显中国艺术或亚洲艺术。桑福说:“威尼斯双年展主要是针对西方艺术,非洲双年展主要是针对非洲艺术,北京双年展其实应该以亚洲艺术为核心。”只有当北京双年展、上海双年展成为亚洲艺术的灯塔时,中国的双年展才真正具有了国际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