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我对跨界的每个领域都有兴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9日 10:37 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 实习生 陈秋兰
一位是作品拍卖价过千万的画家,一位是上海世博会卢森堡馆馆长,一位是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导演还是作家的“前电力工程师”,他们三人历时两年,在内蒙古“折腾”出一部不辨梦境与现实,穿越前世与今生,并涵盖武打、外星人等诸多元素的大时代下的“小电影”。
一位是不懂五线谱的电音艺术家,一位是享誉国际的图瓦女歌手,一位依旧是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导演还是作家的“前电力工程师”,他们三人将木叶、古琴、吉他、电音与呼麦等音乐元素融入“小电影”,成就了《小东西》。
继在上海与北京分别放映一场后,12月12日,导演朱文将带着他的电影《小东西》前来深圳做第三场放映。这是朱文第三部电影,前两部电影《海鲜》和《云的南方》曾分别获得威尼斯及柏林电影节的大奖。与前两部不同,《小东西》更加超现实;而与前两部相同,《小东西》再次涉及梦境。朱文说:“我对梦着迷,电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梦。”
小东方与小西方的交锋
《小东西》是朱文为朋友、同时也是剧中的两位主角毛焰与托马斯而作。毛焰是以观念性肖像绘画受到世人瞩目的画家,他以托马斯・路德维为模特,用十年时间创作了肖像之“托马斯系列”。朱文说:“他观察不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的独特视角,使得他们俩的关系比我们所熟悉的男女浪漫关系更加深入,却又无法被归纳,这触动了我。”
电影中,毛焰和托马斯在封闭的内蒙古草原偶遇,共同相处了三天三夜。他们一个讲湖南话,一个讲英语,构成了一个典型的东西方对话语境。“东西”是颇具中国意味的词语,而小的东方与小的西方的交锋,正是朱文想要表达的大时代。
《小东西》很有趣,“非东方非西方,非现实非想象,非前世非今生”,是一部杂糅了喜剧、悬疑、功夫、科幻等元素,融合了穿越、轮回、虚拟等游戏人间的“技法”的超现实实验性电影。
朱文说,电影里的梦境部分其实是一个外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在一个遥远孤立的地方各自看到的真相的一面,“东方和西方这两个分裂的世界在这个梦里融合了”。另外,《小东西》英文译名为《Thomas MAO》,也将两位主角微妙地结合起来,听起来像一个人。
我的艺术想摆脱万有引力
拍电影前,朱文的第一个身份是电力工程师,然后是作家。他浑身散发着慵懒的气息,当中却有一种骄傲。上世纪末,他与韩东发起与文坛决裂的“断裂”事件,这件事已让他名声大噪。
无论是拍电影,还是写小说,朱文都有一种挣脱的欲望。他认为,作家和导演不过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创作,一个用语言,一个用镜头,但二者的核心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创造。
朱文从来都不知道写小说、写诗和拍电影到底有何区别,正如他不知道把古筝和电子、音乐和电影、即兴与编制结合在同一个舞台上时,会是这么让人惊讶的事情。
11月12日,朱文和《小东西》的音乐创作者李劲松在香港发起了一场名为《火星纪事乐队》的无法定义的演出,并号称其艺术使命是要冲破人类的可能性。这场演出首先播放朱文拍摄的一部集悬疑、科幻和喜剧元素的音乐电影,片中的演员同时就是在舞台上演出的艺术家,屏幕内外迸发出高度的互动性,让乐手与声影中的自己对话。
这次活动集结了内地音乐人张楚、王勇、王凡,以及演唱《小东西》片尾曲的图瓦女歌手Sainkho,为侯孝贤《海上花》配乐的日本音乐人半野喜弘和瑞典知名低音吉他手Jonas Hellborg等。朱文说,我只做有趣的事情,我对跨界的每个领域都有兴趣。
对话朱文
记者:《小东西》为毛焰和托马斯而作,为何选在内蒙古大草原?
朱文:片子最早灵感来自于他们俩的关系,他们所需要的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原来的想法是在湘西拍,后来发现破坏太严重了。
记者:影片最后一句台词是Ten years good enough(十年,足够好了),可以说是对毛、托十年关系的总结。
朱文:如果熟悉毛焰的作品,会知道他的作品纤毫毕现,写实功夫特别优秀。他观察陌生人、观察来自其他文化的人的能力特别厉害,有着很强的内在解析。至于毛焰和托马斯,他俩是无法被归纳的感情关系。生活中的他们,正好是目前地球村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浓缩。故事讲的是毛焰和托马斯两人非常小的趣味,但他们背后承载着中西方文化过去一百多年交流的大主题和大角度。只不过我使用了虚构和现实的结合来讲述。
记者:《小东西》讲述小世界,成本是不是也相对较小?投资如何收回呢?
朱文:在独立电影里算大的,因为有很多特技,投资有500万。至于投资收回,我没想把这笔账算得很清。其实《云的南方》从2003年开始一直都有在放映,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流传方式,但商业电影的回收周期一般都很短。我当然也有考虑将《小东西》推入院线,但现在谈的规模还不够,可能想再等一下。
记者:你有很多身份,但你又不想当职业作家,也不想当职业导演,更别提当年的职业电力工程师了,那你想做什么?
朱文:不知道啊。我没有觉得写作或拍电影在我生活中有多重要。可能我觉得保持这个疑问最重要。
记者:《小东西》邀请了香港的李劲松和图瓦的Sainkho进行音乐创作,他们都很实验,也很跨界。能谈谈与他们的合作吗?
朱文:李劲松的音乐观点很好,很开放。虽然他不识五线谱,其实早期半打“大师”都不识五线谱,但都有很好的音乐。李劲松写的片尾曲《草原情歌》(朱文填词)歌词第一句是“我有点老了”,这为歌曲定了调。当Sainkho把第一句唱出来时,我就感觉情绪对了,有一点沧桑感,声音特别有表现力。
记者:接下有电影计划或跨界计划吗?
朱文:电影我还没做够,但下一部拍什么还不确定。其实我工作不忙,也很散漫,《小东西》做了三年,《云的南方》做了两年,慢慢做吧。另外我在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之前和李劲松在香港新视野艺术节做的一场《火星纪事乐队》,我觉得那个特别好玩,还会继续做下去。
朱文
1967年生于福建,作家、诗人、电影导演,现居北京。1995年因出版小说《我爱美元》引发争议,声名鹊起。1998年与诗人韩东发起具有强烈反叛精神的“断裂”文学行为。2000年首次尝试拍摄电影《海鲜》即赢得第58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2004年第二部电影《云的南方》获第54届柏林电影节非竞赛单元“NETPAC”奖。2009年完成第三部电影《小东西》。
李劲松:以非主流影响主流
不少人知道他,不过仅限于那个做电子实验音乐的。更多普通人不知道他,因为听不懂他的音乐,也可能因为他的履历是用英文写的。然而只需将他的履历稍加翻译,转化成的各项艺术指标,一定会吓你一跳。他参加过太多国际展览、合作过太多国际音乐人,著名的无须翻译,小众的无法翻译。
我的音乐像马赛克碎片
他叫李劲松(Dickson Dee),来自香港,祖籍福建,有四分之一西班牙血统。他是实验音乐人,第一张专辑录的全是福建老家的铁皮声与蛙叫声。曾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等,也曾前往波兰、比利时多国进行讲座。近些年,小众的他突然开始受香港以及内地各地方政府的青睐,先后参加《珠穆朗玛》等大型现代舞的音乐创作。李劲松说自己也没有想到会突然间走入主流,因为他的音乐从来没有变过,依然非主流,依然没有旋律,依然像马赛克的拼凑,碎片却很美丽。
李劲松的身份很多,这一次是《小东西》的音乐创作。他跑了三趟桂林,去寻找会吹奏木叶的老头;他用黑胶碟卡壳的声音,象征外星人来临的节奏;他还找来古琴演奏家,为女歌手Sainkho演唱片尾曲伴奏。
这是李劲松第三次做电影配乐。他给记者播放了初剪版的《小东西》,剧中一片安静,托马斯在假装吹着木叶,只有阵阵的风声与吊威亚的器械声。李劲松说他做配乐时甚至连小样都没看到,是对着脚本创作的。
“我对音乐的理解是我那一刻情绪的表达。”李劲松说,自己是一个不懂五线谱的音乐人,他不喜欢做旋律性的东西,作品大多用乐器与电脑合成,“我大部分都在做音乐的拼凑和整合。”然而,李劲松却不是外界瞥见的那样只做电子,他听很多古典、很多民乐,在波兰一所音乐学院的讲堂上,他向学生播放了一段耗时两天、由从150张古典CD中剪切下来的片段拼凑而成的“新古典”。“我是一个比较融合的音乐创作人。”李劲松说。
CD是我的老师
李劲松的特殊来自他的非专业出身。虽为混血儿,李劲松的父亲在福建也经历了上山下乡。太过艰苦的生活让他担心一双子女的未来,于是通过西班牙母亲的关系离开福建,定居香港。在父亲的影响下,李劲松喜欢画画与音乐。最终他选择画画,父亲则买了一套音响作为业余爱好的礼物。音箱附带的两张国外小众光碟意外成了他实验音乐道路的老师。
1989年大学还未毕业,李劲松就利用画画赚的钱和朋友开起了唱片公司,专门引进国外小众实验音乐。为了节省资金,李劲松自学设备使用,逐渐变成了一名录音师,目前李劲松家有六万张CD以及很多的黑胶碟和卡带。他说:“我聆听的经验很丰富,CD是我的老师。”
1992年,李劲松开始与内地音乐圈接触。1994年,李劲松的演出受到美国纽约先锋音乐家约翰・佐恩的赞赏,并在1996年帮他以“Dj Dee”的名义出版第一张个人专辑《Past》。“就这样,我成了一名音乐创作人”,Dj Dee也成了李劲松创作的新代号。2003年,李劲松的第二张个人专辑《Sunday》获第四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新音乐大奖。
除了创作人,李劲松另一重要身份是制作人。他参与监制了许多中外乐手的唱片,包括左小祖咒的第一张专辑与大友良英的八张专辑。同时他还与西藏音乐学者格桑曲杰共同进行西藏音乐研究,希望通过音乐、文字、图片、录像的多媒体跨界形式记录西藏地区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