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画与中国画收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8日 14:27 新浪收藏 [ 微博 ]

何家英国画作品《一枝红杏淡春晖》。 何家英国画作品《一枝红杏淡春晖》。

   中国艺术从无形到有形,从无疆到有疆,从旧石器时代刻纹的鹿角到今天,历经了岁月数万年的变迁。而中国画与中国书法是这灿烂文化中最艳丽的一支奇葩。民族的必将是世界的。中国画与书法带着浓浓的东方神韵将屹立在世界收藏舞台。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艺术的繁荣

  在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画与书法无疑是这灿烂文化中一只艳丽的奇葩,我们的责任就是把中国画及书法艺术推广到国际艺术品市场。

  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古典的独具中国味的文艺表演是几千年文化魅力的体现,我们终于可以用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背景来告诉世界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尊严,那幅中国画卷承载着一段历史,它抒写着古代至现代的变化,这个窗口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化,中国画。世界感叹于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千变万化,中国艺术家把这种变化以不同的样态表现在宣纸上,这就是中国书画独特的魅力。

  如果要在世界上赢得瞩目,那先要在中国展开一番事业。这是北京所有艺术机构的共同认知:当代美术“高收藏潜力、高收藏价值“的大趋势正在走向中国。近现代的中国画在国际舞台上,都非常的活跃。因为中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上的腾飞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陈树人,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在国际以及国内的拍卖行中均拍出很高的价位。这是因为他们对中国近现在美术产生的深远的意义。

  “中国画家的艺术造诣绝不低于国外画家,而其蕴藏着代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儒、释、道等精神元素加进去后,无疑更丰富了画作的内容和技法,早就该有中国画派一说,就像现在的俄罗斯画派一样”。一位评论家如是说。尤其近现代的中国画在国际舞台上,都非常的活跃。因为中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上的腾飞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陈树人,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在国际以及国内的拍卖行中均拍出很高的价位。事实上,在国际上卖到几百万美金高价的中国画家的画,无不带着明显的中国印记。只是目前中国在画界的话语权还不够强,以至于有些急功近利的画家和画廊以及艺术品经纪公司,一意去揣摩迎合西方人的喜好。事实上“中国画才是最具收藏潜力的”。

  有专家分析:在中国金字塔型的社会中,中层以上的人群都是书画艺术潜在的消费群体。温饱之后的精神追求是必然的趋势,从世界上的高价位作品屡创新高的经验也可以看到,经济的发展必定伴随着文化的崛起。

  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没人能够忽视,于是,抢先圈地,成为众多国内外画廊与艺术品经纪公司的共同选择。这个发展中的市场一定会给他们以巨大的回报,他们相信。

  艺术品应该是市场价格和艺术价值相吻合

  书画市场的繁荣景象无疑给我们的文化事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我们也不无忧虑地认识到:就在我们为书画市场的兴盛繁荣额手称庆的时候,一些鱼龙混杂的暗流也在左右着这个市场的某些环节,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的现象大量存在。不少地方他们对市场认识不足、准备不够、力量不足、渠道不畅,就仓促上阵,使质量低劣的作品大行其道;大大小小的李鬼们操起板斧,粉墨登场;一些展览馆、艺术馆、美术馆在金钱与艺术的抉择面前,放弃了固守的艺术堡垒,将一些根本没有任何艺术价值的作品包装成精品,隆重推出。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推出真正的艺术家,推出真正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书画作品,开创更规范更科学的艺术品运作模式”。

  对于现在中国画在国内的市场,可以这样说:现在国内的中国画市场不是很规范,大多数藏家是不看画,看名头。因为画的价位从名头就可以知道。和画本身的艺术价值无关。所有的艺术品都会有二个价值,一个是市场价值也就是价位,一个是本身的艺术价值。艺术品应该是市场价格和艺术价值相吻合的。如果市场价位很高艺术价值很低的艺术品是没有收藏意义的。而市场价位较低而艺术价值很高的艺术品,才会有收藏意义和增值的空间。而我们运作的国画,就是选择的后者。

  一张好的国画,首先要有传承,而后又有发扬。看看中国美术史我们就知道,每一位艺术家都有他们独特的艺术语言。或开宗立派,或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做了某些创新。从整个画面上讲,一张好的中国画首先是“气韵生动”的,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中国绘画讲究笔墨之“气韵”,并以其艺术思想来联通自然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显人性、重人伦的反映,更是中国绘画艺术张扬和倡导的精神、意识之美的体现。总之,“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现在有一大批中青年是值得去关注的,因为他们已初步形成了自已的语言。

  投资书画用眼睛不要用耳朵

  事实上,好的艺术精品,现在市场上是越来越难以寻觅。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过去精品的藏家,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肯轻易出手。目前刚买进的藏家,一般来说,没有特殊情况,在短期内更是绝对不会轻易抛出,因为他们另有其他事业在支撑着他们的经济、生活。按三代人一个轮回的规律来推算,这个周期至少也得100年到130年,这些艺术精品才有可能会重现于市场。另外,艺术精品的存世量本身就少,书画作品尤其如此。由于每个画家的作品不同,风格不同,就一个画家一生的作品来分析,称得上精品的数量也并不多。而精品的大部分作品又多留在画家自己的手中。这就决定了未来可在市场上流动的艺术精品将是十分有限的。

  投资书画要用眼睛而不是用耳朵,这是很多业内专家的共同看法。据苏海丽介绍,书画的“真”和“精”是收藏时要同时兼顾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偏废其一,而最好的兼顾方法是多看多研究提高自己的鉴别眼光,收藏者和投资者,平时多看一些博物馆艺术品的陈列展览、已故大名家作品的回顾展览及各类正规的书画展览、艺术书籍,这对快速提高自己的鉴赏眼力都是极有好处的,有能力的还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做收藏顾问。此外,买画投资或收藏,首先应该喜欢这幅画,而且它要具备画家强烈的个人风格、高超的绘画技巧,同时还要了解这位画家对艺术的态度。收藏者应当明白,自己准备收藏的书画作品,是否确实属于画家本人比较好的作品。对优秀的好作品不怕眼前收得相对贵一点,今后肯定会有升值潜力。在20世纪80年代初,李可染当时的画价一平方尺只卖30元,如今则已高达30万有余。升值一万倍。即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收藏的好东西,至今增值也多在10至20倍以上。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