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的另一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30日 17:42 文物天地
本刊记者 马怡运
试想,当你去一个朋友家,突然发现厅堂挂幅毕加索夸张扭曲的抽象派画作而非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不可思议,是吗?
如今,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为现实。
10月21日至25日,20幅出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驰骋欧洲艺坛巨匠之手的名作现身北京柏悦酒店。这批佳构是苏富比为中国收藏家筹备已久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巨匠油画展”。
近年,随着购买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满足于只关注中国艺术品,而将目光投向了西方。苏富比本次特意为藏家搜罗来法国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和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等西方大师作品。“这是苏富比第一次在中国内地举办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画展。”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女士说。
洽购
香港苏富比每年春秋两季拍卖的内地路演,由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领队,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女士向来“只闻其名,难见其人”。黄林诗韵女士曾任伦敦苏富比办事处私人客户顾问服务部高级董事,2004年出任苏富比亚洲区主席;2005年,苏富比拍卖行与全球顶尖的钻石商斯坦梅茨钻石集团(The Steinmetz Diamond Group)合资成立零售企业苏富比钻石(SOTHEBY’S DIAMONDS),黄林诗韵兼任主席。
苏富比是次路演阵容强大,亚洲区主席兼苏富比钻石主席黄林诗韵领衔,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国际联合主席大卫·诺曼(David Norman)、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部主管林家如女士等资深专家随行。在5天的展览中,这些国际艺术品拍卖界举足轻重的“大腕”始终看“摊”守“场”,耐心地为观众答疑解惑,大卫讲解时,往往林家如女士充任翻译。这个细节有助于我们了解苏富比成功的秘诀。
这20件作品的价格在1560万至1.95亿港币间不等。与以往不同,展品以洽购方式销售。大陆收藏界熟悉拍卖方式,对洽购方式较为陌生,也没听说哪家大陆拍卖公司有私人洽购业务。香港苏富比中国及东南亚区公关经理邓沅婷告诉记者,私人洽购是苏富比公开拍卖以外的业务种类之一,涵盖不同范畴的收藏品。与公开拍卖一样,卖家可委托拍卖公司出售藏品,公司为该件藏品提供鉴定或概略的估价,专家按照评估结果与卖家议定价格,继而通过全球客户网络寻找合适买家。与拍卖最大的不同是,私人洽购不会对外公开价格及任何买卖详情。2010年前6个月,苏富比全球私人洽购业务的成交额2.09亿美元,较2009年同期增加6%;而拍卖成交额则为22亿美元。
拍卖与洽购两种交易方式相辅相成。因拍卖每年都于特定时间举行,洽购就为客户在拍卖以外提供了交易艺术品的方式,照顾了个别客户的不同需要:首先,交易时间更具弹性,不需配合拍卖会的指定日期,可任何时间进行;其次,能为买卖双方度身订制方案,拍卖公司亦可通过客户网络快捷地促成交易;再次,由于最终价格及买卖双方身份不公开,私人洽购比拍卖更能保障客户私隐。
其实,在北京路演前,已有内地藏家接洽,对印象派绘画表示了浓厚兴趣。正如邓沅婷所言:“这是苏富比首次在亚洲举行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展览及私人洽购,在寻找买家的同时,我们亦希望藉此展览向亚洲收藏家群体直接呈献这些佳作,培养及加深他们对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的热情,了解客户的收藏兴趣与方向,作为制定未来策略的指标。”
印象
大卫·诺曼是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见证者。
1985年加盟苏富比的大卫是全球最资深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拍卖专家之一。过去20年来,他投身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市场,为众多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收藏家担任顾问。1999任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董事,在他领导下,该拍卖项目取得46亿美元的总成交额。
大卫告诉记者:“自古至今,艺术收藏家的热情都是推动艺术及艺术市场发展的主要元素。现今在中国以及亚洲各地的艺术收藏尤见蓬勃,需求大增,故特意把大师级油画带给亚洲藏家,并精心挑选多位重要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巨匠的代表作,务求带来搜集珍品之良机。这些杰作展现艺术家们钟爱的创作主题,更是创作生涯中的重要题材,如莫奈的‘稻草堆’系列(Haystacks)、雷诺阿的人物和浴女画像(Portraits and Bathers),以及夏加尔以马戏为主题的创作系列(Circus)。这次展览还会对其中数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作较深入探讨,毕加索即是其中之一──展出的作品横跨画家早期浪漫的‘蓝色时期’(Blue Period)、既颠覆又具实验性的‘立体主义’(Cubism),及其后20年代的‘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还有他对最为人熟悉的情人多拉·玛尔(Dora Maar)的描绘,以及其于60年代后转向的‘表现主义’(Expressionist)风格作品。我们期待向客户展出这些精彩的艺术品,彼此分享对艺术的热忱。”
内地非专业的人们对毕加索的认知大概只有“抽象派画家”这样简单吧,以至于当我们看到毕加索早期绘画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母亲抱着小孩(母爱)》(Mère Tenant un Enfant(La Maternité))时,不由得惊叹:原来毕加索也画过如此传统柔美的作品!这幅作品不单标志着毕加索迷人的“蓝色时期”风格萌芽的开始,还是画家著名的“母与子”系列中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画作流露出既温柔又脆弱、情态交融的韵味,是毕加索这一时期展现的新画风。
《母亲抱着小孩》作于1901年,时毕加索第二次旅居巴黎,是画家绘画生涯的关键时期。就在著名画商安布瓦·弗拉尔(Ambroise Vollard)为他筹备画展的一个月后,毕加索进入了划时代的“蓝色时期”创作阶段,画风蕴藏着朴实、肃穆而内省的基调,这正是代表画家从此告别曾激发他无数重要创作、充满声光与色彩的夜总会歌舞表演风格的重大转变。在主题的取决上,毕加索表现了他诉诸文艺复兴典型宗教题材的意向,作品中也显示他深受古典主义大师熏陶的痕迹。“母与子”系列深远的影响力及重要性,在毕加索的艺术创作里,非可等闲视之,这主题跨越他整个绘画生涯,详细标识毕加索与情人、甚至最后与儿女之间的关系。
毕加索的《年轻的黑发女人(多拉·玛尔)》(Jeune Fille aux Cheveux Noirs (Dora Maar))完成于1939年。若没见过多拉·玛尔本人,你也许会觉得这张作品所绘的面目太过狰狞,过于夸张,而当你见到玛尔的照片,看到她那双坚毅深邃的眼睛时,你会觉得毕加索描绘得是如此地恰当。当你再了解这位超现实主义摄影家的性格作风,就会觉得毕加索所呈献给人们的这幅作品正是对玛尔从外在到内在的高度概括。
玛尔与毕加索的关系,可算是20世纪艺术史上最激烈、最复杂的爱情故事之一。他们相识于1935年的秋天,青春少艾的玛尔散发强烈的自我意识和高傲慑人的气质,令毕加索着迷。其后8年,玛尔成为毕加索的首席专属模特儿,以及画家最负盛名的肖像画主角人物。毕加索在二战时期对玛尔的描绘,是他最知名的创作成就之一,象征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特质与内涵。这些作品是如此抽象,却充满了无法抗拒的魅力,还带着丝丝哀怨的美和震撼力。
此外,克劳德·莫奈1894年夏天在阿裘斯平原创作的《吉维尼的少女(稻草堆)》(Les Demoiselles de Giverny)、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描绘小儿子约翰与保姆游乐生活画面的《莲婷与可可(克劳德·雷诺阿)》(Léontine et Coco (Claude Renoir))、埃德加·德加《后台的舞者》(Danseuses au Foyer)、马克·夏加尔《躺着的农夫》(Le Paysan Allongé)等画作,让热爱艺术的人们大饱眼福。
在中国市场立足和分羹是商家的重要战略目标。国际贸易有个特别的中国现象,即“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买什么,什么就贵。”20年前,日本收藏家短暂掀起购藏印象派等西方大师作品狂潮后,市场基本由欧美收藏家和投资者主导。那么,中国收藏家和投资者是市场新的接棒者吗?
钻石
与印象派画作一起来的,还有钻石。
苏富比钻石汇聚出类拔萃、设计精练的钻饰系列,呈献珍贵稀有的顶级美钻。品牌创作总监詹姆斯?德?纪梵希(James de Givenchy)创意澎湃,每件钻饰设计匠心独运,堪称艺术杰作。詹姆斯是一代时装宗师休伯特?德?纪梵希(Hubert de Givenchy)的侄子,美国珠宝界知名设计师,其工作室就设在名店云集的纽约麦迪逊大街。詹姆斯的设计旨在展示出钻石的最美本质、映衬出钻石最璀璨的光芒,而不是喧宾夺主。所以,他的每款作品都充盈着独特素材及恰到好处的镶嵌技巧,无论是以钻石钮扣与黑色橡胶圈组合的钻石手镯,还是镶满钻石树叶的原木树形胸针,或是以精钢镶嵌10克拉D色无瑕钻石指环,都展现突破性的设计意念,同时亦删繁就简,沉静典雅,没有跟风潮流的浮躁之气。
最为瞩目的是一对全美圆形白钻,重35.61及35.77克拉,被世界权威的美国宝石学院(GIA)评定为白钻最高级——极级D颜色、内外完美无瑕净度、绝佳切割、打磨及对称度。此对钻石售价约1.4040亿港币,在北京首都曝光后,将返回苏富比钻石纽约总部。
看到这对全美钻石,让人想起“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这句1993年诞生的“A diamond is forever”汉语译文,改变了中国婚庆配戴黄金、翡翠的传统,形成“无钻不婚”的理念。美钻一颗难得,一对千载难逢。对于多数人而言,这对美钻只能隔着橱窗欣赏,当然,若试戴的话,可上手观察锆石仿品。与拍场价高者得不同,洽购的关键在于时机。不知哪位幸运的藏家与之有缘。
我们好奇的是:她们会花落谁家,又会戴在哪位伊人的项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