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藏市:疯涨的艺术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4日 15:22 鄂商

  疯涨的艺术品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在时下的收藏品市场上,盘点藏品涨价,那不是新闻,找出一件不涨价的藏品,那才是新闻!”武汉收藏品协会会长肖琴学在接受采访时打趣道。

  事实也的确如此。随着新一轮的通胀和加息,随着越来越多的现金追随着资产,价格上涨已势不可挡。上涨、上涨……所有的预期都在指向一端,即使是在十几年前尚未进入人们眼界的收藏品市场,如今也不断上演着一幕幕疯狂,似乎只有天空才是极限。在武汉收藏品市场上,走到哪儿,哪儿都是喊声一片,“涨声”一片。

  在玉石市场上,一种名为“黄龙玉”的玉石在上演现实版“疯狂的石头”。这种在2000年开采之初被当地人(云南龙陵县)称作“黄蜡石”,身价低得等同与石头的“石头”,在被炒家命名为“黄龙玉”后,每千克迅速飙升到了几千元乃至上万元。

  旧版人民币也都“钱途无量”,发行量较少的1980年版50元人民币,12月份的最新报价已经涨至3000元左右,1953年版的绝版三元纸币市场价已超过18000元,贰元车工和背绿水印壹角也均报价不菲,而第一套人民币更是早已突破三百万元大关。旧版人民币纷纷上演着“钱生钱”的神话。

  不只是人民币,从2010年年初到现在,翡翠的价格已经普遍上涨了30%-50%,顶级品质的翡翠更是暴涨了100%-200%,并且有价难求。

  面值8分的“庚申猴票”,今年初还在五六千元的价位,年中就达到八九千元,目前,已达到每张一万元,30年涨了10多万倍。一版有80张的猴票,价格在百万元以上,突破历史新高。

  金融危机以后,长期陷入低迷的红木家具,2010年来也迎来了一个牛市,市场价格平均涨幅超过四成。

  艺术品收藏市场上,“涨声”一片,已经很难用“疯狂”、“火爆”等字眼去形容,股市投资里的“行业轮动”法则在收藏市场演变成“品种轮动”,“收藏经济”急剧升温。

  有关资料显示,自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年回报率为26%,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为20%(金融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约为15%,房地产业约为20%),超过风险系数较高的股票和房地产。在这样一个高利润高回报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资金转向收藏品市场。2010年《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中显示,艺术品投资在富豪的理财投资方向上由第八位上升到第四位。

  近两年来,武汉民间资本开始以极大的激情走进收藏领域,据保守估计有数亿元之多,成为推动藏市升温的主力军之一。

  投资者认为,随着我国民间收藏文化的逐步升温,预计“收藏经济”在未来将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产值不可估量。

  “艺术品投资市场未来将与股市、楼市并驾齐驱,成为投资市场‘第三极’。尤其是今年大量的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让很多对楼市信心不足亦或是持观望态度的投资者将资金转向了艺术品收藏市场。”资深藏家李东介绍道。

  疯狂的投资者

  一年之内,武汉三镇的古玩收藏交易类市场突然增多了四家。由原来的“三足鼎立”(香港路文物市场、崇仁路武汉收藏品市场和徐东古玩城)演变为现在的“七雄争霸”,数亿元的资金如同奔腾的长江水一般卷向江城。

  2009年底,随着香港路文物市场移居华氏百货楼,在其原址旁边,一家新交易市场逐渐形成,从现在进驻的店铺看,根雕、字画和杂项相对较多。

  2010年4月,武昌红巷艺术城悄然在武昌江边兴起,开辟了武汉收藏市场的新格局。其投资人方宏星是武汉一机械工厂的老总,3年前花巨资买下该地办工厂,后来又花了2000万元把工厂改造成艺术城。该艺术城内瓷器、书画、杂项、钱币、红木、苏绣等样样兼备。为吸引商户,市场对所有商户不收物业管理费和公摊费,一些门面的房租也低至每平方米30多元。

  价格优势已经对一些商户产生了吸引,一家刚从徐东古玩城搬到“红巷”的水晶经营户,指着偌大的空间对记者说,“这里租金才1000多元。”新市场人气虽然还不旺,但不少商户觉得便宜的租金能支持他们挺下去。

  此前,方宏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道,他看中的是收藏市场的长期收益,比起办工厂,投资艺术城效益更慢,利润也较低,但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艺术品市场火爆是迟早的事。“如今有钱的人,都想玩点高雅,沾沾文化味。”

  2010年10月,泰宁街武汉古玩城营业,其定位与邮币卡为主的崇仁路收藏品市场有所不同,主要经营范围是珠宝、瓷器、书画、杂项等。

  据负责人郑靖介绍,该古玩城面积近1万平方米,三个股东一次性投资了近8000万。“市场不仅是交易平台,更是艺术品经营公司,既收购藏品,也举办拍卖会。如果仅是交易平台,那一年也就收几百万租金,实际上只是投资商铺。但我们更想真正进入艺术品投资,扩大赢利点。”郑靖透露,目前租售的商户已有180多户。

  此外,黄石路的一家古玩交易市场即将开业,作为后来者,投资方为抢夺商户,吸引人气,开出每平方米租金仅20元的条件。几位投资人称,空前激烈的竞争将是江城收藏市场此后数年的主旋律。

  肖琴学介绍,“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监管机构,且进入的门槛较低,很多投资者避开楼市和股市,蜂拥而上,把资金投向藏市,很容易造成收藏品市场环境的混乱。以大武汉的市场容量来看,三五家较大规模的收藏品市场刚刚好,但如果七八家乃至更多的收藏品市场一起抢占江城,那将会出现过饱和的情况,供过于求。”

  “艺术品作为人生消费是顶级的消费品,作为投资却是顶级风险的投资品。但近两年不断有新面孔进入该市场,显示这个市场的投资和投机性大大增加。”李东表示,新进来的投资者普遍都是外行,是被价格飙涨吸引而一波一波地追进来的。“一轮又一轮的涨价高潮背后,是资本的炒作,也有可能是崩溃的前兆。”

  并非没有前车之鉴,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前夜,艺术收藏品被疯狂炒作。1990年前后,日本购买世界名画的资金达到33亿美元,日本购买书画艺术品的资金占当时世界艺术品市场的比重高达33%。但随后经济泡沫破灭,收藏品开始打折,用于抵债的书画作品在银行里堆积如山,最极端的情况是一些藏品价格跌至购进时的1/5左右。

  谁在制造乱象

  武汉收藏品市场由之前的“三足鼎立”向如今的“七雄争霸”演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是否也意味着其经营理念在不断地完善,趋近于完美了呢?

  其实不然!

  藏市上赝品多。一位来自江西的玉石店的程老板告诉记者,很多外地人对武汉收藏品市场的评价并不高,“武汉收藏品市场是卖赝品者的天堂,来这里逛的很多都是些不懂装懂的捡漏者,相对而言是比较好骗的。尤其是刚入门的新手,有着‘出手大、投资盲目’的特点”。

  不少藏家告诉记者,这行是个边学习、边吃亏的过程,很多藏家在最初都交过“学费”,少的几万元,多的上百万。就是在不断的“看走眼”过程中,藏家们逐渐炼得火眼金睛。

  程老板说,最初开始收藏时他数次看走眼,“大概交了20万元左右的学费吧。”他对记者说,玉器造假的手法很常见,但随着造假技术的日益精湛,还是很能迷惑人。最近很火的新疆和田玉,最常见的是以次充好,即以其他材质差的玉经过加工后,冒充和田玉。常见的有用俄罗斯玉、阿富汗玉来冒充,这些玉也是白色,但质地比和田玉要粗糙很多,价值也小很多。

  主要经营文革时期的书画的肖琴学也说,近年来热炒的老电影海报、文革时期的大字报、重大事件的报纸号外等,是赝品的集中地。最常见的造假方式是,用硫磺将现代的纸张熏成黄色,弄出沧桑感。实际上,老画报纸品粗糙,不光滑,细闻还有点霉味,这是现代纸张目前取代不了的。

  专家里“水分”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因为没能有这样一双慧眼,所以很多人在收藏时,喜欢找行家“掌眼”。但是眼下,在古玩收藏品市场,不乏被经济利益驱使的“办证专家”、“速成”专家、以及“为假作证”的鉴定专家。更多的时候,连专家的真伪都需要我们再多一双慧眼去辨别。

  李东告诉记者,目前收藏市场有四类专家在给大家添乱。“理论型专家”,文物知识很丰厚,但“眼力”不行,看不准;“老好人专家”,不管什么东西,都是“好好好”,全是真的;“极左专家”,则宁错杀不放过,一律否定;“腐败型专家”,不但“眼力”不行,人品更不好,只要给钱就开证书,还明码标价。“但其实这其中真正由国家发证的古玩鉴定专家没有多少。”

  有不少假‘专家’自称鉴宝专家,在市场上滥竽充数。曾经有一个老先生,花了100元钱在市场上买了一个“官窑”瓷盘后,请李东鉴别。“凭我二十多年的经验,一眼就能看出这玩意儿是假的。但能花100元买到一个仿古工艺品,还是值得的。当时老头不服气,花了200元的鉴定费,请了一个鉴宝‘专家’鉴定。专家告诉他,这是一个国宝级的东西,价值在50至80万元,没过多久,‘专家’又让老头交8万元。据说可以帮他带瓷盘到北京拍卖。但最后没有拍卖出去。一个一百元买的假古玩,就这么白白浪费了七八万!”

  并且,在利益的面前,有时真专家也会变成假专家。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某名家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自述,他在市场中看中一件瓷器精品,为了低价得到它,便故意贬降其工艺和价值,以其专家身份影响藏家判断,却暗中请人出面购买,最终如愿以偿。

  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面对艺术品越来越高昂的价格,和鱼龙混杂的市场,收藏者要想把鉴定的活儿完全假手于人是不现实的。

  而对于武汉收藏品市场来说,种种乱象的存在,是不利于整个市场的有序发展的。

  据李东介绍,武汉收藏品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是很低的。一方面,是因为武汉的经济与国内先进地区确实有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缺少一个良好的管理和机构。更重要的是文化底蕴的问题,尤其是码头文化对收藏品市场的影响尤为深重。传统武汉码头文化建立于农耕文明基础之上,与引导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相表里,产生了文化劣根性。浮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只会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到抢占江城藏市的争夺战,在若干年后,恶性竞争的导火线一触即发。

  “混沌的藏市!”一声惊叹,亦或是一声悲叹,这其中的意味,只有在收藏品市场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李东才心知肚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