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许钦松:文化产业急需立法完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 07:34 大洋网-广州日报
许钦松做客广州日报两会直播室 认为个税调节应建立常态化机制
广州日报两会直播室
本报讯 (记者 张莹、陆凯声)“中国艺术品市场目前走过了20年,主要是我们的法规滞后,现在还没有很像样的文化法,文化方面要立法。”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在做客广州日报报网直播室时表示,艺术品市场的法规建设要立法,立法先有法规,再推动发展。
许钦松认为,个税调节应该建立常态化机制,一年或者两年调节一次,3000元的个税起征点作为目前全国的统一标准比较合适,而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则可以适当调高。此外,他还认为,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应该多建廉租房,少盖经济适用房;对于目前网上风行的“微博打拐”,应该在事先调查方面多做“功课”,否则随便放照片上网有侵犯人权之嫌。
微博打拐:
买、卖双方都应承担责任
广州日报:很多人大代表建议对人贩子判处死刑,您对此有何看法?
许钦松:我对打拐不仅有关注,在两会召开之前,我还进行过调查。我们深度了解后发现,真正拐卖儿童的情况确实是在逐年减少的。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跟网络上所讲的打拐情况是不太一样的,随意性拍这些人的照片放到网上,背景也没有搞清楚,是对他们人权的侵犯,应该通过更好的渠道来打拐。对于人贩子,在法律上有一个值得考究的地方,就是在打击人贩子的同时,没有注意到人口贩卖过程中既有买方,还有卖方。我们基本上只关注卖方,而买方只要能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接受调查,就没什么罪了。
在拐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几种情况,有的家庭是有意识地让人贩子拐卖小孩再卖给他们,也有一些是小孩在先被人贩子拐卖后再卖给买方的。实际上,对于授意让人贩子去拐卖小孩的人也应该实施一定的处罚措施。
文化产业:
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建立
广州日报:您今年的提案主要是关于引导资金投资艺术品,这是不是今年唯一涉及到这方面的提案,能否谈一下您提出这个提案的初衷?
许钦松:其实艺术品市场是很大的蛋糕,作为投资的方向除了股票和房子,可以算得上是第三大投资。现在艺术品事业也越来越火爆,进入到中国艺术品突破亿元的时代。
我们的艺术品跟西方艺术品的价格相差很远。艺术品不管是总量、资本运营,还是所创造出来的价值,都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我们艺术品除了在国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完全可以在国际上赚外国人的钱。
广州日报:您能够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您的提案?
许钦松:这个提案有几个步骤要做,第一是政府必须要有意识,要通过大量的宣传和引导让民众、投资者、企业界人士认识到艺术品市场究竟好在哪。第二是必须要有政策上的倾斜。
有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个是艺术品收藏之后,必须要建立艺术品的抵押制度,建立艺术品抵押制度必须有两大块,一个是艺术品的真假问题,必须由鉴定的部门来搞,每一个艺术品要建立认证,一件艺术品同时拥有一份它的证书,就像买房要有房产证一样。
第二,是有评估机构,你说值多少钱,你说值1亿元,我说值100万元,这样说不清楚。当然这是复杂的工程,采集各种资料,找出科学的计算办法。比如我们现在算房子价格他们很在行,你在哪条路,哪一年建的,周边房子值多少钱,打打算盘就差不多。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做这个事,这两个机构建立好了,整个艺术品鉴定的过程就会很顺畅。
个税起征点:
政策应该制度化常态化
广州日报:这几天两会刚刚开幕,网上各种各样的议论特别多,其中有一些话题是大家共同关心的,比如您谈到个税调节与CPI联动的观点,我们想了解一下,您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
许钦松:每一次个税的起征点都是逐年讨论的,然后等待着它的调整,没有把这个制度常态化。标准定出来,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是合理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上涨,原来的标准已经不合适了。
广州日报:您觉得目前个税调整的周期太长,应该定为一年调一次或者是两年调一次?
许钦松:我们的政策应该制度化、常态化,保护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权益。对此,政府要有一套统计和测算的方式方法,按照当年的指数,综合出大致的标准,逐年调节,或者两年调一次也行。总之,调节的周期不能太长,也不能老去讨论,这是我的个人意见。
网友发问:
大洋网友:您觉得个税调节能够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突破口吗?今年两会还有一个热点,就是调节贫富之间的差距,对此,您怎么看?
许钦松:个税起征点只是收入分配中的一个代表问题,除了调节个税以外,还有很多渠道来体现社会公平。但是,这里引发了另外一个思考的话题,要解决大量贫穷的群体,是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
现在我们很难很快地推进中产阶级人群不断壮大,所谓大家感觉到整个社会是金字塔型的,贫困的人所占的比例太大,如何让贫困人群更多地成长为中产阶级,国家要有意识,这才是最关键的。
住房问题:
少建经适房 多盖廉租房
广州日报:刚刚网友提到按揭首套房,应该有免税的待遇,您怎么看?
许钦松:这比较难,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做不到。我认为,应该少建经济适用房,多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是一次性的政府打包照顾到本人的购房需求,但是今天享受了经济适用房,说不准过两年就发达了,这等于国家给你这笔钱享受了,还有多少人等着排队、抽号码,如此一来就又出现了另外一种不公平。
而且有人拿了经济适用房又去卖,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向我国香港、新加坡学习,多建廉租房,给住房很困难的民众来住,同时收取很低的房租,而这些房子产权还是政府的。当然廉租房不可以搞得条件太好,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这家人有能力了,小孩子长大,有工作了,经济逐步解决,就可以考虑购买商品房了。廉价房又可以照顾第二批有住房需求的困难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