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决澜社对中国抽象的重要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2日 15:08 新浪收藏

  抽象艺术,在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来说,整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历史都可以归结为一部抽象艺术的发展和演变史。

  即使在世界美术史上抽象艺术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它滥觞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初,盛极于20世纪40年代。

  抽象艺术并不是一个画派、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思潮;一场扩展以至改变人们视觉经验和艺术观念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革命。

  在西方艺术史上堪与抽象艺术媲美的唯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运动。

  在距今已近一百年前的1910年,一位名叫康定斯基的俄籍画家画了一幅题为《抽象的水彩画》的作品,这是有世以来第一幅纯抽象的绘画作品。

  1931年9月,上海的一批血气方刚、锋芒毕露的现代派画家成立了被誉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油画群体的“决澜社”。以极大的热情和勇气,以火辣辣、不无偏激的语言,在上海,在中国画坛第一次发出现代主义艺术的呐喊,毫无顾忌地昭告天下:应以西方新兴的现代主义艺术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并从中汲取滋养。

  “决澜社”,以其宗旨和初衷的纯粹性,预示着将作为现代绘画/抽象绘画在中国的最重要的历史象征。

  名片:

  “决澜社”画会组织酝酿于1930年,1932年正式成立面世,至1935年,共举办四次“决澜社”画展,其基本成员十名,而参加过“决澜社”活动及画展的盟友众多。

  “决澜社”的基本成员为:庞熏琹、倪贻德、王济远、周多、周真太、段平右、张弦、阳太阳、杨秋人、丘堤〔其中王济远于第二回展后退出,丘堤却于1933年日本回国后加入〕。

  “决澜社”第一回展时,发表了由倪贻德撰写,经庞薰琹、王济远同意的“决澜社”宣言,表明了他们对当下的艺坛状况的看法及自己的使命的确认。

  时代背景:

  本世纪初,中国正处于中西文化相冲撞相交融的激荡年代。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画坛,也经受着中西相融、新旧交替的阵痛。

  宣言:

  环绕我们的空气太沉寂了,平凡与庸俗包围了我们的四周。无数低能者的蠢动,无数浅薄者的叫嚣……

  我们往古创造的天才到哪里去了?我们往古光荣的历史到哪里去了?我们现代整个的艺术界只是衰颓和病弱。

  我们再不能安于这样妥协的环境中。

  我们再不能任其奄奄一息以待毙。

  让我们起来吧!用了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吧!

  我们承认绘画决不是自然的模仿,也不是死板的形骸的反复,我们要用全生命来赤裸裸地表现我们泼剌的精神。

  我们认为绘画决不是宗教的奴隶,也不是文学的说明,我们要自由地,综合地构成纯造型的世界。

  我们厌恶一切旧的形式,旧的色彩,厌恶一切平凡的低级的技巧。我们要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新的精神。

  二十世纪以来,欧洲的艺坛突现新兴的气象,野兽群的叫喊,立体派的变形,Dadaism的猛烈,超现实主义的憧憬……

  二十世纪的中国艺坛,也应当现出一种新兴的气象了。

  让我们起来吧!用了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