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木:亚洲玄学是形而上抽象概念的关注核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2日 16:10 新浪收藏

  以下文字节选自:《当代艺术理论前沿》的专辑《美国前卫艺术与禅宗》的战后抽象艺术的亚洲维度——书法与玄学〔文/伯特·温特—玉木,译/朱其〕

  导言:美国艺术家对亚洲的关注,实际上是由1954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个“现代抽象日本书法”展览引发的。同年稍晚,甚至纽约至少有八个主题为当代亚洲和亚裔美国艺术家作品的个展。纽约时报形容这一连串亚洲艺术展为“亚洲入侵”,这一个挖苦性短语无疑引致读者发笑,因为它使美国对亚洲文化的欲望与同时期对亚洲共产主义的冷战恐惧形成对比。

  抽象的玄学

  正如野口勇的《湿婆五角》所表明的,亚洲哲学准则不仅吸引艺术家的美学思考,也是他们所发见的形而上深刻认识的基础。

  法国艺术批评家乔治斯·达修特在他1936年《中国神秘主义与现代绘画》一书中,提出了一种亚洲玄学和现代欧洲艺术颇具影响的美学解释,他写道:“中国艺术家渴望扮演一种有洞察力的角色,寻求一种能够统治控制众生的力量,这种力量能统治世间、天堂及他自己的意识。”达修特认为,中国艺术作为一种古代模式,与他所理解和认同的当代欧洲意识的目标相似。

  1957年,美国抽象派画家和作家卡米翁·冯·韦根,将同样的观念引入到一种现代抽象艺术中影响日增的普遍主义的想象性叙述中,这种普遍主义以她称作的“东方传统”为特征。对冯·韦根而言,现代艺术家被“解放”于人类对自然统治的西方传统,并使西方艺术接近东方思想中的形而上思索:吠檀多主义、佛教、道教和儒教。她认为抽象表现主义呈现了“西方传统的进一步瓦解”。

  “空无”的带有神秘性的观念与印度教、道教、佛教的结合,是众多形而上抽象概念的关注核心。

  当许多战后美国艺术家被亚洲玄学概念启发时,昂斯洛—福特和他在旧金山戴纳顿小组中的同事,非同寻常地投入亚洲及其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的洞见形式的观念。除了昂斯洛—福特之外,还有菲利普·格斯顿、野口勇、李·马利坎等。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