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艺术和大众电视如何平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5日 08:16 解放日报

  本报讯 (实习生 许光耀 记者 李君娜)大众媒体该如何传播小众当代艺术?日前,艺术人文频道《创意天下》栏目在外滩美术馆举行了一场主题为 “电视媒体与当代艺术”的研讨会,邀请众多知名学者和艺术家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口碑与收视不成正比

  《创意天下》是艺术人文频道于今年初推出的一档专门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栏目。节目每周二晚黄金时间播出,曾报道过杨福东、丁乙、邱志杰等一批当代艺术家。但令人困惑的是,《创意天下》叫好不叫座,节目有影响力、口碑也不错,但是收视率不高,两者不成正比。

  同时,上海是一个文化重镇,除了专业媒体,鲜有大众媒体能传播当代艺术。为此,许多专家都认为这座城市需要 《创意天下》这类的节目,给予当代艺术更多的关注。而对于《创意天下》低收视率的问题,艺术家刘建华认为,“当前社会普遍以娱乐文化为主,艺术文化的竞争力不够,这导致了目前的收视尴尬。 ”

  策展人林路认为,当代艺术是先锋艺术,是前卫艺术,本身代表了先进思潮,这些思想还没有被社会普遍接受,所以收视上有难度。对此,《艺术世界》杂志主编龚彦表示,不少先锋艺术家反感现代传媒,不愿意依靠传媒,但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利用传媒。这也让艺术与媒体处于一种“拉扯”的状态中。艺术家魏劭农认为,现在许多艺术报道和评论家只关心艺术品的价格,对于看不懂的艺术品妄加批评,一方面误导了观众,一方面观众接触不到真正优秀的艺术节目,久而久之也对此类节目失去了兴趣。

  艺术节目也该接地气

  影响节目收视率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客观原因,许多与会专家也认为,节目本身也有原因。艺术家丁乙表示,《创意天下》的报道面太小,在短短的30分钟时间内要将一个艺术家的全部成就报道完,没办法深入,缺少亮点。艺术节目的报道要有代表性,要有特点,才能吸引观众。 “外部因素是我们无法掌握的,真正能做到的是增强艺术节目的竞争力。艺术节目的大环境本身不乐观,在大众媒体和小众艺术的矛盾中,节目要找到平衡点,关键还是‘接地气’。 ”

  与会人士指出,艺术节目要做到“接地气”,不能自说自话。节目里,主持人和艺术家对话,唯独没有和观众对话。上海大学教授顾俊认为,收视率是节目市场的通行证,艺术类节目脱离收视只能曲高和寡。他表示,艺术类节目的受众必须明确,喜欢收看艺术节目的多为有艺术修养的高端人群,后者并非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收视主体。对于该类节目来说,就应该两者兼顾,形式上做得“俗”一点,能吸引更多观众,内容上又做得“雅”一点,能满足目标人群的收视需求。同样,艺术批评家朱大可认为,艺术和民众是互通的,虽然节目的主题是针对小部分人的,但可以在主题之外包一层“俗”的东西,让大部分观众被它吸引,从而产生观看兴趣。这些观众被节目吸引之后,再受到节目核心内容的感染,也会成为有艺术修养的人,从而做到艺术普及。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