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郭学忠:七彩传神五色润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3日 20:57 和谐中视网

郭学忠 郭学忠

  前不久不去拜访学忠君,见他的画案上、墙壁上、地板上摆挂着数十幅国画作品,有气势磅礴的山水、有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有神灵活现的古今人物,作品的成熟与逼真,以乎把整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浓缩在这小小的画室之中。说他巧夺天工绝不为过。学忠君告诉我,这些作品大多是牛年春节后(牛年是学忠君的本命年)为举办个人画展创作的。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创作出这么多精品画作,足以彰显这位杰出画家的深厚功底和精湛的技艺。在这些难得一见的力作之中,最令我神怡的还是学忠君所擅长的牡丹。

  “国运昌时花运昌”。一直被誉为国色天香,华中之王的牡丹,始终是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是历代艺术家描绘的重要题材之一。欣逢盛世,睹和睦之万物,牡丹愈加成为画人抒情言志的载体和对象。在目不暇接的牡丹画作里,郭学忠君的七彩神牡丹,竟放千魂慑之情,却无媚态艳俗之感;墨色雅牡丹,晕化莫测多变之情,却入单薄文雅之境。可谓匠心独运,独树一帜。感想一二,畅叙为快。

  学忠君的牡丹。大体分为两种,一是彩牡丹,一是墨牡丹。那么,何谓七彩神牡丹,神牡丹“神”在何处?是否可以做如下理解:神悟画理。汲取古今大家的优长,用敏捷的理解力辨别牡丹的特征,研究牡丹的自然属性和内在规律,使其一神。古人最早花牡丹的当属南北朝的杨子华,此后有唐代的边鸾、五代的徐熙、明代的徐渭、清代的恽寿平等巨擘。到了近代,更有王雪涛、齐白石等大师。当代著名牡丹花家则是灿若星辰,无以计数大师们的传世之作,或雍容华贵,美艳绝伦;或神态各异,生机盎然;或以淡破浓,润秀清雅:或泼墨挥洒,恣意豪放。在立意、构图、风格、墨色上无论有多大差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常人无以企及的对画里的神悟。大家关山月所言极是:“中国一因作画之前要求全面掌握对象的内在规律,如画牡丹,要把牡丹与芍药不同的地方找出来,分辨出它特有的特征来。要对他的生长规律、组织结构等自然属性有充分的了解”。这就是历代追求的画理。

  学忠君深得其中的真谛,为求对话理的解构,反复揣摩研究古今牡丹杰作的基础上,还特意在园中栽培牡丹,每天观察、对比、分析。为扩大视野,认识更多的牡丹式样,体察更多的牡丹神态,把握跟准确的牡丹特征,还特意赴洛阳,菏泽等地亲身体验。早晨四点沐浴寒露,中午顶着骄阳,晚上带着手电筒,着意观察每一个时段、每一个细节的变化,速写、草稿、图片不下千余、才有了牡丹的千姿百态:早晨的披露挺拔,十点的尽情奔放,中午的老辣下垂,晚上的朦胧含蓄等佳作。神悟研古在其中、遗貌取其神,构图求其美、利益谋其韵、墨色贯其情、夸张于其真的艺术境界。

  神韵钟情。通过立意、构图、比例、用色等手段,追求画面内在的思想寄予、精神韵致,风度韵味,是其二神。学忠君笔下的牡丹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竟开着奔放,含蓄的痴情,孕育着活力,飞扬的激动,读后令人牵魂摄魄,激情澎湃,浮想联翩,感人至深处不免使人潸然泪下,久久难以释怀。清代王昱在《东庄画论》中记载:“胸中自发浩荡之思,万底乃生其逸之趣,然后可称名作。”他所讲之思,就足画家的思想感情、精神韵致,这是画家融注于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真我”,学忠君七彩牡丹作品的灵魂。

  在君的一幅题为《冲破东风耐小寒,墨迹未干又遇五月雪》的牡丹作品中,画面上鹅毛飞舞,雪压枝头,七彩牡丹依然故我,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裴蕾初绽,有的展瓣竟开,那种鲜嫩如水的稚拙感、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毫不介意的达观态、风中摇曳的坚定性,在季节的反常和矛盾中,传达跟我们的不仅仅是由于自然界错位引发的新奇,而是在特定的境遇下,人生的一段真实写照,诠释了神韵钟情的真谛。学忠君青年时期刚刚迈入社会,就曾因一幅《金鸡展翅,独占熬头》写意国画,被曰为“另立山头”,由此打成“反革命”受到批制。生性倔强的他从未因此放下手中的画笔。有了这种“遇雪”经历,笔下的牡丹,就不再是单纯追求浓重艳丽的华贵,弱不禁风的娇柔,媚俗生腻的粉饰,而平添了坚定地信念和炽烈的情思。通过笔墨的运用,状物造型,化舞为情,情韵于胸中,雅致于气韵,宣泄于纸上,笔墨间洋溢着情趣、七色中蕴含着深沉,精心而成佳构,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怎能不牵动情肠?

  形神兼备,通过牡丹的形象渗透出唯美追求,和整体效果反应出的精神气质,达到一种契合的统一、是其三神。形是神的外表,可以摸得着看得见;而神本身是无形的、抽象的,怎是牡丹的内涵。神为形之魄,形为神之躯,形有神则活,形无神则死。美是达到理解的通行证,为求形美,学忠君尽力接近大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追求雅俗共赏之风,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同的颜色,充分反映牡丹的美妙绝伦,创造一种富有审美情趣的美,把读者引领到审美的高度。君笔下的牡丹既不是洛阳牡丹,也非唐山月季,而是胸中牡丹。正在实践着白石老人“不似则欺魁,太似则媚俗,美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情致。

  下面再谈谈对墨色“雅牡丹”的理解。

  丰富多变的表现力是其一雅。中国画历来以墨代色,称墨为“墨色”、“墨分五色”由来已久。学忠君的墨色“雅牡丹”,首先雅在丰富的表现力上。即用浓淡变化的的墨色早就了画中的空间层次和物象特征,致使虽用墨色画牡丹,却能显牡丹之色,虽写绿叶,墨色能露满纸清气他特别注重以墨求气,以线求骨,尤其是以泼、洒、吹求没骨,以线、弹、擦、写求筋骨。有时还是用“破墨”法,使墨色多变而富有奇韵,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以湿破干、以焦破润等信手拈来,有时又采用“泼墨”法,即大笔饱蘸水墨渲染,或端砚倾墨,任墨在绢纸上晕化成各种状态,然后随墨色透发的想象略加勾勒点染,使形象清晰起来。用墨——这种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以丰富的表现力渐入佳境。

  质朴清远的含蓄力是其二雅。学忠君为求得墨牡丹渗透晕化渲染厚重的雅趣,在用墨上进行了精心研究。每逢落笔早已胸有成竹,先写花冠,慎意落笔,让水墨自然晕化开来,一笔成一花瓣,先外后里,笔笔交互叠成;画至花心,趁洇化未了,蘸焦墨点芯,遂成花冠。以此求得简括深沉,鲜润明朗,富有质感的效果,如露侵乳染,汪汪欲滴一般。花冠既成,画的格局基本立定,然后大笔铺毫,疏密有致,浓淡适度的扫出花叶,趁墨未干,重墨勾筋。同时中锋用笔,按牡丹生长部位来决定墨色,写出枝茎,同时注意水分干湿适度。最后点苔,多呈狼藉状,与花叶相协调,还时常在花枝叶丛中缀以蜜蜂,或画以雀鸟,虽寥然几笔,却无神情微妙,意趣横生。向来被视为雍容华贵的牡丹便具有了质朴、淡雅、清远的含蓄力量。

  求得牡丹的含蓄力和丰富的内涵美,学忠君尤其讲究提炼,可要可不要之笔全部删除,正所谓大象无形,惜墨如金。提炼之功源于他强烈的思变心理和孜孜不倦上进以求的修炼。几十年来,始终勤字当头,刻苦执着,态度严谨。每早四点准时到画院了,深思宿构,挥毫创意。有时夜半三更,画意骤至,披衣而起,布纸著墨,一挥方休。业精于勤终于结出丰硕之果。

  附:郭学忠简历

  郭学忠 字孝先 男1949年3月生 河北唐山人 中共党员

  现为河北省唐山石城书画院院长;河北美协会员;中国书法家、美术家协会成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画廊指导委员会委员、客座教授;中国文学界联合会特殊专家、一级画师;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理事;在去年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在中国文联王琦等领导的主持下,在瀚海千艺被誉为最具影响力和收藏潜力的六大巨匠(其中有范曾、郭学忠、张仃、王琦、靳尚谊吴冠中)。

  本人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曾拜孙其锋、鲍岳廷等十几位书画大师为师。几十年笔耕不断,擅长花鸟,专修山水、人物,集百家之长,终成自风。

  2001年3月25日应新加坡书画艺术协会和文化学术学会陈声桂和陈佳模主席的邀请,在新加坡书法中心——光前堂参加画展联谊活动,受到了文化部何佳良先生的热情接待,其作品被新加坡文化部和书画艺术中心收藏。

  2006年10月2日去日本白马国际艺术会邀请参加书画联谊活动。

  2009年5月25日应日本公明党创始人、中日友好使者池田大佐先生之邀,去日本创价大学搞艺术交流活动。2009年11月 经国家级润格13000元/平方尺

郭学忠作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