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贼难防:国内文物案件的通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3日 14:04 北京科技报
“近年来博物馆失窃比较严重,其特点是内盗,以及利用安防产品在技术上的不严密进行技术性外盗。”
□文/记者 陈永杰
据2009年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1处(防盗达标不足30%),世界文化遗产3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3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约6万处;博物馆2400余座,其中国家重点博物馆防盗达标率也只有50%。由此数据来看,我国博物馆安防形势很严峻。
“我现在已经退出了安防行业。”已经做了多年博物馆安防系统设计和施工的侯小迅无奈地告诉记者。因为竞争激烈,做博物馆安防的企业往往采取压低报价,以次充好等手段投标安防项目,这让正规经营的企业无法生存,很多安防公司都转行,国内安防市场鱼目混珠。
“与国外博物馆类似好莱坞大片中的高科技盗窃不同,国内的文物盗窃案还是以内盗为主。”侯小迅说。
“现在国内博物馆的内盗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没有人知道,现在保存在博物馆库房里的艺术品是不是已经被库房管理人员‘掉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物专家告诉记者。
魏旗也告诉记者,近年来博物馆失窃比较严重,其特点是内盗,以及利用安防产品在技术上的不严密进行技术性外盗。
侯小迅告诉记者,随着高科技扫描技术的发展,一幅名画可以复制到连专家都分辨不清的地步,相似度可以达到99%以上。而且价格便宜,一幅一平方米的名画只需要400多元,用上两个小时就可以复制出来,这为博物院的一些心术不正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机会,只要下班后偷偷从仓库中拿出名画,复制完成后,将假画送回库房,而真画自己收藏。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瓷器、玉器等方面。之前发生的轰动国内外文物界的承德文物大案就是库管人员内盗行为。
“安防系统被动防御,难以主动预防。”侯小迅说。面对中国特色的内盗,侯小迅建议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应该启用高科技的手段,让博物馆库房中的假画、假文物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