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一幅影像背后的思考:呼唤创意 唤回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4日 02:47 新民晚报

门口上方由汪道涵书写“上海四行仓库” 门口上方由汪道涵书写“上海四行仓库” 离四行仓库不远的一些老仓库都整修一新,成为苏州河上一道景观 离四行仓库不远的一些老仓库都整修一新,成为苏州河上一道景观

  程国政 文 上官钟媚 姜锡祥 摄

  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它曾是这一带最高的楼,曾是这座城市骨气与勇气的标志。而今那灰灰白白的外墙却显得那么不合时宜,楼内的嘈杂益发显出它的寂寞。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被称为“创意仓库”,但现在仓库仍是仓库,“创意”难成气候。

  “你知道这栋楼吗?它是干吗的?”我们询问路人。答案形形色色,却只有极少数人提到了它在“淞沪抗战”中的功绩,也没有人知道它有个“创意”的名头。在绝大多数人眼中,它只是“一个文化用品市场”、“一座旧仓库”。

  在楼里转了几圈,除了仓库门口一尊谢晋元塑像、一榜《四行仓库保卫战》介绍,还有仅占大楼一角只有周五下午开放的“四行保卫战展览”,几乎没有什么能提醒人们这里曾经历过那么惊心动魄的战役。也没有发现多少能同“创意”搭边的元素。倒是大楼本身,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台阶扶手、运货通道、升降梯,还有开阔敞亮的内部空间,那些设计师匠心独具安排的建筑细节依然被保存着。这是大楼改造者和维护者对大师乌达克的尊重,也是对这座建筑的尊重。

  但就大楼目前的使用状况来看,我们认为这么好的楼应该被更好地利用。尽管在宝山早已建成了一座空间设计极有特色的“淞沪抗战”专题纪念馆,但承载着“淞沪抗战”重要记忆的四行仓库依然可以被打造成富有创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地,让世界重新认识这座饱经沧桑的老仓库。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