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离百姓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1日 08:0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王端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著名艺评家)

  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国际艺术市场迭创佳绩,大众媒体对当代艺术的宣传力度亦不断加强,此次首届全国九省市艺术联展便是这方面的一个大胆创新。如今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超越狭小的专业圈,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然而,当代艺术与寻常百姓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两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距离,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艺术与大众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披览人类艺术史,艺术与大众就像是一对同向而行、彼此相隔、永难靠近的情人。不少中外艺术家都曾努力弥平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取消艺术家与大众的差异,但是,这样做的结果非但没有拉近艺术与大众距离,反而扩大了两者间的鸿沟。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学习模仿期,进入21世纪之后,到达一个独立创造的新阶段。中国当代艺术对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巨变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它不仅对我们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警示,也给我们展示出未来的希望。虽然与西方当代艺术相比,中国当代艺术无论在艺术形式的丰富性与新颖性上,还是在表现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中国当代艺术仍然不是一个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对象。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艺术的价值往往与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成正比。也就是说,与大众距离越远的艺术,其价值越高;反之,与大众距离越近的艺术,其价值越低。正因为如此,艺术永远渴望超凡脱俗、创新求变。上述西方现代艺术的种种离经叛道,虽然与大众格格不入,但其突破传统、挑战陈规的艺术观念,不仅给西方人带来了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而且对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对于寻常百姓,即使他们看不懂、甚至从不关心当代艺术,也不妨碍他们成为当代艺术的受益者。

  实际上,与“85美术新潮时期”艺术家居高临下、自命不凡的创作立场不同,中国当代艺术家已经改变了策略。如何用朴实的艺术语言表达深奥的寓意,如何让艺术更好地为观众所理解和接受,是他们优先考虑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要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主要靠大众的自我素质的提升,因为艺术永远是为那些想要理解并亲近它的人而存在的。当然,大众文化修养的获得则依赖社会系统工程的完善。强大的物质文明基础、系统的艺术知识教育和每个社会成员对崇高精神的渴望,都是造就懂得艺术、懂得审美的万千民众的必要条件。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即使当代艺术远离普通大众,它也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提高中国民众生命质量的重要力量。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坛上的影响证明,它已经真正变成了中国当代文化走向世界、迎接挑战的软实力。

  作者简介 著名艺评家、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先后留学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研究院(1997—1998年)、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文学与哲学学院艺术史系(2002—200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美术系教授;《美术观察》杂志编委。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