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资深藏家揭秘收藏江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1日 14:19 华晨商报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本周,一个关于文物收藏界的新闻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谢根荣自制金缕玉衣请原故宫(微博)博物院副院长等5位专家估价24亿元,以此欺骗银行贷款。新闻背后,文物鉴定江湖的潜规则、民间收藏市场的混乱都成了关注的焦点,有人疑惑,为什么5位顶级专家会狂顶一件赝品,有人质疑,学院派的专家只见其真、不见其假,是不是还可配得上自己的头衔。

  其实,收藏市场就像一个江湖,各路人士行走其间,内部的门道和规矩甚多。本报记者多方联系,采访到一位身处江湖之中的业内人士,他所经历和见识过的一波波收藏界的轶事,足以令我们这些外行啧啧称奇。

  进强,曾任杂志主编,出版过诗集。1980年师从当代书画鉴定大师杨仁恺先生,潜心书画研究,进入收藏江湖约三十年,目力渐增,先后为国内10家博物馆审定藏品316件,受各级法院委托涉案司法鉴定100余例,为各美术馆、展览馆及收藏机构等鉴定书画作品七千余件。为民间鉴定书画作品不胜数。

  57岁的任进强,看起来一点不老,他收集的紫砂壶摆满了他身后的整面墙。“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聊起这个话题,任进强不紧不慢地沏了一壶15年的普洱茶,娓娓道来。

  走眼:

  任何专家都得交学费

  “专家从来不用自己的钱买藏品,得不到真正的教训”

  专家都能把赝品鉴定成真品,那么专家是不是也经常走眼呢?

  “的确,一般博物馆的专家都是终身研究的,保管员出身为多,其管理范围内的东西一般看得很准,但是他们从来不用自己的钱买藏品,不是通过自己的钱被迫研究出来的。只有花了自己的钱,才能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也才能死心塌地地钻进去研究,也就是说,任何专家都得交学费。”任进强说了自己走眼的故事。

  1993年,任进强师从杨仁恺学习书画鉴定已经十多年,有了一些积累,自觉颇有功力。那年,他在北京得到了一幅徐悲鸿的“奔马图”,“当时越看越喜欢,喜欢到一闭眼就能梦见那幅画,怎么看怎么舒服”,于是下了决心要入手。

  当时任进强工作还不错,写诗赚稿费,有一定积蓄,另外家里有些祖传的名画,手头倒还算宽裕。整整三天,他和卖画的这个朋友讨价还价,最后26万成交。那个时代,26万折合到现在,估计也得几百上千万了,他分别借了7家的钱,一周后终于凑齐26万给人家拿去,这幅画到手。

  拿回家以后,任进强每天对着画至少看两个小时,还特意找资料,对照着画研究欣赏,看了大概两个月之后,任进强渐渐发现有点不对劲了。

  最开始发现的问题是马鬃,因为徐悲鸿的画,有两到三层的笔墨,虽然都是黑色,但有不同的层次,从淡黑到浓黑到焦黑,看着眼前这幅画,任进强越看越觉得马鬃和马尾部分,画法与所写的创作特色有差异,并不是多层次的,而是一层描出来的。

  再接着看,看到5个月的时候,任进强发现马的骨骼也不对,支撑点有问题,比例不协调,马身子短了;再研究,腿的衔接也不对,怎么看都像假肢。

  半年以后,这幅看起来漏洞百出的画,被彻底认定为赝品。任进强很上火,北京卖画的朋友本也不知是赝品,听说之后特意要给退货,任进强再三犹豫,还是决定把画留下来,他在画上写着“赝品教学用”,就为给自己买个教训。1993年后,任进强陆陆续续大约买了有86.4万元的赝品。“这也让我下大决心,好好研究书画的鉴定。”任进强说。

  贴士:喜欢收藏的人,都有一种占有欲,势在必得的心理,一件东西我喜欢上了我就得拥有,而别人就不能再有了。如果眼力不够,很可能被一瞬间的感觉迷惑了。按照江湖规矩,双方买卖时可以协商,是“买定离手、出门不退”,还是约定买后七天或一个月内可以退货。

  鉴定:

  需要艺术良心

  “4万元买的假画,可以花8万卖出去,只需要一张专家开出的证书”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等5位专家都能把赝品鉴定成真品,有报道说是因为鉴定过程草草,融入了经济利益的原因。

  收藏品的鉴定,行业内部的混乱也是存在的,任进强向记者讲了自己所见的事情。

  有一回,从丹东来了一个朋友,他花了4万买了一幅吴湖帆的画。

  那是2002年的时候,按价值画已经值十万了,而这个朋友花4万购得,显然占了点便宜。当时任进强一看便知是赝品。

  2005年春节前后,这个人又来找任进强,说已经8万把那画卖出去了,但还需要一张由任进强开出的证书,为了这个证书可以给任进强3000~10000元的鉴定费,“收了这3000元,把假的鉴定成真的,那我就连3000元也不值了。”任进强说。

  还有一次,任进强为吉林省某市中级法院做法律鉴定评估,事情的缘由是某局租一户人家的房子,结果淹了人家家传的书画,此书画不但是民国初年名画,而且上边有祖先的名字,房主人觉得愧对祖上,一上火眼睛都哭瞎了。

  因为双方认识,所以都表示多少钱都可以赔。但是法律得尊重事实,究竟值多少钱,需要有一个权威的鉴定。

  于是,任进强和另外两位专家接手,双方托人找他,希望评估到80万以上,但是3位专家还是根据当年的拍卖情况认为只能评估到45~48万。

  贴士:虽然高评可以拿到高的评估费,但是评估这行要有艺术良心,要讲真话,评估价高不能超过上限,低不能低过下限。

  造假:

  专家得向造假者学习

  “瓷瓶造假可以让同位素碳十四都测不出”

  收藏家马未都说,过去作伪是“老乡对专家”,东西出来破绽很多,现在是“专家对专家”,你能看出毛病的地方,人家全给抹掉了,行内称之为“反鉴定”。

  以瓷瓶的造假为例,那同位素碳十四都测不出的赝品,是怎么来的呢?

  “古瓷器坏了就不值钱了,他们花十元八元把破的旧瓷器收回来,把上边的釉刮下,拍照片留底,用泥把洞补上,然后烧好之后做旧,最后按照原样再把釉和彩刷上,再做旧,这样下来的瓷瓶就跟那个年代的一样,因为用同位素测不能测中间,所以是无法看出造假的。”任进强说,后来造假者告诉我,惟一可判断的方式是接触,后补的地方手感上感觉不平,敲击的声音会不那么清脆。

  书画造假则临摹较多,这个古代便有了。任进强的儿子自小临摹唐伯虎,画得非常像。有一回他给北京的朋友带礼物,用儿子临摹用完的宣纸包裹酒瓶。北京的朋友是开画廊的,当时把外包装撕下之后就把纸扔在桌子上,赶巧被一个人看见,这人说临摹得太像了,问能不能在指定的老宣纸上题字落款,一个100元,先付一万。这事当然被任进强拒绝了,书画造假的猖獗可见一斑。

  贴士:“有时候,我得拜一些貌不惊人的南方小孩为师,赶上他要回家买不到火车票的时候我帮一把,处好了人家才告诉你,那假在哪里,这别人可不知道,因为是他做的,所以只有造假者才知道怎么回事。”任进强说。

  收藏是一种机遇,常常有阴错阳差的缘分

  收藏是一种乐趣,可以陶冶情操,但也常常有阴差阳错,有时候因为一件赝品,也有几乎送了命的。

  上世纪90年代,任进强的一个朋友收古木家具。他知道承德附近有一些告老还乡的旧官员,就在一个相对偏僻的山村,一进院子看见破旧的黄花梨木桌子,一个桌腿已经折了。他在这家买了两个盘子,临走时跟这家的大爷说,要不干脆把这个桌子也给我吧,可以拿到县里去当劈柴生炉子。老大爷说那得多给我点钱,怎么也得100块钱。这人一听心里高兴,觉得占了大便宜,一高兴跟大爷约好:我再给您100块,你帮我拾掇干净了,我第二天来取。

  第二天当他带着车和小工来拉桌子时,一进院子发现桌子没了,大爷指着院角落的一个麻丝袋子说,我都帮你劈好了。里边是一摞整齐的劈柴,用稻草系着。这个人坐地上就哭,边哭边说,这桌子至少值100万。

  讲完这个故事,任进强哈哈大笑,强调说这可不是笑话,而是真实事件。还有一回,一个老人家拿着一把摔坏的紫砂壶来鉴定,结果不但是真的,而且价值不菲。一问摔坏的原因,老人的老伴说:“他结婚三四十年了,从来不摸我手一下,天天摸着壶,我一气之下就给摔了,哪里知道这么值钱啊。”

  贴士:江湖规矩,收藏双方都要有诚实的心,可以捡漏,但太不实在也吃亏;另外,珍贵的东西一般要跟家人朋友说清楚,以便保存。至于有时候,真的花了大笔银子还买了赝品,或者阴错阳差地错过了,失去了也就失去了,放宽心,千万不能太计较反而伤了身体,有人因为收了赝品而一病不起,甚至差点丧命,都不是正确的收藏观。

  收藏比什么投资都赚钱,但想悟进去也难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但现在文物市场真的越来越难找,假的到处泛滥,收藏还能投资吗?

  2000年,任进强得了一套齐白石的册页,当时花了10万。这本该是十张连在一起的,但是因为时间太久了,册页已经散了,成了一个册子中夹了十幅见方33厘米的小画。后来陆续有朋友见了说要匀一幅走,任进强耐不住别人求,到2003年前后就把这十张分别匀给了别人,最高一张卖到了4万,三年下来也赚了不到20万。当时任进强的感觉挺好,“没想到2003年,拍卖行卖了一幅类似的齐白石十册页,成交价到了120万。而2006年,同样的东西已经过千万,要是到现在估计就更加价格不菲。”

  “什么投资能比收藏赚钱啊,而且收藏这门爱好,是个高雅的投资,精神和经济双丰收,还有暴利的回报,当然是让人们趋之若鹜。但是初学者也切忌急于求成,贪小便宜,否则苦不堪言啊。”任进强说。

  贴士:

  古玩作品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作品数量有限,如果每个人拿到了都压箱底珍藏,不进入市场,这个市场就没法盘活,所以江湖规矩是,一个东西玩够了,就得给别人匀一匀。随着资本转入收藏市场,社会需求量更大,一个新手要能好好研究,至少需要五年才能渐渐入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