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所现象值得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1日 14:36 大江南收藏
“文交所”是“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统称。“文交所”从事的创新业务主要是文化艺术品的“份额化”,即以对文化艺术品实物严格的鉴定、评估、托管和保险等程序为前提,发行并上市交易拆分化的、非实物的艺术品份额合约。在交易所上市的文化艺术品包括书画类、雕塑类、瓷器类、工艺类等国家管理部门允许并批准市场流通的文化艺术品。文化艺术品份额合约挂牌交易后,投资人通过持有份额合约分享文化艺术品价值变化带来的收益。
目前,国内的“文交所”已有数十家,主要有上海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深圳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成都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沈阳文化知识产权交易所、郑州文化产权交易所、厦门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山东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潍坊文化产权交易所等。
据媒体报道,现在已有20多个省、市准备兴建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在筹备之中,预计年内挂牌。本轮的“文交所”发展势头中,已经显现出“一省一所”的“春秋战国”局面。
但是,机制的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监管主体不明等都是中国“文交所”的掣肘所在。虽然“文交所”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沉寂许久的文化艺术品市场,人们理应怀着宽容的心态去善待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但这并不代表不能对尚未成熟的模式进行反思。
2011年1月,天津文交所发售了第一批艺术品份额产品——津派画家白庚延的两幅作品《黄河咆哮》、《燕塞秋》。经有关专家评估,《黄河咆哮》和《燕塞秋》分别价值600万元和500万元,被拆分为600万和500万份额,发售价1元/份,最小申购金额为人民币1000元,采用T+0的标准化交易模式。从1月26日至3月17日,经过投资者爆炒,累计涨幅已经高达1700%。1月26日,这两只份额产品均以1.20元开盘,3月24日,《燕塞秋》盘中最高18.50元/份,《黄河咆哮》盘中最高18.70元/份。
为了控制价格暴涨的局面,天津文交所屡次修改规则,导致天津文交所交易品种在暴涨、暴跌和交投死寂之间跌宕起伏,饱受舆论质疑,终酿苦果,130万进场剩22元的投资者诉讼天津文交所的交易规则。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现在国内文交所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这个市场非常分散,而且缺乏统一的设立标准和监管主体,都是各地方交易所各自为政,主要由当地金融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并实施监管。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李小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艺术品交易只是文化产权交易中一个很小的部分,产权交易的范围要比艺术品交易大得多。而目前国内在文化产权交易证券化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在政策法律、市场交易、信用担保等方面仍存风险,需要规范。
宋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