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市场买卖多收藏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8日 07:27 金羊网-新快报 微博

  林明杰

  曾任中国新闻社记者,现为新民晚报主任记者、上海文学院特聘文艺理论研究员,长期从事艺术报道和评论。

  刚才看到沪上一家画廊的女当家李亚俐的微博,她说:我在苏富比(微博)期间,90%的赵无极作品来自欧美,而且都是20年、30年、40年的历史旧藏。台湾人对赵无极太熟悉,好作品在哪位藏家手上彼此都不是秘密。也爱尊严,因为出卖经典作品是非常失面子的事。所以愿意卖出大作的人其实非常有限。否则现在市场这么旺,为何大陆大拍卖行在台湾征集不到赵无极作品呢?

  这段话让我很感慨。看看我们这里,藏品能在家里放个两年、三年、四年,然后再抛到市场上兑现的,已经算是对艺术有感情的收藏家了。有的人恨不得与艺术品只是“一夜情”,第二天就“抛”之夭夭。更有甚者,连“一夜情”都懒得发生,从拍卖会上拍得艺术品,根本就不拿回家,“寄托”在拍卖行,等下一场拍卖,或者找到接盘者,直接给他发过去。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容量巨大。我看不。因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没有“家”。没有人愿意给艺术品安个家。尽管他们已经非常有钱,但他们还要急于从艺术品上赚取更多的钱。

  从美国回来的画家石墨给我讲了个故事:有个老华侨一辈子攒了钱就买房产,置业无数,而自己一直住在陋室里。问他为何不搬到好一点的房子去住,他不舍得,不舍得租出去可以收到的房租。他死后给独子留下了大量房产,儿子还埋怨道:办遗产税都办不起!

  我们这里很多身家千万、亿万的“收藏家”,很像这个可爱的老华侨。他已经忘了自己完全有能力可以供养艺术,享受艺术。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子孙永宝”的艺术品。好的收藏家在他的晚年往往会给陪伴自己大半生的珍爱藏品找“下家”,譬如通过有信誉的拍卖行找到爱它们并有能力继续照顾它们的人。也有人捐赠给社会,让大众分享艺术的美好。如今艺术品基金兴起,但也不是艺术品的家,实质上是“买卖家”。 (摘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