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历史的意义:访李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9日 21:27 新浪收藏 微博

  文/韩凤石

  【什么是历史?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凝固的记忆,也是对当下的把握。历史学家可能强调对过去的政治事实记录的研究;考古学家则重视出土文献及器物的考究;哲学家则侧重形而上的追问。那么,艺术家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历史?艺术介入历史的意义何在?让我们一同在李如的专访中找出答案。】

  写实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韩凤石(以下称韩):您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艺术天赋的?

  李如(以下称李):画画是很偶然的一件事。我小时候正处文化大革命时期,大街上到处是刘少奇的漫画,小孩子搞恶作剧,当时在同住四合院的邻居门上画了一个大鼻子的刘少奇,邻居知道后很生气,就找到我父母告状,我父母认为我这个小孩不可能画出这样的画的,后来经确认的确是我画的。也是通过这件事,家里人发现了我有绘画的天赋,开始有意培养我,直到今天我成为了一个艺术家。

  韩:后来,您上了大学,之后又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课程,听说在学习的阶段您也是对抽象绘画做过尝试?

  李:是的,八十年代的艺术教育基本上是以写实为主,在后来的创作中觉得仅仅写实远远不够用了,后来到中央美院深造,将近半年的时间是在跟一位德国老师学习抽象画。

  韩:也就是说写实和抽象两种技法您都进行了尝试,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写实这种表现形式呢?

  李:我觉得写实的手段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读懂抽象绘画需要相应的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的,我们过去的教育在这方面没有给读者予更多的机会,所以我还是坚持以写实方式进行创作。用观众易于接受的手法表达抽象而深刻的问题,我想这更符合我们的国情。

  表现历史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韩:那么,您早期作品和现在作品风格上有什么样的转变呢?

  李:我把自己的作品分为两个时期,早期作品在想法上很不成熟,一些作品是为工作所做的功课,还有点教条的影子。尽管被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我更喜欢自己2000年以后的作品,在历史画的当代性方面有更多的思考,在画中能感受到一些当代意识。我虽然在画历史题材的画,但我不希望我的作品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希望给观众更多提问和想象的空间,这是与过去的最大不同。

  韩:我对《马克思和马克思的约会》这件作品很感兴趣,一位身穿中山装、另一位身着西服,这件作品要表明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呢?

  李:关注马克思主义,既是关注历史,也是关注现实。对于我们来说,马克思是近百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关注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各个层面的影响是其主题。当然了,我还是不想过多解释这个作品,让观众去品评吧,观众的观点也是我要表达的内容之一。

  韩:您的部分风景题材绘画,饱含怎样的情绪?

  李:我在创作的时候没有考虑人物画还是风景画,在研究历史资料的时候,会对某些东西有特殊的直观感受,那些风景画是平时画的小品,比如说我画的《外滩细雨》,它是上世纪末上海滩的景象,我把它画得阴雨绵绵,充满神秘气氛,和今天的上海滩有鲜明的对比,我对这种历史跨度造成的感觉很有趣。 

  韩:一万多年前西班牙阿尔塔米拉的岩画向世人宣告绘画是最古老和传统的一门艺术之一,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技法已达登峰造极之高度。具体介绍一下您在绘画中运用了一些特殊方法,这是否意味您在绘画语言上进行的新探索?

  李:是的,这是艺术技法上的思考,历史题材绘画除了思维要跟上时代,表现技法我认为也要与时俱进,要用符合时代的方式来表达主题。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希望能找到自己的言语。

  韩:作品中铜锈样斑驳痕迹的处理,有怎样的寓意?

  李:主要是考虑到作品的视觉效果,这种斑驳的痕迹会增加绘画的时间感和历史感。这种斑驳的处理手段,不是刻意做的,要看作品的主题。

  以艺术的方式看待历史

  韩:有许多艺术史家反对简单的将艺术或者艺术史看做是社会历史的附庸物,您创作了有许许多多反应历史题材的作品,那么,在您看来艺术与历史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李: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我作为一个艺术家其实也是反对单纯的把艺术作为历史的附庸物这样的观点,我们的历史画不应该画成教科书插图。从画家本身来说,应该有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独到的认知。历史学有专门的历史学家去解决历史的问题,而艺术家应该以艺术家的角度来看待历史。

  韩:也就是说,艺术家不是单纯的以客观的方式客观再现历史,应该有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在其中。

  李:是的。因为艺术家和历史学家关注的问题不一样。艺术家更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从艺术家角度来说,我们要完成的不是历史学家的任务,而是应该以艺术的方式看待历史。

  韩:这些历史题材的作品,您是参照历史资文献等资料进行重组和再现,还是加入了您个人对历史的想象?

  李:创作历史画,是以历史资料和文献为基础的,像这幅小品画《寂寞清宫》,当时是从一些宫廷照片中看到了一张溥仪骑在奴仆身上玩耍的照片,作为一国之君这种无聊而无奈的状态,可以映射出当时国家的落寞。看看现在宏伟的故宫,想想那个无聊的皇帝,作为一个画家所感悟到的东西也许是不一样的。

  韩:看来您的作品中有“以史为鉴“的意味。

  李: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我们看看过去,再来关照现时,会有所感悟的。

  韩:一个民族的历史决定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构成乃至思想言行,您的作品饱有人文关怀,从唤起历史文化意识角度来讲,具有着怎样的意义?

  李:是的,我一直认为,历史文化对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历史文化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每一个时代对文化的认知和价值观念也是不一样的,但历史绘画也应有时代的特点,我的作品也关注传统道德,也关注人性、环境等问题等。

  韩:作为历史艺术家,您的使命是什么?李:关于历史,政府和历史学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艺术家,我希望我的作品不是解释历史,不是给出答案,而是以当代方式提出问题,包括历史文化问题。历史只是一种载体,艺术家其实是借历史来表达观念而已。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