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彦国:靳尚谊《向维米尔致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1日 17:14 新浪收藏 微博

  夏彦国

  “靳尚谊《向维米尔致意》”于6月11日下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靳尚谊先生带领学生游历荷兰艺术家维米尔家乡戴尔夫特时候构思所作,主要展出了三幅作品,临摹维米尔的画作:《惊恐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新戴尔夫特风景》和《戴尔夫特老街》。本次展览是个小型的个人展览,引起了艺术界很多的关注。一是因为靳先生的地位和影响力,二是因为本次展览触及到了一些学术问题,比如技法和观念,古典和当代,西方和东方,传统和当代等。正当学术界热议“重新审视传统”之际,靳先生的展览无疑给当下对传统的回视提供了可供讨论的话题。靳先生似乎迎合了最近的学术讨论,展览的学术主持潘公凯先生也就此展览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说起,提出了“后古典”这个词。但在我看来这次展览的意义并没有像展览文本中所说的那么重大,这次展览只是靳尚谊通过对传统和古典的一次回视,对艺术创作中的自由、独立精神的一次抒情,也是长久以来生活在国家政治和集体意识下的一次真实释放。这个展览,可以说,是靳先生艺术追求中对个人价值的一次真实表述。这犹让我想到吴冠中先生当年对画院和美协的抨击,靳先生如今已年仅八十,从对艺术技法的热爱转入到了艺术观念的表达,此次展览即是重要的转折点。

  本次展览的展览布置很有意思,值得很多策展人去学习。除展示三件临摹作品外,还有 “在中国看维米尔”、“解读维米尔致意”、“靳尚谊临摹作品欣赏”、“新思维的开始”四个部分。整个展览空间的氛围让人不得不安静的去欣赏、思考本次展览的目的和价值。相比之前靳先生一直强调技法,此次临摹这三张画并不是要研究技法。“那是另一回事”,他说。“我想表达一种观念,具体来讲,就是我对当代社会的困惑。我不太能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特别是中国。”“因为我经历了那些变化的时代”,他说,“这就是为什么我感到困惑。我认为很多年轻人也适应不了这个世界。年轻人有很多精神问题—―中国的精神问题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多—―因为变化太快了,你适应不了,矛盾很尖锐。这个角度让我和其他人不一样。”他说。靳承认,在他做的改动里,他想给她一种惶恐的表情,女孩就是他的替身,带着一丝恐惧看着这个世界。

  在这次展览中,不难发现,靳先生跟以往创作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对画作中人物对象的描述。过去靳先生更多采用一种逃离、沉默的文人方式,用娴熟的技法去刻画人物的美。而这一次,靳先生开始借画中人物来表达一个人对所生活时代的感受,画中人物不再是内视,开始向外诉说,绘画技法真正成了艺术家的一种语言工具。

  此次展览的主要作品《惊恐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被PS成了各种有趣的图像,网友把少女的面部置换成了各种动漫人物的形象,后来又有网友把靳先生、谭平先生、徐冰先生等的脸换到了作品图像中。这是一种轻松的、沉默的调侃,借着微博转发而不评论的功能,圈内网友疯狂转起来。我想大家并没有多少讽刺之意,更多是对此次展览的意义的质疑。跟很多圈内朋友聊起此次展览和事件,大家多觉得这次展览值得一看,对靳先生的思考多比较敬重。

  这次展览的意义被人为的放大了。这次展览本来就是靳先生作为一个个体艺术家对自身创作的近期思考的展示。靳先生把维米尔的少女给升级了,创作性的山寨了,网友沿着靳先生的逻辑把维米尔的作品做了更多的山寨和升级,只不过大家比较幽默,而靳先生对创作的思考过于严肃。我个人觉得,这是因为,靳先生的创作思考相对当代艺术史发展来说不是新的思考。但对于靳先生来说,不仅是新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觉得,对于这次展览的讨论至少要从两个角度来说,一是这次展览对靳先生的个人创作史意义重大,这是靳先生对政治、历史、个人价值等的真实、个人化表述;而对于由此次展览所涉及的对中国艺术的现代性转向、传统回视、古为今用等问题,靳先生并没有给出什么新的答案,相反,把靳先生个人思考的放大跟靳先生所传达的强调个人表述也是相悖的。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