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彦国:议当代艺术家的生存状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1日 17:28 新浪收藏 微博

  夏彦国

  高兴受中德文化网之邀来谈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生存状态”这个话题。不过,“生存状态”这个东西很模糊、很庞大,尤其是谈整个中国艺术家的生存状态,短短一个小文肯定说不清楚。倘若有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来说可能更容易些。

  我想如想讨论整个中国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可以概括的从两个点来谈。一,政府对待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态度,这是艺术家赖以生存的政治环境;艺术家对待现状的态度,包括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现状、问题,这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要面对的问题。当然,讨论任何问题都是复杂的、多元的,我所能回答和所能谈的艺术群体也只能是我关注的那部分有问题意识的当代艺术家状况。

  中国政府对待当代艺术一直是比较谨慎的,直到艺术市场好起来以及当代艺术渐渐有了一定的受众以后,艺术成了资本和时尚的代名词,艺术开始受到重视。当然,这么说好像政府是被迫去认知当代艺术的。换个角度,从政府的角度也可以这么说,他们重视艺术是因为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艺术产业化将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点。比如去年的艺术区拆迁事件,费家村、索家村、正阳等艺术区被强制拆迁,除了798艺术区外,其他现存的艺术区都随时有被拆掉的可能性。798不会被拆掉,我想一是它的知名度,二是因为它已经被开分成了旅游区,三,这可以带来产业化效益。在这种拆迁过程中,艺术家这个群体跟其他弱势群体没有什么区别,艺术家的感受是被忽略的。以前艺术家在整个社会的眼中是盲流,是无业游民,滋事者,现在依然是,只不过现在的艺术品可以卖高价可以有金钱交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当代艺术逐渐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并不是有什么文化历史发展逻辑的,原因仅仅是它符合了资本发展的逻辑和国家发展主义逻辑的。从90年代初圆明园艺术家拆迁到现在798周边艺术区的拆迁表明,政府对艺术家这个群体的态度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

  从政府对艺术品审查的现实行动上也可以瞥见艺术的边缘地位。前不久我遇到两件事,一是,我参与策划韩国的昌原亚洲艺术节做中方策展人,受邀的参展艺术家陈文令作品之一因为色情、暴力、宗教等有丑化国家形象的借口审查不过,不让出关。我把这个消息发到微博上,几个小时网民转发上万次。后来展览现场我们只能展出原作品等大的照片复制品。每想起此事,让人无奈,为何我们的官员如此的敏感。明明那个作品是讽刺韩国整容业的,可是我们的艺术品审查官员却对此浮想联翩,跟其他中国现实联系在一起。更何况这个作品以前曾经去国外展出过几次,是艺术家为了韩国光州双年展而做,批评现在过度的物质主义消费的。而某些政府官员主动占座,无奈之余有些可笑。从这件小事,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艺术品的审查是非常谨慎和警惕的。另外,还有我四月底从韩国回来后策划的另一个展览,艺术家小组“日光之下”的展览,开幕第二天,画有安迪沃霍尔在天安门前裸体的作品被禁展了。其他作品中的人物也多是裸体,可以展,而带有天安门的不能展,也就是说审查人员不管你画的是什么,有天安门这个东西就是不行的。这真是让人不能理解。如果作品有丑化和侮辱国家政治形象,政府或许可以找某种借口给“枪毙”掉,但这些作品可以说确定是被冤枉的。

  不能不承认现在的政治环境相对三十年前好多了。但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和作品展示自由还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怕的不是限制,怕的是这限制的理由莫名其妙。这其实可以说明,政府对待艺术和艺术家的态度是过度敏感的。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中国艺术家普遍有一种不安全感。艺术家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群体,是先锋文化的一个代表。可是他们被迫居无定所,他们的创作被迫没有自由。艺术跟文学等其他文化类型一样都有反思和批判现实的传统。经济,政治,文化本身等都可以作为艺术所要反思和批判的对象,政府不能随意屏蔽掉艺术表达的任何一种可能性。更何况现在的艺术家相对温和了很多,基本上也没有采取过激的行动,只是提提建议,这样都要被禁止。这样艺术家势必会不舒服,尤其是现在的年轻艺术家,本来以为意识形态的压力没有了,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可以说,是政府的敏感,让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感到生活和工作的不安全感。虽然由于艺术市场的原因,现在的艺术家生活相比十年前好了很多,而这并不能改变什么根本问题。艺术家在社会中,依然是没有位置感的,有的只是代表资本和时尚那部分。当代艺术在中国依然是“失业”状态。

  反观艺术界内部,由于受到艺术市场和时尚媒体的追捧,艺术家群体贫富差距非常大。艺术圈俨然成了名利场,名和利牵动了很多艺术家的心思。所以,很多往日思想先锋前卫的艺术家已经成了物质的追随者,艺术“成功学”也受到一些青年艺术家的喜欢。追物质不是错,错的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艺术家被自己一直所警惕的东西俘获了,这种瓦解是根本性的,是值得更加再次警惕的。

  还好,中国大部分青年艺术家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不仅在艺术创作上也在生存方式上,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中国当代艺术才发展短短三十年,处于初期阶段,对于以后的发展,我个人是比较期待的。

  生存状态,好坏自知,对于艺术家来说,物质和精神的富足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创作好的作品和精神价值。或许,现在的这种“不安全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它也将滋生很多好的作品。

  还有一事值得一提,就是中德合作的“启蒙艺术展”,从形式上,说明中方重视艺术和德方重视中国的未来前景,但这都是次要的。我更想知道这个展览给中国老百姓留下什么思考,对中国的文化发展有多少推动作用。在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现在,展出启蒙时期的作品,还是略显保守。难道这跟中国官方重视传统文化又步调一致了?不管如何,这个展览的作品本身不重要的,我觉得重要的在这个时期展出那个时期的作品到底有多少意义,以及对中德两国有什么文化上的影响。

  关于中国艺术家的生存现状可以说上几天几夜。此文只是散述。问题总是存在,能说出问题也是一种自由,作为艺术批评的实践者,我希望自己能发现更多的问题也能自由说出来。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