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彦国:需要怎样的展览研讨会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9日 14:40 新浪收藏 微博

  文/李超(采访/整理)

  艺术圈的研讨会,大家都在讲故事

  其实我不太会参加研讨会,很容易紧张,可能是高考时候落下的病根,短时间说“正确的”话很难。有时候一些老先生也告诉我说“你太严肃了,别老在那儿绷着,该世俗的时候要世俗”。之前研讨会参加得很少,最近参加了几个,我总结出来,大家基本上都在讲故事。

  有这样一种研讨会,批评家刚见到艺术家,就开始对着作品放空炮,其实有时候批评家说的东西他自己也不相信,艺术家更不相信。有的批评家可能来之前私下做了一些工作,查了一些资料,但是这个也是不够的。还有一些“老江湖”说的跟作品完全不着边,他们不愿意谈作品本身,而更愿意从一个大的历史轮廓里谈非常高深的学术顺带跟艺术家挂一下钩。而艺术家则可以把研讨会的内容登在媒体上,于是就可以对外宣称有多少个批评家出席了他的研讨会,多少人对他的作品感兴趣。

  展览研讨会重在交流、沟通

  举行展览研讨会的目的,最浅显的就是互相认识,交朋友,第二是交流,第三就是要加深批评家、策展人对艺术家作品的理解。我觉得研讨会应该尽可能做的像座谈会,大家坐在一起交换一下自己的看法,多跟艺术家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之后批评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艺术家的作品,了解艺术家个人,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然后再去决定要不要持续关注这个艺术家,而不是说研讨会上发点儿言,拿点儿车马费就走人,这个没有什么意义的。

  对于艺术家来说,研讨会的目的不是让批评家更喜欢他的作品,而是要勾起批评家的欲望,让他们在以后更想了解这个艺术家的作品,这样才有未来合作的基础。而对于批评家尤其是青年人来讲,年轻的时候可能都有自己的一些追求、理想主义,但他们有时候今天还很理想,明天就变得很世俗,到那个时候就算有点知名度,大家也不会把你当回事。对我自己来说,专心做自己的展览,每个展览都要有一个主题,这是我一直对自己的一个要求,并且还要考虑如何跟艺术家进行沟通,以及走访艺术家工作室,如何进行展览的整体策划。

  一定要有人说“坏话”

  很难说展览研讨会一定要有什么意义,或者目的性很强地给艺术家提出多少东西,艺术家的创作其实还是自己的事情。说白一点,批评家跟别的观众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他们对艺术史的知识或者对当代艺术现象的整体状况了解得比较多一些,可能他们能从一些方面深入的谈自己的观点,但是艺术家听不听这些观点是艺术家自己的事情。但凡做得比较好的艺术家还是在坚持做自己的事情,批评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来说只是属于外界的建议性的干预。

  但是我还是希望展览研讨会一定要有人说点不好的话,说点批判性的建议。

  其实批评家也是弱势群体

  搞评论的人,如果只是想活着,写点“软文”也可以生活。现在不是很多人靠写“软文”活着吗?如果想把批评做好,就应该考虑如何站在一个高度去分析与总结。这个高度的前提是要认识更多的艺术家,并通过跟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生活创作上有什么问题,只有真正了解这些东西的时候,批评家才能高屋建瓴地思考当代艺术的现状是什么。如果单纯地想得到点名利,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拿钱砸媒体,或者天天做各种展览来增加自己的曝光度,人模狗样的发表一些高谈阔论,讲点儿貌似很学术的、很理想的东西,但是这些不是一个批评家本质的东西,长久不了。

  有一些批评家每个月要给自己限定写一两篇文章,有可能是媒体约稿,也有的是跟随时下的热门话题写点东西。如果把写作当做任务来做,这时候会写的非常生硬或者是根本没有把事情思考明白,写多了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文章本身写的不好,批评家谈何影响?其实批评家也是弱势群体,有的批评家偶尔写点儿风马牛不相及的批评文章,写的很高很宏观,也策一些小的展览赚点儿钱,或者说写几篇“软文”赚钱,但目前批评对艺术的影响整体上比较示弱的,因为批评界几乎处于失语状态。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