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主要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20日 16:11 新浪收藏 微博

  刘礼宾

  2008年,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研究和批评活动仍然保持活跃态势。

  首先,全年举办了多场专业论坛、学术会议,以及展览配套的研讨会。探讨的范畴涵盖艺术市场、艺术史评价、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机构运作等诸多方面;与会者身份多元化、国际化;讨论的问题相比前两年,也逐渐从泛泛而谈转向深入研究。年底的第二届批评家年会及文集集中了重要的批评力量,对一年整体状况做了一次回顾。

  其次,理论、批评文章发表渠道更多。除了专业的艺术类媒体,《新京报(微博)》、《南方周末(微博)》、《三联时代周刊》等大众媒体也纷纷出现以专题或专栏形式对当代艺术进行探讨,只是多数发表在大众媒体上的文章新闻性较强,学术性较弱。而美术批评读物《批评家》在2008年的创刊,试图为专业批评家提供一块严肃的学术阵地。该刊没有新闻报道和艺术家介绍栏目,专事偏重学术性的艺术批评。此外,网络以发表自由、无限量、编辑限制少、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优势,受到部分批评家的青睐,这一年首发于网络的批评文章数量增多。

  第三,青年批评家的力量增大。通过发表文章数量的统计,2008年有不少新增的面孔,而一些几年前就崭露头角的青年批评家和理论家,其文章的质量和数量也都有所上升。“中国新锐批评家论坛”等活动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空间。

  基于2008年艺术理论界总体繁荣的情形,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中国现代艺术档案”较为广泛地收集一年中发表于各个刊物、文集、网站的理论文章,对一万多种各类文章通读之后,选取其中有关当代艺术的部分进行大致的分类(参见附录《2008理论问题文章分类目录》)。分类工作的原则并非根据问题的整体逻辑进行严密的系统性编排,而是对现有文本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归纳性总结,并尽可能有条理地呈现,以便读者对全局有整体性的把握。所有这些问题的讨论,都会通过进一步批判性阅读,按各个主题分别详细综述,发表于《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08卷(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何香凝美术馆OCAT当代艺术中心、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合编,广西师大出版社(微博)出版发行)。

  通过归类统计,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主要探讨了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概念的界定和使用。

  “当代”、“当代艺术”、“现代性”、“后现代”……一系列关于概念的讨论在2008年的理论文章和批评活动中依旧延续前些年的状况而频频出现。概念的厘清是当代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将关键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辨析清楚,才可能建立学术上的有效的讨论和对话。另外,对于这些名词意指范畴的重新界定和延伸使用,已不仅是单纯地从文字上解释概念,而是借此建立作者自己的话语体系,体现使用者的艺术观念和态度,并用此对艺术现象进行评判。

  2008年伊始,《艺术地图》杂志和北大“中国现代艺术档案”联合举办主题为“当代艺术三十年与艺术史评价”的研讨会,就“当代艺术”概念的使用与定义、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评价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纪要刊发)。年末,今日美术馆主办的张国龙艺术展之后的研讨会上,对于“当代艺术”概念在中西方语境中如何界定的问题也被提出讨论(纪要尚未刊发)。一年中首尾两次会议都涉及对概念的集中研究,并非偶然。另外,顾丞峰的《警惕:无边的现代性》、邹跃进的《什么是当代艺术?》、李森的《论当代性与当代艺术的信条》、郑工的《新时期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论述》等文章都是针对这一命题的专门研究。

  第二,有关当代艺术类型的研究。

  所谓“类型”的研究,是对当代艺术自身的艺术现象加以分类,按类归结,并探讨其成因、影响和价值等问题,是艺术类型学的研究。目前对当代艺术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四种方法。

  一是按艺术观念和创作态度归类,除了“媚俗”、“政治波普”等前些年就被高度关注的问题仍在继续讨论之外(如杜曦云的《对“批判媚俗”的批判》、杨小彦的《中国前卫艺术中的红色记忆幽灵》等),08年还有一些新的提法出现,如“后社会主义”(鲁虹《“后社会主义”与“后毛泽东时代”》)、“后传统”(付晓冬《柳暗花明——当代艺术中的后传统现象》)、“公寓艺术”(高名潞《什么是“公寓艺术”?》)等。

  二是按当代艺术的表现对象归类,“虚拟现实”(如虚城计的展览陈述和彭德《链接虚幻——关于“虚城计”(2008上海双年展主题)的思考》)、都市景象(如孙振华《生态文明与城市艺术》)等都是常常被谈到的问题,也包括一些将具体形象作为个案的研究,如盛葳的《当代艺术中的长城形象》。

  三是按创作“形式”归类,最集中的还是对所谓“图像时代”产生的艺术形象的批评,相关的概念有“图像转向”、“图像艺术”、“新绘画”、“动漫”等。如邹跃进《关于“图像转向”的思考》、皮道坚《什么令图像时代的绘画成为绘画?》、何桂彦《“图像转向”与“图像式绘画”的策略》、漆澜/徐可《超越图像的中国新绘画》等。

  四是按当代艺术的技术和门类归类,主要是对新媒介、新材料创作进行价值评价和意义的反思,如段君《网络艺术研究》、杭春晓《流行的“空洞”:当图像被技术化之后》、卢缓《走出蜜月的技术与艺术——中国新媒体艺术的现状和展望》等。

  当代艺术形式类型研究的一个分支,“抽象艺术”的讨论,继2006、2007年之后,仍是理论热门问题。譬如刘礼宾的《中国抽象绘画的阐释》、李旭的《关于当代中国抽象的若干问题》、何桂彦的《“后抽象”:抽象艺术的一种新的可能性》、王小箭的《抽象艺术:从西方到中国》等多篇文章对“抽象”进行概念的溯源、意义的论证、范畴的扩展、问题的批判,加之几个“抽象艺术”展览相应的主题研讨会成果,可以说2008年批评界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有增无减。

  有关“公共艺术”的研究是基于艺术创作的“公共性”观念、创作态度和展示形式进行的探讨,相关文章一并归入这一主题。如翁剑青的《公共艺术与公共精神》、易英的《公共空间与集体经验》、殷双喜的《公共性与公共艺术》等。

  对艺术创作主体的年龄能否成为划分艺术类型的依据这个问题,一直广为使用,2008年也被反思。如盛葳的《不具备成“代”的条件——有种共同的“80后艺术”吗?》,比利安娜的《重要的不是年龄》。

  第三,传统艺术门类的现代转型问题。

  “现代转型”问题主要研究传统艺术门类内部出现的追寻现代性、当代精神的艺术趋势或变革。按传统艺术门类分类(主要是根据画种分类)本身就已经不是在当代艺术的问题范畴,但是由于中国现代艺术的转型没有完成,传统的美术观念具有广大的基础和力量,所以各传统门类内部在观念、形式等方面现代性探索,构成了中国艺术的时代特色。当下各个传统艺术门类,都具备“现代转型”的实践,理论界对这一现象非常关注,并深入研究转型中的问题。如杭春晓《架上绘画一定走向“消亡”吗?》是对架上艺术现代转型可能性的探讨;雕塑方面,有陈默(微博)的《“雕塑”:意识与劳作形态的当下可能》、孙振华《走向开放的中国雕塑》、何桂彦《对符号化雕塑的批评》等文章,“当代艺术:文化的碉堡还是虚城?——对装置、雕塑创作时下问题的讨论”讨论会对雕塑的问题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交流;建筑方面,有王家浩、周诗岩的《身份认同与波动:辨析中国建筑与当代艺术结合的十年》、程世丹的《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缺什么?》、邵松的《建筑批评的失语及建筑师角色的缺位》等;摄影方面,有付晓东(微博)《失眠——关于摄影的当代艺术实验》、孙宇龙《当代摄影:是工具还是语言?》等;版画方面有陈志昕的《版画的当代性品质》等;设计方面,有宋子扬的《借鉴与超越——论抽象艺术对我国新时期平面设计的影响》、陈剑的《不应缺席的设计理论研究》等。

  相比而言,“水墨”是现代转型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在这一主题下,经常探讨的方面有:传统水墨的探索(如靳卫红《水墨文化特性及其当代表述的问题》等)、“实验水墨”的定义和评价(如李小山《我对“实验水墨”的看法》、易英《实验水墨的图式》等),以及现代书法(如吴味《在“汉字”中迷失:艺术家和批评家》等)。这也是一个多年前就受到关注,并一直延续到2008年的理论热点。

  第四,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环境中的境遇和对策。

  该主题包含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内艺术人士、机构组织、展览活动、市场运作等各个层面在国际环境下的处境和定位;国际语境下判断及衡量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中国当代艺术应对国际化局面的对策;中西方在当代艺术理念上的差异等等问题的探讨。在这个主题下,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当属“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国际化”、“多元化”、“民族主义”等,特别是2008年广州三年展的主题定为“与后殖民说再见”,并举行了多场流动论坛和研讨会,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朱其的《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之路:后殖民生产与本土化》、盛葳的《后殖民艺术批评与民族主义问题》、刘礼宾的《“再见”是一种必需的态度》等,都是有关这一命题的讨论。

  第五,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行业问题和艺术教育问题

  该主题主要探讨了艺术行业内各领域、机构、从业者的作用、意义及相关问题。从行业发展大环境来看,政府为推动文化艺术建设而采取的政策、艺术行业需要遵循的制度,以及为保障制度的实施而制定的相应法律法规,都是促进中国当代艺术行业规范化进程的重要条件。2008年,理论领域对艺术体制和艺术立法方面的研究虽然不很集中,但也或多或少有所涉及,如余丁(微博)《从艺术体制看中国当代艺术的评价系统》一文,提出艺术体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刘晓丹、张岩《从<物权法>的颁布实施,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向》一文,是对艺术与法律关系的探讨。

  艺术教育是与艺术行业相联系一个重要的问题,专业(美术学院的教育、美术专业的教育)与行业需求关系密切。当然艺术教育也包含了行业之外的非专业(大众美育、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分等)艺术教育的研究。且从“当代艺术”教育角度提出对美术学院的质疑,即学院对当代艺术推动的可能性和力量有多大?是否有能力教授当代艺术?是否会在当代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缺失?——这是2008年已经开始展露的问题。杨卫的《艺术教育应该教什么》、邱志杰的《美术学院还有必要吗?》、秦俭的《关于当代艺术的教学境遇的一点思考》、文海红的《前卫艺术在美术学院的教学初探》等,都是对于当代艺术教育的反思。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和《清华美术》特别以“当美术学院遇见798”为题,在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辑部组织了专门的学术讨论会。

  艺术机构职能和作用方面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对美术馆、艺术空间等展示空间;基金会、学术机构等非营利机构;艺术媒体几个方面。基金会、学术机构的研究在2008年比较少,而另外两方面都有大量文章进行论述。对于艺术机构的研究既有宏观性的概谈(如卢缓《从泛化到制衡——析中国艺术机构的职能现状》、滕宇宁《中国当代艺术空间现状概谈》等),也有个案的分析——2008年,官方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微博)、广东美术馆等)、民营美术馆和一些中小型艺术空间都有重要的经营理念和展览策略推出,成为很好的研究对象。美术馆、艺术空间方面的研究集中围绕空间的使用、策展人作用、展览该怎么做等问题展开(如沈其斌《证大现代艺术馆:艺术“介入”公众》、对张子康(微博)的访谈《坡度与高度:发展中的今日美术馆》等)。艺术媒体的研究包含当下艺术媒体结构、纸媒和网络媒体的对比、媒体所应该具备的批评和学术含量等方面,涉及范围广泛,同时理论界广泛呼吁媒体要发挥更大的批评作用。这方面相关的文章有李公明的《发展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媒体——传播策略与价值批判》、王小箭《艺术传媒的商业化与学术质量问题》、李道柳《以美术同盟为例看艺术类网络媒体走向》、段君《艺术媒体的危机》等。

  第六,艺术区/艺术聚落的问题

  艺术区/艺术聚落问题可以看作艺术生态研究的内容,有“大区域”和“小区域”概念之分。大区域一般指地理含义,即从大的地理背景进行区域划分,结合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对一个地区内的艺术现象进行综合评述,如管郁达《云南: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现场和策源地》、董重《“野生”中的贵州艺术生态》、陈侗《从“空间”角度看广东当代艺术生态》等。而小区域概念,是指城市内部的艺术群落、艺术聚集区,如北京的798艺术区、宋庄画家村,上海的莫干山路,深圳的大芬村等。相关的研究有于长江《从圆明园到宋庄:对艺术群落人文处境的多维透视》、张琴《重庆黄桷坪艺术区创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等。为了积累资料,加强调查研究,宋庄和798艺术区分别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建立了机构合作关系。

  第七,艺术流通的问题

  艺术流通的问题首先是市场和资本运作的问题。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带来艺术市场的震荡。理论界开始集中反思资本对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赵力(微博)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盛葳的《从中西之分到资本之争》、王春辰的《当代艺术的实质,不是资本问题》、朱其的《艺术市场结构畸形:解密市场繁荣背后的假象》等文章,都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2008年一年中,“艺术和资本:当代艺术批评、投资和市场”研讨会、“2008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高峰论坛、“全球金融海啸与艺术品市场”论坛、“首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与资本”高峰论坛、“2008长江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论坛”、以及《画廊》杂志组织的“圆桌会议:当艺术遭遇金融危机”电话访谈专题等多次研讨活动,体现出业内人士对艺术资本运作问题的高度关注,和为当代艺术市场寻找出路的迫切愿望。除了对资本和市场的宏观论述,有关拍卖、画廊业经营等市场内部各个环节的研究性文章在08年同样不少,另外,在市场影响下,艺术从业者应该创作或推动什么样的艺术、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立场,也是经常会讨论到的问题。

  艺术流通问题还涉及当代艺术的收藏。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专业的理论文章较少,但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开始出现苗头。08年相关文章如朱其的《艺术市场:价值标准和机构收藏》,此外还有“2008长江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论坛”专门探讨收藏问题。

  第八,艺术批评自身的问题和反思

  有关艺术批评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批评方法的讨论和对批评自身的批评。彭德的《创建图文互动的批评模式》、殷双喜的《艺术批评的写作》、王林《美术批评的基本概念》、朱青生(微博)《批评的际遇与反省》、何桂彦《美术批评需要有自身的方法论》、朱其的《艺术批评和写作——天津美院史论系研究生班的课堂讲学实录系列之一》等都是方法论的研究,可见批评界对这一命题的重视。艺术批评自身的批评在2008年也依然是理论领域重要话题,这一话题的提出既有借此对批评进行反思的情况,又有针对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解析、指责、争论。批评家的责任、批评的态度、批评家在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的坚持、青年批评家等问题都有所涉及,如杭春晓《当代批评现状之反思》、鲁虹与王南溟关于“讼棍批评”的争论、章润娟《市场语境下的艺术批评》、段君《建立新锐批评观的方法和途径》等。除了上面提到的论题,第二届批评家年会上,还出现了对批评领域“语言暴力”的争论。

  第九,艺术史的写作及推进

  在当代艺术前提下谈到的艺术史研究,是指对当代艺术史的研究和在当代如何书写艺术史方法的研究。该主题包含艺术史方法论和具体案例的考据。如李公明的《当代中国艺术史写作的政治叙事与问题意识》、黄继谦的《美术史研究方法浅议》、段泽林《当代艺术史写作主题和方法问题探究》等文章,都是对艺术史写作方法论的探讨。而当代艺术史历史考据的推进主要集中在30年中国美术史的回顾(如邵大箴《活力四射的当代美术:30年中国美术历程回顾》等)和对80年代美术运动的重新研究(如盛葳/章润娟《无名画会考》、张娜《“官方保守派”与“官方开明派”的争论:<美术>杂志中的“伤痕美术”及“乡土写实绘画”》、于佳婕《上海艺术的形式主义历史——“83阶段绘画实验画展”》等)。

  第十,艺术中的性别问题

  艺术中的性别问题长期以来都是理论界关注的主题。这一命题既牵扯到艺术创作层面,又包涵艺术批评,难以在上述条目中归类,因而单独提出。2008年该主题下的研究涵盖历史的梳理、概念的辨析、现象的评述、理论的探讨等诸多方面。延续2007年“艺术是否有性别”的讨论,邱敏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性别意识》、《艺术为什么是有性别的?》等文继续对艺术与性别关系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女性艺术的研究更注重放入“中国”、“当代”的语境。如肖小兰的《女性艺术及其在中国的生存》、邱敏的《女性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缺失》、刘倩的《男权社会的“污点”证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的“情色”现象》、廖雯的《中国女性艺术的新倾向》等文,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较为深入研究和批评。

  2008年更多的理论问题是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得以呈现,包括对某个展览深入的评判;对某个艺术家创作历程、作品风格、创作心理的研究;对某个热点现象进行的理论阐述和由此引申的更多思考。但这类批评、研究相互之间独立,不着重问题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无法归入主题进行系统的综述,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采用的办法是在文献目录中加以标示,作为历史的记录,待其将来形成一定的规模或出现问题意识时,再进行归类。

  参加本次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2008年理论文献阅读、目录分类、主题讨论工作的人员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常皓皓、陈爱东、陈宇、范雨萌、方慧、李文丹、刘平、卢晓宇、唐子韬、滕宇宁(执笔)、王思泓、王小丽、徐丹羽、张丹丹、周萌宣、朱青生(指导)

  注:原文另有附录《2008理论问题文章分类目录》。完整文字将刊登在《批评家》(第三辑)合作网站专栏中。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