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云:现在不良专家太多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3日 14:32 新浪收藏 微博
赵青云,资深考古研究员、国际知名古陶瓷鉴定家、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河南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出版专业著作1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
“鉴定专家谈鉴定”之二
采访时间:2010年11月20日。
采访地点:浙江省横店集团宾馆。
受访人:赵青云
吴树:赵老师,您是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的资深古陶瓷鉴定专家,今天想要向您讨教一些问题。先请您谈谈对目前文物鉴定界的总体评价。
赵青云:哎呀,这个事儿还真不好讲……这么说吧,现在打着鉴定专家牌子的人很多、不良专家太多!
吴树:您认为目前鉴定业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赵青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很多专家贪钱而出卖良知,真的看假、假的看真,给社会带来非常坏的影响!二是有些专家过分在意自己的名誉,远离市场和实践,在鉴定文物的时候,因此不敢见真说真,采取“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走一个”的态度,不负责任地对待收藏者和所鉴定的文物,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珍贵文物流出国门。
吴树:您能说点具体事例吗?
赵青云:这种事例太多了!有一次我们河南搞鉴宝活动,一位收藏者拿一件钧窑瓷器请专家鉴定,专家当场认定是高仿品,并且说:“你这件东西要是真品,得值几十万!”接着,他向收藏者索要了联系电话。晚上,这位专家打电话给那位收藏者,说:“你那件东西仿得还不错,有研究价值,你可不可以两千块钱转让给我做试验?”藏家当即骂他:“你是什么狗屁专家?简直是骗子!”
吴树:像这样的专家那就属于是道德品质问题……
赵青云:有些是品质问题,有些是水平问题,不敢认整器只敢认瓷片。横店集团徐董事长给我讲过一个笑话:有一次,他拿了一个汝瓷盘到北京请四位专家会诊,专家们一致看假。他回到酒店后,不小心将那个盘子摔破了。第二天,他将摔破的碎片再拿给那几位专家看,没告诉他们是怎么回事,大家一致认为是难得的汝瓷珍品,让他赶快请人修复珍藏。
有些事说起来很可笑!有一次我们在外地开会,会上为一位收藏者鉴定一件古瓷藏品,专家们都说是假的、是高仿品。后来,这件东西拿到一家博物馆展览,同样的专家,又都说这件东西很好,是国宝!你看看,你这个专家搞鉴定,是鉴定东西还是鉴定地方、鉴定人?这样一来,你还有什么信誉可言?
吴树:是呀,听起来更像是算命先生!我也经常听一些藏友们抱怨,说专家们要不就乱认一通,什么垃圾都认作国宝,收钱开鉴定证书。要不就闭起眼睛什么都不认,张口就说“假的!”前者好理解,为了钱。后者把真东西说成假的又为了什么呢?
赵青云:也是为了名啊!说真的冒险,说假的保险啊!假的看成真的,你没办法验证,真东西看成假东西,顶多也就说你眼光太高,看东西太紧、太严格,反而是好事!反正人家请我看东西,我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不昧着良心说话。为此,还有些专家朋友私下对我讲:“你什么都认,别人说你眼睛松、走眼。那些搞收藏的人拿了你的鉴定证书,打你的招牌去赚钱,对你有什么好处啊?”
吴树:现在中国的收藏市场这么大,鉴定业却良莠不齐、混乱不堪,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吗?
赵青云:我认为第一就是国家要引起重视,整合好现有的资源。比方说,各级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小组可以面向社会、拨乱反正。
吴树:是啊,我们在欧洲考察时,发现很多国家级的著名博物馆都面向社会,经常免费为收藏者鉴定藏品真伪,平常也经常利用讲座等形式,宣传、普及历史常识,提高大众的文物鉴赏水平和艺术品审美能力。
赵青云:对,就应当这样。还有一点呢,就是要建立我们国家自己的鉴定体系。2003年,李政道博士到北京来,邀请了文物局、中科院等单位的领导和科研人员开座谈会。李政道提出:“英国人和日本人都承认古陶瓷发明起源于中国,但现在鉴定要靠牛津和日本。我们中国人应该建立自己的权威鉴定体系。”他还建议以中科院为主,整合资源,建立有效的鉴定体系,至今尚未得到响应。
吴树:是啊,从考古学、文物学到文物鉴定学,整体而言,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一套符合国情的完整体系。尤其是文物鉴定方面,不管是眼学还是科学,只有片面经验,没有客观、权威的鉴定标准。一个真假不分、只有神话故事的文物市场能不混乱吗?
赵青云:我同意你的观点……
(摘选自《中国文物黑皮书(微博)3-谁在忽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