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真文物造假文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1日 11:50 南方周末 微博

梁林故居原貌。摘自2005年《关于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调研报告》。 梁林故居原貌。摘自2005年《关于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调研报告》。 梁林故居已成废墟,北京多少名人故居逃不脱一个“拆”字。南方周末记者吕宗恕 摄 梁林故居已成废墟,北京多少名人故居逃不脱一个“拆”字。南方周末记者吕宗恕 摄 北京旧城区名人故居保护状况 北京旧城区名人故居保护状况 (单位:处) 74 38 12 66 20 98 较好 一般 年久失修 私搭乱建 改建 拆除   北京旧城区名人故居保护状况 北京旧城区名人故居保护状况 (单位:处) 74 38 12 66 20 98 较好 一般 年久失修 私搭乱建 改建 拆除

  ◤2005年《北京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现状》显示,旧城区共有332处名人故居,被拆毁数目超过三分之一。

  ◤60年前,林徽因便已留下了一句箴言:“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

  ◤如今名人故居的保护,更像是夹杂在商业与政治需求之间的符号道具。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 发自北京

  北京市文物局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2012年2月7日下午,该局就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以下简称“梁林故居”)拆毁事件到北京市政协说明情况,并接受政协委员质询。

  会议持续近两个小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刘绮菲建议数罪并罚严惩肇事方,还有政协委员希望在原址立碑,以铭刻这起拆毁事件。

  从1980年代至今,北京被拆毁的不可移动文物高达969件,其中不乏名人故居。一些建设单位答应迁建的名人故居,最终没有下文。“这是典型的欺骗专家,愚弄公众。”与会委员激愤道。

  保存下来的名人故居,多是有形无神——重修建筑,丢弃了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如今门前冷落车马稀,参观者寥寥无几。

  还有多少“梁林故居”

  2012年1月30日清晨,雪花飘零,《城记》作者王军又一次赶到北总布胡同24号,只见满目废墟,一片狼藉,“那刻,我的心,正如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的落叶”。

  梁林故居已被“维修性拆除”,荡为平地。一代建筑大师为北京古城保护奔走呼告了一辈子,如今却落此令人唏嘘的下场。

  这里老门牌号是北总布胡同3号,当年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曾是旧北平各界名流云集之处,哲学家金岳霖,政治学家张奚若、钱端升,经济学家陈岱孙以及文学家冰心、沈从文都是常客。

  八十多年后,故居已朽。废墟以南,成片的现代高楼在急速生长,一些低矮老旧的房子被碾成了粉末。在北京旧城区里,不少名人故居也在城市推土车前颤抖。

  在地铁4号线菜市口站东南角的米市胡同里,康有为曾在其故居中起草“公车上书”之“万言书”。如今,院里著名的“七树堂”如今仅剩一桩朽木。一侧房梁垮塌,房角成垃圾堆。整个大院挤进了三十余户人家,通道只容一人通行。若不是院外有标牌告示属重点院落,很难分清与大杂院的区别。

  米市胡同里,已是一幅幅泛白的标语:早搬迁早选房早受益。这里将蜕变成写字楼、公寓、学校和商业街于一体的大型建筑群,围墙的规划图上说“项目总占地43.65公顷,在二环内史无前例”,但看不到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康有为故居”的未来坐落。

  北半截胡同41号,原宣武区的文物保护单位谭嗣同故居,现在也是一处大杂院。因屋顶破漏,多数人家用油布加砖块遮风挡雨。八道湾胡同11号,这是一处已被拆得七零八落的院落,原是鲁迅和周作人的住所,《阿Q正传》、《呐喊》和周作人几乎所有重要作品都诞生于此。

  报界先驱林白水、京剧名角尚小云和余叔岩的故居早已荡然无存。一些未见到文保挂牌或告示的名人故居,亦凋零如斯,命运难料。

  据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和北京联合大学2005年共同完成的《北京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旧城区共有332处名人故居,保护较好的有80处,接近总数的1/4,而被拆除的多达113处,超过所调查核实故居总数的三分之一。

  现在北京有高楼七千余座。“有多少名人故居因此被拆,现在恐怕无人能说。”参与过该调研报告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刘绮菲说。名人故居保护的提案,每年政协会上都有很多件,但破坏事件仍不绝于耳。

  拆真文物,造假文物

  北京城名人云集,灿如星河。这些故居大多隐身于大大小小的胡同之中,如今风流已散尽。令文保人士担心的问题是,拆真文物,造假文物。

  六十年前,北京为缓解交通压力大拆城楼、城墙,林徽因便已留下了一句箴言:“你们今天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

  如今此类假文物已“蔚然成风”。永定门城楼及名人故居开始依次重建,2012年北京还将复建中轴线上的三座角楼以重现古城风貌。2011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警告:“从建国以来,我们应该吸取的一个很深的教训,就是拆了真的,建了假的。大批真的物质遗产被拆毁,然后又花了很多的钱建了很多假的东西。”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起人何戍中说,现在重建名人故居更多的有一种异化倾向,不是从人的角度上来看,而是关注其背后的东西。

  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李大钊故居,他在此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参与领导了开滦大罢工和二七大罢工。2006年,李大钊故居修缮一新。一位到过故居的文物保护人士说,尽管原样复建,但再也感受不到历史的痕迹。如今,这里已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来自北京四中的一名志愿者学生说,除了七一、十一假期单位组织参观之外,平日参观者还不如讲解员多。

  此类假文物不胜枚举。“能重建的仅仅是建筑物本身,名人故居那种人文神韵几乎无法复制。”何戍中说,文物之所以是文物,首先强调的是“文”,其次才是“物”,他到过很多看上去重建不错的名人故居,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没有一处能让我感动,哪怕是领导者的故居。”

  “如果什么东西都可以再造,世界上也就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梁思成、林徽因的学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说,按照国际上的文物保护理念,已经拆除的文物绝对不能再复建,应该作为遗址地加以保护,可以在原址辟建遗址公园,在园区内除为梁、林先生立碑之外,还要保留一处废墟,以警示后人。如果一定要建,可以建一个纪念馆,但要按照可识别原则设计,其建筑形制与原貌要有相当的距离,不能混同。

  政商“符号道具”

  2005年以前,李大钊故居淹没于大杂院。参与撰写《北京名人故居》的北京文物保护爱好者彭泽民回忆,他向北京一家报社写信后,次年李大钊故居进入北京市文物修缮计划。但是,并不是每处名人故居都能获得这样的待遇。

  如今名人故居的保护,更像是夹杂在商业与政治需求之间的符号道具。

  梁林故居因该地块的商业开发而拆。自2009年7月起,何戍中就认定,梁林故居事件可能不会像公众和媒体批判的——开发商将故居全部拆除后直接盖楼售楼,而是要重建成一座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名人故居,尤其要“高、大、全”,不能有缺点。

  一些文保人士担忧,名人故居的保护更多是出于商业开发利益考量,以及政治诉求需要,由此带来的后果是“选择性保护”,一些文化艺术名人的故居难以得到与历史地位相符的保护。

  2006年4月,经媒体呼吁保护多年的区级文保单位麻线胡同3号四合院(清协办大学士敬徵、民国总理唐绍仪、清末外交部尚书梁敦彦故居)被拆毁,后于2007年迁建至东西五条。另外,文保人士曾一志说,市级文保单位、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祠所在的历史环境西裱褙胡同已荡然无存,于谦祠沦为高楼下的盆景。

  被拆除的名人故居或公府中,张作霖故居自西城区迁建到朝阳区;顺城郡王府从西城太平桥迁址朝阳公园;东城宽街的荣寿大公主府迁到了密云。

  历史上曾任过相当于北京市市长的周家楣的故居(现名宜兴会馆)在校尉营胡同44号,现在是一座挤进了三十余户居民的民宅,破败不堪。

  “很多重建的名人故居,多半跟原貌大相径庭。”何戍中说,“这是不把名人当人看,而是希望塑造成一个现代人喜欢的,相当于是道具。原来不是这个样子,有意人为美化或拔高,其实,这是对已故者的不尊重,也是对人和历史的不尊重。”

  在西城辟才胡同西口的跨车胡同,齐白石故居坐落临街。因胡同东临西单商业区,道路拓宽后,斑驳的故居在竹林簇拥下胜似一座高楼下的街头盆栽,原有环境早已消逝。

  如果再不加强保护,或许,更多还在风雨中飘摇的名人故居命运与梁林故居一样——在“维修性拆除”中沦为被拆碎的历史。北京市政协委员刘绮菲说,就算保存下来了,也只是高楼夹缝间的盆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