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沧海:清新俊逸古雅风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0日 08:31 新浪收藏 微博
文/魏宏运
21世纪的第一个暑假,青年画家尹沧海先生出版了两本书画集。并在8月5日至12日举办了两次画展,一次在秦皇岛市美术馆,一次在沧州市宾馆大厅。两次画展,我均前往参加。参观的人很多,有画界的,也有画界以外的人士。我有幸和当地艺术界接触,听到他们普遍的赞誉之声。画家们称赞尹君的用笔简快,苍劲洒脱,笔墨遒健,颇具功夫,我都有同感。尹君年仅36岁,获得如此成就和声誉,耄耋之年的我为这位青年画家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对他的无限前途,内心发出由衷的祝贺。
尹君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兼及书法,他的作品透着文人之神韵。中国文人画肇始于唐代,宋时为鼎盛时期,元时更加完美,题材更加丰富,宋元时代涌现了不少名画家,为后人所景仰。尹君生于画家之乡的安徽萧县,想必环境赋予了他施展才华与成长的空间,他自幼酷爱书画,2000年考取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艺术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范曾教授。他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并向古今名画家学习,融合了他们的长处,在此基础上,创出了自己的风格。沧海的画蕴涵着一种静穆的美,能于恍惚幽秘的氛围中传递着复杂的情感,静穆的外表下蕴涵着浩荡的情思。在这一部分书画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是画中的几帧道释人物。我们从中能够看到尹君的师承。当这部分人物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时,第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那奇异孤冷、不同流俗的人物形象,把我们导引入那清静无华、神秘平淡的永恒空间。在中国绘画中,以线造型是一大特色。同样,线条也是此图最主要的表现方式。不难看出,尹君在造型与线性的表现处理上,笔中有墨,墨中有笔。或随意疏松,或墨气淋漓。在处理线条表现与形体结构的关系时,注重结构,但绝不拘于结构。特别是当线条组合形式与形体结构发生冲突时,更是从整体效果和艺术形式着眼。宁求艺术形式上的舒服,不求局部形体的准确与结构的合理。这不但反映了作者的艺术胆识,也凸显了作者娴熟扎实的艺术功力。
尹君作画多取“常”态,不论人物、花鸟、山水,都能从“常”中取静,从“常”中寄深情。如古人所云:“我之观物先神而后形,入我神者物化为我,”所以常能于平淡中见天趣。尹君作画重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忧悲愉佚一一寓之于画,他善于抓住生活瞬间感觉,对稍纵即逝的“化机”抓住不放,一挥而就。无论他的山水、花鸟、人物,都作为表达感情的符号,表现自己内在的情思,折射着时代气息。由于他重实感的表达,所以看他的作品常常是一下子被作品的意境和情趣摄住,他的画没有把技法表现作为目的,而是任笔挥写、意到笔随。笔墨技巧完全融会在意象造型之中。而正因为如此,他的画才愈显空灵,笔墨也愈纯净。
范曾在《尹沧海书画集》序中称赞其门生:“技艺精进,意永味隽。”的确如此,尹君每幅画都耐人寻味。在一幅名为《春山》的画上,范曾题为:“虽见缺落,不碍大雅,真画也。”在另一幅名为《东风兰蕙》的画上,范曾题书:“所南板桥之间,得其意也。”可见尹君的艺术才能,已经掌握了客观的对象,进而做到表现风格上的质有而趋灵,我很喜欢《邀月》这幅画,将其挂在我的书房中。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艺术是无止境的,人们对尹君当然有更大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