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过云楼藏书的最可能归宿:国家收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0日 09:48 雅昌艺术网

  日前,一组数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即北京匡时(微博)拍卖行将上拍的估价达1.8亿元人民币的一批藏书——宋版《锦绣万花谷》全80卷领衔的170余种、近500册组成的古籍将作为一个标的整体拍卖。该拍品保证金为5000万元,为艺术品拍卖史上保证金新高。

  不过,市场上收藏古籍善本者是小众,这类藏家的资金实力难与一些古董、古画的藏家相比。而国内能搞古籍拍卖的拍卖行更是不多,可圈可点者不过几家,其中以嘉德为首。这也说明了一点,拍卖古籍不是匡时的强项。

  私人收藏难度较大

  一家拍卖新秀觅到一件珍品,但却不是自己的拍卖强项,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对这批过云楼藏书的未来去向,不妨可以进行一下分析:第一种可能——私人收藏。但作为一个整体标的拍卖,难度确实大了一点,能有能力购买的藏家当今不过5人,依照关系亲疏考量,上海藏家刘益谦无疑是一个重要人选,但深谙资本投资之道的刘益谦是否会买古籍呢?是否能卖得出呢?股市低迷,刘先生若是想买这批作品,也许要考虑一下投入产出比率。

  基金购藏可能性小

  第二种可能——基金购藏。在艺术品市场中,基金势头凶猛,但这是去年之前的事了,今年艺术市场中,基金凶猛的表现也许会暂时告一段落。基金更强调回报率,更注重风险。这个标的是不错,但太大了,无论是为了资产配置,还是为了盈利,基金的关注重点是否会放在这里呢?毕竟喜欢古籍者少,即便未来出售,面对的仍是小众。

  国家收购众望所归

  第三种可能——国家收购。这是最有可能的。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文博机构都可能会关注,已经拥有3/4过云楼藏书的南京图书馆更是有理由将这个标的收入囊中,实现圆满结局。但这也许是期望中的事情,花国家的钱买艺术品,需要看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和财政实力。国家收藏当然是众望所归,可最大化的发挥这批艺术品的研究价值。

  “击鼓传花”式的游戏已经玩过了火,因此今年艺术品市场中,天价拍品将少见,频繁上拍的艺术品也会遭到冷落,市场将在被迫中逐渐调整回归理性,这是正确的思路,当然更是拍卖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机会。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