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骏从艺80年全球巡展首展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4日 08:41 新浪收藏 微博

  文/钱来忠

  我与伯骏前辈相识不长,但神交久矣。1993年刘伯骏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时间,全国几十家报刊争相对他采访报道,相继在央视《东方之子》及后来的《大家》栏目专题播映,四川刘伯骏成了中国美术界的“黑马”。我从此十分仰慕刘老的画品并关注起了他的人生。

  刘伯骏,笔名老牛骏。1921年生于四川宣汉,7岁开始习画。1942年考入国立艺专,师从潘天寿、林风眠、吴弗之、李可染、潘韵诸教授,主功写意花鸟,兼习指墨,书宗秦汉。大学二年级时其习作“墨猫图”即被当时政要白崇禧收藏。据说潘天夀先生只为一个门生办过画展,这就是1947年,潘师为刘伯骏在湖州韵海楼举办的“潘天夀门生青年画家刘伯骏作品展览”。1948年新民晚报举办的有潘天夀、徐悲鸿、李可染、陈之佛诸大家作品参展的“现代名人书画展”,时被誉为“画坛金童”的刘伯骏也有3幅作品跻身其中。1949年10月,青年刘伯骏成为新中国美协第一批会员。然而从那以后这位“画坛金童”却销声匿迹大半个世纪,颇令画坛同仁奇异。原来,刘伯骏于1949年在浙江参加解放军,不久奔赴朝鲜战场,1955年复员回到大巴山区工作,隐居40余年,虽然经历“文革”中做牢、伤残的痛苦折磨,仍不改其潜心探讨诗书画结合的最新境界,执着追求中国画的精气神韵之志。大巴山的雄岭奇水山花野草给了他无尽的创作素材和灵感,熏陶了画家山风野露般的自然真气和雄魄骨力。正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画家才有幸远离浮躁,修炼出了一颗最难得的“素心”:他从不问画外之事每天醉在画中,乐在画中,既忠诚于艺术,又创造着艺术。惟其如此,他才能倾其80余年绘画功力和自然真性情于画中,达到画意禅韵之境界。

  刘老擅长指画,深得高其佩旨趣和潘天夀先生心传,并将指画艺术的金石神韵推向高峰。他画指画左右开弓,十指并用,泼洒点染,顷刻成章,令人叹为观止。人们赞叹刘老双手作画的神奇,殊不知先生的神奇之手是文革中致残的手,在他蒙冤坐牢时,右手不能动,只能用左手在被子上练指画,他曾有诗记此:“埋头书画数十年,无端却做洞中仙;以指作画划破被,始成今日十指禅”。

  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刘伯骏书画展”,盛况空前。同年其作品《朝暉》、《夏韵》被中南海收藏。在名震海内外之后,先生宠辱不惊,不尚虚名,不慕浮华,谢绝京城各方挽留,回到大巴山,粗茶淡饭,闭门谢客,潜心创作,其后的作品更有了巨大的突破,一扫传统文人画大气磅礴不足的文弱之风,越画越霸悍狂野,综观其画大气雄强,阳刚火烈,笔挟风雷,神参造化。画界评称:先生的突破对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里程碑的划时代意义;其画作已达入禅之妙境,精气神韵撩人新魄。据刘老自言,他画画常依半梦半醒之构思,迅速泼墨落笔,一气呵成,气韵天成。他有诗铭此心得:“醉墨淋漓兴未残,满纸生机去尘烦;意到心忘入妙处,点拂天机乐陶然。”

  刘老虽年近9旬,还能画大画。先生说,他画大画得益于下放万源那段日子,当时没有绘画的条件,紫溪河有一处沙坝,他就时常以竹杆代笔在沙坝上练画。并戏称沙坝为“洒金宣(纸)”。沙坝很大,可以在沙坝上画很大的画,练就了他结构大画的工夫。他曾写了一首《有感沙滩作画》记此:“天为罗帐地为毡,竹枝代笔写山川;亦痴亦狂挥汗雨,沙滩胜似洒金宣。”观先生之画作,不仅是享受中国当今最顶级的绘画艺术盛宴,更会感受到狂放的生命力之震撼和人生境界之升华!

  刘老虽从艺逾八十余载,仍葆有风火雷电般的壮怀激越和奔放浪漫,还有小学生一样天天向上的劲头,对一草一木都充满好奇的童趣童心。不得不使人相信他还处在艺术的青春期。我与刘老晤谈时,深为他“要活120岁”所感动,便戏称他象一个“山风野露熏陶的大孩子”。尽管荣宝斋于2004年为先生出版了作为中国画范本的《荣宝斋画谱168号刘伯骏绘花鸟部分》,2005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5次播放对他的专访,并称他为“顶级画家,别样人生”,奠定了他作为当代中国画大家之地位。但他不愿别人称他为“大家”。古来能成大家者,皆不以己为大家,隙是能兼容百家之长者。

  先生今历88岁日月,饱经沧桑,历受磨难,但仍能常怀感恩之心:感恩上苍,感恩大自然,感恩父母妻儿,感恩亲朋同事,感恩恩师同行,感恩故乡父老。老刘真可谓是当今美术界可敬可仰的大家!由是,我将刘老全球巡展序曲名之曰:感恩故乡。先生从故乡走向世界,世界瞩目先生,亦即瞩目中国也。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