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平:搜尽奇峰打草稿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9日 23:43 新浪收藏 微博

  文/李建春

  向平把他即将出版的《中国画名家年鉴·山水画卷》说成是“案头训练”、“象儿时学画一样”、“打打基础”、“丰富一下人物画的笔墨”……。如此定位、如此低调的口吻与这位旅居加拿大在80年代就以红色经典题材成名的著名画家口中说出,似乎与当下一些人借机炒作,急于成为“大家”的喧嚣相悖。他对艺术如此严肃谦逊的态度,着实让我蓦然多了几分敬重。多少明白了他的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载入中国美术史的个中端倪。

  提到刘向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传奇的艺术人生:

  1983年他的一幅毕业创作作品《一九三五年遵义》(389×189)成为本届军艺学生唯一上美术报的作品并由此一举成名。一九八五年在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邮票设计征集中,又以人物塑造准确艺术水准高,从全国众多的红色经典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邮电部唯一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邮票,在全国发行。该作品还在一九八八年获鲁迅艺术奖提名。

  1983年大学毕业后刘向平以优异的成绩和谦虚朴实的人品被中国军事博物馆创作室录用为专职画家。这一时期他积极活跃在北京画坛,创作了一批充满新意的作品。因其在人物画方面的造诣受到重视,多次应邀为中国邮电部设计重要国家领导人纪念邮票……

  1991年他应邀绘制的《纪念诺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邮票成为中国邮票史上首次同外国合作设计发行相同图案的邮票。同年此邮票获得最佳邮票设计奖。一九九二年该加方邀请到加拿大约克大学视觉艺术系讲学。

  1989年,杭州市要发行西湖邮票,从建国那年开始筹划设计,据说三十年来,始终没有中意作品。一位朋友托他找一个山水画家设计,他自报奋勇设计。当朋友把他设计的邮票让相关部门看过后,不经意中他竟中标了。

  2003年他应邀参加《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邮票设计并在全国发行。作品获得当年最佳邮票设计特别奖并成为中、港、澳三地首次同时发行的邮票。等等。

  就是这样一位知名的画家,谈及即将出版的山水画册时说成是“案头训练”,这倒是我未及想到的。

  向平十分真诚地邀我为他这本山水画卷写一篇“急就章”。我曾犹豫不决。我怕说违心话,怕把他塑造成伟(伪)人。因为,时下书画家借助评论家的笔墨把自己“点石成金”,描述成“大家”的不在少数,那样我们的评论家不就成了和一些不法广告商与江湖游医勾结包装后推出的假药的翻版。假药伤害的是人的肉体,而垃圾的精神产品浸蚀的是人的灵魂。艺术良知在提醒我不要助纣为虐,留有一点清醒保持对社会的责任感。没想到这一观点竟成为我与向平沟通的桥梁。纵观当下一些“红顶”艺术家,戴着官帽,把持着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轮盘乃至方向。他们位高言重,影响力大。加上美术界体制机制不健全,没有科学规范的评判规则与标准,这些人便利用手中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大肆炒作,特别是受利益驱使在组织艺术活动中的,他们既当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国外有句名言:“名气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而“红顶”们认真思考美术事业健康发展的想法少了一些,而用尽心机捞取名利的思法多了一些。有的甚至以塑造“大家”,推出“经典”的晃子作权钱交易。一些所谓的“大家”便成了拔苗助长追肥加料后的摧生物,而不是艰苦磨砺后的瓜熟蒂落和社会公认。“名气有多大,利益就多大”就成了不争的游戏规则。究竟是“红顶”们影响了美术环境,还是美术环境腐蚀了“红顶”。终归“红顶”们进入了一种“忘我”佳境,在名利双收的同时,不断输出着垃圾精神产品。而“红顶”位没后的一钱不值与权利交接后的再次粉墨登场旧戏重演……。然而,从向平创作的态度看,他能保持着那份清醒,使我找到了他这些年来靠实力打拚天下源码。实在难能可贵。尤其是当他的作品出现劣质时当场撕毁,不让其流失到世面上的这点清醒,更值得称道。按他的话讲就是“对自己的良心,对社会要有一份责任感”。

  从他书稿上的自述中我看到了这份真诚。自述中写道“画什么有兴致我就画什么,全然象儿时学画一样。……在多年的职业绘画生涯中我一直坚守着践行者的务实精神,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那就是返璞归真、追述大美”。学画怀有童心,返朴归真,即《道德经》所云:“归于婴儿”。我认为这正是一个严肃的艺术家才具有的从艺品质。归复到真,绘画才能够有禅意,才能远离尘世的喧嚣,脱离功利的羁绊,绘画就会很轻松,很自然,不做作。所谓肇自本性得天真之趣,无刻意做作之自然之态。按佛家讲就是禅意,依老庄讲就是清虚,苏轼讲的即是“萧散简远”。向平能用一颗童心做画,这难道不是一种境界吗。从他的《深山小栈》、《细雨》、《老家》、《结庐深山》等作品中,我丝乎窥见了一颗远离尘世的喧嚣,脱离功利的羁绊的一位严肃的内心世界。从他的画中我也体会到了中国画的传统美,看到了王维,陶渊明诗中山水田园的意境美。

  向平这次回国后筹划出版《中国画名家年鉴》山水画卷,是他筹划“案头训练”四个单元中的最后一个,此前他曾出版了人物画卷、工笔画卷、水墨画卷三个单元。而山水画的“案头训练”立意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拓展于人物画的想象空间。究竟水平高下,明眼人看后自有掂量。而让我感触地是向平成就斐然,为人为艺如此谦逊,乃古贤所谓人品即画品是也。绘画艺术创作就需要一种良好的心理与精神状态,一种清净无为的状态,进入一种禅意的状态,唯此才能创造精品,从向平的为人为艺中我丝乎明白了一些道理。

  看了向平山水画样稿后,整体感觉是格调清新、道法自然。与其人物、工笔画、水墨画较之另有一番味道,含蓄中见疏野、静穆中见精神,给人一种气韵高古、平和简净的艺术享受。

  1、平中见奇。中国古代画论中既强调多样性又强调统一性。五代李成《山水诀》:“千岩万壑要低昂聚散而不同;迭(山献)层峦但起伏峥嵘而各异”。同时也指出,景物不能雷同而要变化,要有强烈的对比。“既追险绝,复归平正。”据此中国山水画通常不画缺乏对比的平原风景,总是喜欢表现地形地貌对比强烈、山高水深的名川大山。多样性即反对平淡无奇,反对景物雷同。而向平的山水画却平中见奇。如《秋光》、《秋山长歌》笔法简劲,达到了“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的艺术境界。而《浮岚暖翠》可谓“环境、心境所至,故其山水画气质具盛”有笔有墨。向平创造出全景构图及皴法和水墨晕章的表现法。该画三远全景式构图,实虚结合。实处群峰迭出,怪石嶙峋,左下角松柏并茂,右上侧,一股瀑布飞流直下弥入烟雾之中。虚处轻岚薄雾,尤其是左上方和右侧腰部峰在雾中,雾绕峰峦。整个画面皴染有序,设色清润,墨以意境,看后让人陶醉,心旷神怡。 《山居图》古意盎然。一小屋居于山谷溪涧,白墙黑顶与右侧的溪水相互映衬,显得寂静肃穆。加上屋后的屏障密不透风,丝乎使居者与外界隔离。然山顶高玄的一镰弯月,象一穿梭于山涧与外界的使者,猛然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实属点睛之笔。展现了作者心神与大自然巧妙的相融,作品既有雄伟气势又能感人心魄。该画是高远章式。上方主峰高山仰止,宽厚有压迫感。下方溪流潺潺则表现较强的质感,山坡上青苔似的绿草和由急而缓的山溪,又与远景的雄伟融为一体。另外山与屋,月与水,对比的反差与协调处理得十分得当。可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具有唐诗宋词风情。图中虽未见人,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我们仿佛看到陶渊明采菊南山下怡然自得,看到了王维游弋于溪水山涧悠闲自在。意境之美随处可见。

  2、视野宽远。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要体现出平远、高远和深远,也就是说在一幅画中要表现出远景、中景和近景。除了利用笔、墨和颜料之外,还靠点法来体现画面的层次、空间、结构和阴阳等等。北宋中期的郭熙在《林泉高致》说山有“三远”表现法: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中国山水画往往在一幅画中有“高远”让你领略山峰之雄健,如身临其境;有“深远”让你感到山重水复,深邃莫测;有“平远”视野开阔,心旷神怡。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打破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而要用仰视、俯视和平视等散点透视来描绘画中的景物。宋人山水画家王微也讲:“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向平山水画中多采取了视点运动的“三远”表现法。而不同的是他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抒情原素和表现方式并作着尝试。中国画的画幅,若不是纵长的条幅立轴就是横长的横卷。按向平话说,他这次的整体风格以聚焦式、特写式表现。在高远、深远、平远中,无论截取哪一“远”为主,均结合了其他二“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雨后青山》该画是全景式三远构图。上方正中高山连绵叠韵,是为高远;中间矮山视野宽博,着色凝重为平远;下方视野开阔湖水迷离欲流又止,加上岸边茅草小屋点缀期间更用浓墨设色表现出来,体现深远。同时,巧妙地用湖水流止、树丛绿中点红,茅屋顶黑墙白,使画面在宁静中蕴涵着生机。《老家》画构图缜密,展现的是一股浓浓的乡恋。久居国外,是向平更加深了对家的眷恋。用笔精细,远处浩瀚深邃的苍穹上,几颗眨眼的星星点缀其间。近处夜幕下老家小屋在在矮山的映衬下和苍松溪流的环抱中,显得格外温馨。特别是窗里透出来的几了缕光亮,仿佛满头银发的老娘戴着花镜,缝着千层底鞋期望着远方游子的回归。停泊在屋前河中一叶小舟随时待发。画面凸现中国人文与山水的相依相融。画面上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和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诗情画意,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

  3、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之一,它既难达到但又不可偏废。它要求画家具有高深的修养,精妙的构思和纯青的笔墨技巧。刘向平认为气韵生动源于笔墨。由于其打下坚实的笔墨功夫,因此其山水画,无论繁简,皆气韵横生、精采动人,哪怕是黑沉沉的积墨,也黑里透亮,气韵四溢。具有一种坚实的厚度,内里积蕴着无穷的力量和非凡的气势。

  向平深知中国画的经营位置都与“气韵生动”有直接的关系,如“开合争让”、“宾主朝揖”、“纵横交错”、“虚实藏露”、“计白当黑”等规律,都是讲“气势”要连贯,“气韵”要生动为重要条件。在构图中多采用散点透视,不受焦点透视的限制,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似与不似之间”的创作原则的运用。李可染先生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笔墨的目的要达到“气韵生动”。明代唐志契说:“盖气者: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而又有气势,有气度,有气机,此间即谓之韵”。唐岱《绘事发微》中说:“凡物无气不生,……有气则有韵、无气则板呆矣,气韵由笔墨而生,或取圆浑而雄壮者,或取顺快而流畅者,用笔不凝不弱,是得笔之气也;用墨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不滞不枯……苍润之气欲吐,是得墨之气也,不知以法,淡雅则枯涩,老健则重浊,细巧则怯弱矣,此皆不得气韵之病也。”中国画的运笔是运气产生的力起作用于毫端,线条要刚柔相济,刚中有柔,如棉裹铁,勾、皴、擦、点、染都要凝重沉着而不板滞,灵活急速而不浮华松散无力,用笔还要有提按顿挫的转折变化,急徐相间有节奏。从向平《仙山观目》、《春山清晓》、《峡江叠翠》等作品中能看出几分端倪。

  向平深知中国画用笔主要体现在“气”上,而运墨则体现在“韵”上,即笔为墨骨,墨为笔魂,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笔是通过墨来显示的。墨是通过笔来传达的。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人物画,采用“吴带当风”的线描方法;明代画家陈老莲人物画多采用“曹衣出水”的描法;五代董源的山水画则采用披麻皴;北宋范宽山水画采用雨点皴等等。而近代画家黄宾虹的山水画为之一变。强调整体感觉,擅用积墨、宿墨、笔墨气韵高度协调统一,产生浑厚华滋的极高艺术效果。黄宾虹认为“山水乃图自然之性,非剽窃其形,画不写万物之貌,乃传其内涵之神,若以形似为贵。则名山大川,观览不遑,真本具在,何劳图焉。”王世贞在《艺苑厄言》言:“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刘向平认为每次变革只是对前人的补充。李思训父子金碧辉煌、工整典丽的青绿重彩山水;王维、张璪等人雅致淋漓的水墨山水;荆浩、关同、范宽写气局伟岸、石骨坚凝的关陕秦陇山水;李成、郭熙写寒林远岫,烟云迷朦的齐鲁之山;董源巨然写葱郁平远的江南水村云峦;马远、夏圭以水墨苍劲、院体之风写钱塘之景;黄公望、王蒙则以繁密疏简之皴笔写富春、黄鹤……。历代大师们,以勇敢的变革精神,写下了“笔墨随时代”的画卷,而这种变革都是在继承传统上传承。因此他认真学习先人精华并将其融入了自己的笔墨中。

  刘向平数十年沉寂于案,精研古人,对于前人的笔墨特点和优劣,体察入微。他尤钟情于明末清初四高僧画家之一新安画派的开山之祖的渐江。渐江可谓“释子的风貌,儒者的情怀”。黄宾虹曾说:“今观渐师之画,必欲当求知渐师之诗,及其友朋投赠之诗,可知清风亮节,固有迥出诸名人之上者,而渐师远矣。”就是说要懂渐江的画,必须要读他的诗。从向平的山水画中不仅能窥见渐江的风骨,同样能体味出渐江的诗情画意,气韵生动。我把他的山水画与渐江的作了比较,象《古意》、《浮岚暖翠》、《长林碧川》《溪山深秀》等作品,出入渐江门庭。《暮》图虽然用墨不同,风骨相仿。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在暮色苍茫下,乌云密布横亘于山脊间。然在乌云压迫下山脊更加峻拔,气韵生动,显示出作者博大胸怀。

  4、神形兼美。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积蕴极深的民族,中国绘画,自五、六干年的彩陶图纹起,走的是“意象”造型之路,它成为民族审美的特征之一。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得其形似,则失其气韵;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一句名言是“不似之似似之”。绘画,特别是山水画,如果一味追求描绘对象的具体的、真实的形和色的相似,无疑会压抑画家创作灵感的焕发和艺术意境的营造。所以作家要让自己的灵感和意境感染欣赏者,进而达到感情的共鸣。鲁迅对此有独到见解:“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画是鸟,不知是鹰是燕,竞尚高简”只能是“不似之似似之”。刘向平的山水画虽一变古人面目,但“意象之美”绝无丝毫改变,相反,更为强烈。意象之美的核心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要旨是“形神兼备,尤重神似”。

  “屡变者面貌,不变者精神”。变,使刘向平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崭新的个人风格。不变,使刘向平的山水画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浓厚的审美内涵。他很好地抓住了形似与神似的统一这一关钮。他的画作,无论写黄山、峨嵋、西湖、唐沽,无论绘春、夏、秋、冬和阴、晴、风、雨皆以神为贵,得似与不似之妙,充分展示出山川神灵和气骨,体现其内美,写山之精神。因此,他在“案头训练”时,苦学传统,广学前贤,博采山川,浸淫史论。收为己用。他学画时,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佳;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画,使学能追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向平在在继承前人神韵基础上,外师造化着,更有“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而变为己有。他曾大量临摹过古代先贤的经典名作:有石涛、八大、贡贤、四王等。从传统宝库中吸取着营养。他的画以线条造型、干湿浓淡焦相宜的技法,又大胆地运用梦幻中有过的形意皴法,组合形成独有的风格。在他用水墨渲染的山水画中,一山一水、一舟一伐、一草一木都是那么层次分明、流畅而委婉,无不寄托着他对祖国大好山河的依恋之情。《听风闻》、《深山小栈》作品中,构图和经营的关系,用的是传统的手法来充实自己。其淡雅、清心又似乎是随意或不经意的经意中挥就而出。山与云变化莫测,风竹的俊逸、空灵,水波的轻盈烂漫,皴法的疏密有致,无不透露着他对艺术具有深刻的感悟。

  向平还把山水绘画的触角伸向宋元明清,在前人贤哲的图式中展开了心灵的对话,无论是北宋四大家的“李、范、董、巨”还是明末清初的八大,石涛,渐江,髡残。抑或是近现代大师的作品他都悉心研究,心追手摹、理性双证,在他的山水画里,线与点,皴与染,干笔与湿笔,都综错运用,在似与不似之间继承了石涛所说的“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他不为束缚,独来独往,而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予以山川神遇而迹化的境界正是他多年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结果。正可谓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的山水画甄陶天机,笔墨铸魂,别开一面。

  刘向平深知,变革古人,非到大自然中觅取变法的钥匙和灵感的火花。凡出自造化,出自生活,达到通境会神、静玄内美、物我两忘境界的艺术创造,是最具生命力的。向平很重视体验生活,感受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获取了创作灵感和素材。他每年在中国、加拿大两头跑,而一半以上的时间在祖国。他游弋于祖国大江南北的山水之间,在这里吸吮着不竭的艺术营养,他越来越感到离开这块热土创作之路将是无缘之水、无本之木。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山水画艺术语言是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延续和创新,并不断地从传统的成分中探求发掘现代意识的因素。他深有体会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求修养高,无以言境界。通过穿越了古人的轨迹,跨入了山川的肺腑。用自己的“心”与古人的“法”,山川的“性”相融合,因此他作画,用笔如折钗股,屋漏痕,用墨更是出神入化,奇妙无比。他所形成的黑密厚重的画法特点和浑厚华滋的艺术面貌别具特点。

  收尽奇峰打草稿。向平将这些年来在祖国各地美好山川的写生进行整理后创作了这批作品。他主攻人物画,但山水画从小学画已广泛涉猎。早在80年代他画的几幅临习先贤山水画就被加拿大的几位收藏家高价收走。他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他暂时割舍了山水画,为了更好地拓宽人物画的视野,他又从山水画中不断吸取养分。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分类,近百年来,在整个中国画艺术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变革的转形时期,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和成就。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还形成了以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等为代表的历史高峰。近些年来,山水画的题材更加开阔,形式风格更加丰富,一批成就突出、有代表性的中青年画家正在逐渐成熟起来。这次向平是“象儿时学画一样”画山水画,态度审慎,其志可见,其前途更是可以预期的。

  向平大学的班主任,毕业创作指导老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曾惋惜地道:“向平旅居国外,从此中国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画家”。然,刘向平久居国外愈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却愈深。按他的话讲即“距离产生美”。在国外通过中西方文化比较和审视后,反而使他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多了几分敬畏,他愈来愈感到中国画的传统之美、意境之美。他明白自己的艺术之“根”、艺术之“魂”仍在祖国。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