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私藏不一定比公库差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2日 08:44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梁基永

  过云楼藏书尘埃落定,毫无悬念地以2.16亿(含佣金)成交,紧随着另一段北大争购新闻,又将这一百多种旧书再度炒热。围绕这批旧籍,众说纷纭,收藏界、拍卖市场界、文化界,似乎都各有反思。

  文化牌的名利双收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这一百七十种书值不值2.16亿?

  古书和其它艺术品并不完全一样,或者说,并不像书画或者瓷器等古董那样有可比性。举个例子说,傅抱石的画一尺多少钱,完全可以计算出来。然而古籍的属性不一样,除了年代,还有文献价值附加其中。这批过云楼藏书,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讲,平心而论,并不是非常顶级的古籍。我没有看过预展,只知道里面有一套宋版,元版一两种。宋版的《锦绣万花谷》,虽说是海内孤本,但根据看过的朋友说,这四十册中有两册是明代补本,也就是说并不完美。若以现时古籍行情来说,宋本万花谷和元本,大概能拍到五六千万左右,其余一百余种,要卖一亿以上其实并不容易。

  在拍卖槌敲定以后,古籍行业内和艺术拍卖圈中都对匡时的包装和经营刮目相看。这样的一批书,交给一家从来没有古籍拍卖经验的公司,这得要求卖家有多大的信心啊。反过来看,匡时也确实没有辜负这一批瑰宝。从策划全国巡展,到筹备精美图录,甚至将展场设计成过云楼原貌等等,都显示了公司对拍品文化内涵的重视。在北京以外城市巡回展览时,邻近城市甚至相邻省份的藏书爱好者们都赶到当地参观。我留意到微博上很多书友对于看不到巡展表示遗憾,问匡时为什么不到他们所在的城市巡展。匡时的经营,使这批古籍的含金量一下子提升数倍。

  过云楼藏书上一次现身拍卖市场,是在2005年,买家才花两千余万价钱。七年后卖出,卖家看的是市场价值和投资回报,而匡时打的却是文化牌,名利双收,将本来属于金融投资的一桩生意做得文质彬彬,确实值得夸奖。

  古籍价格还远未恢复

  说回两个亿的成交价,我个人倒认为并不为贵。过云楼作为苏州名园中的收藏重镇,虽然名气比不上晚清四大藏书楼(顾家藏品以书画为主,大部分入藏上海博物馆),但是数量和质量也非常可观。重要的是,过云楼的藏书是建基于名园与名楼的遗存之中,在近年的拍卖市场上,能拥有这样数量和质量,且来自著名收藏处所的藏品非常罕见。虽然不敢说是绝后,但是可以预见以后也不会有很多机会出现。

  其次是,今日的古籍价格远远还没达到往日的水平。在明清两代,宋代古籍善本的价格比今日还要矜贵。晚明时候,宋版书就已经每页一金,即使晚清乱世,书也比古字画要贵。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总理特批用外汇买回《伯远帖》(编注:东晋书法家王珣的一封信札)等两件国宝,才花四十万港币,而购入香港一批古籍就花了八十万。按今日拍卖价格,《伯远帖》一件当在数十亿以上,相比之下,过云楼这一百七十种不过零头而已。

  私藏古籍让人“留个念想”

  过云楼藏书落锤以后,藏书家们方热议之间,又传来北大图书馆要争购的新闻。买家凤凰传媒集团原本表示并没有捐赠南京图书馆的计划,听说杀出程咬金,急忙祭出法宝,说自己也是文博单位,准备将书存在南京图书馆云云。从凤凰祭出的官方文件看,他们应该是有备而来,在举牌之前应该已经与南图或相关方面达成默契。一方面,南图作为事业单位并不容易拿出这个钱,而凤凰集团本身,则看重这批书的出版和投资价值。

  接下来几年中,凤凰可以出版翻印这一百七十种书里面的某些书。不过这成本回收估计并不丰厚,以最贵重的《锦绣万花谷》为例,此书的版本并不少见,书本身文献价值也不高(在古代类书中属于水平不高的一种),翻印成四十大册除了图书馆相信并没有多少市场。然而通过凤凰的强势媒体力量,可以将它们整体包装再炒热,既赢得名誉又可以将来再投入市场,一举而数得。有江苏文化厅方面保驾,相信北大也不容易横刀夺爱。

  正当南图和北大争书尘埃未定之时,网上却传出另外一则关于古书的新闻因库房和修补资金严重不足,河南省图书馆有一半以上古籍严重损毁,还附有图片。照片中的古籍库,堆积如山的古籍濒临破碎和损毁的状态。这市面,一边是大手笔买入藏书,另一边是国库(还是省级的图书馆,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之中的古籍保护喊穷,有网友打趣说:干脆将河南图书馆的这些书加盖上过云楼藏书印,再交给匡时拍了,马上就能解决资金问题。

  笑话归笑话,却提出一个很实际的话题,那就是,用真金白银买回来的东西自然要懂得爱护。眼目下大部分国有图书馆的藏书,要么来自捐赠,要么来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各种政治运动(如土改、“四清”、“文革”抄家)的收获,基本上不怎么需要花钱。既然来得容易,爱护之心自然大减。

  我们不能想象,北大或者凤凰会将这批过云楼藏书放到库房中任其破碎。所以在目前的收藏环境和条件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那就是从保存角度看,私人或者机构收藏古籍,并不一定会比公库差。尤其是对于一众藏书者来说,留存在私人或者公司手中,起码还能“存个念想”。图书文物虽然说是天下公器,“颗粒归公”这回事,对于文物收藏来说并不是最完美的结局。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