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锛的水墨人物画:感动苍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3日 22:20 新浪收藏 微博
文/林木
李锛的长处很多。直接面向现实生活,应是他的人物画一大特点。面向现实之所以也会成为特点,是因为很多画家已不但与现实脱节,而且不屑于表现现实。他们大多玩玩笔墨,画点简笔人物,自视清高,时髦得很。就是以前曾以面向现实而著名的一些画家,成名以后也开始玩文人笔墨,弄点简笔小品。这已成一种风气。所以现在真正直面现实的画家,反而不多。然而艺术家不感动于现实,又何来创作的冲动与激情?没有这种激情,又何来艺术的创作?没有自己的感动,又何来欣赏者的感动与共呜?此《乐记》所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又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或许就是因于一个真正艺术家的感动,李锛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兴趣。他画海南的渔民,亦画湘西苗山的果农,广西瑶民的赶集,巴山背二哥的背篓生涯。从《川东锣鼓》,彝寨《山风》,到《五指山下》的织锦,都可以找到这种源自生活的感动。李锛在《糖关刀》一画中画自己小孩子时的记忆:“予幼时读重庆西来寺小学。校门外杨二爷是糖人高手,技艺精湛,于今不忘。”李锛的糖关刀,也勾起同为重庆人的笔者许多儿时亲切的回忆。也让我想到齐白石晚年画外婆倚门听铃(齐儿时放牛自己脖子上系一铜铃,好让家人知其动静),池塘小虾夹脚的的作品。李锛的题材多种多样,生活情趣、民族风情、儿童生活、劳动生产、戏曲人物,林林总总,这些来自真切生活的感受,谁能不与之共呜呢?而此种共呜,就是艺术感染力的源泉。更让人感叹的是,李锛对生活的热情,不只是民俗风情的好奇,对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他有着真诚的关切与直接的参与。2007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因道路堵塞去不了现场,他们就画他们身处其中的滞留无数旅客的北京、贵阳、长沙的车站,画他们身边与这场灾难有关的场面。雪灾组画未竟,汶川“5.12”大地震又至。这次,李锛干脆径直去了地震灾区当志愿者,冒死出入于危楼瓦砾之中,一边直接协助解放区救助灾民抢救伤员,一边也尽画家之天职收集资料准备创作。让人感慨的是,李锛不是应景似的画上一两幅应付展览(那在当时的画界也是时髦),而是一画就是几十幅的组画!况且,这每一幅都不是小画,每一幅都是六尺整纸以上,人物多在十几人乃至几十人以上的宏篇巨制!没有一种真正的激情,对生活对民众对社会的责任与激情,谁会画这些题材而且画得这么多这么大!有这份热情和社会责任的画家,全国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