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所:艺术品市场转型契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19日 08:23 中国金融网

  自去年全国范围内清理整顿各类产权交易所以来,文交所备受争议,更饱尝冰火两重天的滋味,原本以为自此身居冷宫的文交所,却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的视线中,让我们看到,他们似乎并没有因为整顿而闲着,反而稍微喘息后越发活力充沛了:成都文交所拟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文交所(香港)与土耳其华商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浙江文交所探索电视剧产业融资新模式、山东文化产业项目在上海、深圳两大国家级文交所同时挂牌推广……

  文交所的出现,尤其是它带来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对当今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究竟具有怎样的影响?是否会成为艺术品市场转型的重要契机呢?

  亟待转型的艺术品市场

  上世纪90年代,以嘉德拍卖为代表的中国艺术拍卖,开启了艺术市场化的先河。到了本世纪初,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被世界藏家盯上,成就了张晓刚(微博)、岳敏君、曾梵志等一大批当代艺术家,尤其是2005年至2007年,当代艺术品市场提前驶入了高铁时代,被指此三年把艺术市场未来至少二十年的利润都给透支完毕。

  今天,当代艺术市场格局已开始发生变化,人们在惊呼利润究竟进了谁的腰包,谁会是最后一个傻瓜的同时,终于开始冷静下来思考关于中国艺术市场生态的问题,比如完整的产业链中,终点是消费,但只看到投资,没看到消费;合理的艺术定价机制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但现在是“艺术家自报价——画廊调整价格——拍卖定价”;一个健康的艺术品市场应该是自由开放的,配有健全的法律法规,还有行业自律,但眼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连起码的诚信都缺乏。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下,中国艺术市场的缺陷开始暴露,但国家通过行政方式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投入、支持虽然给疲软的艺术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另一方面也拖延了艺术市场改革的机会。

  由政府主导建立的文交所的出现,是一个信号。2009年国内首个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平台——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揭牌。文交所带来的创新产物是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就是将文化艺术品拆分上市,像股票在证券市场一样,价格浮动形成盈亏。接着,政府发现文交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操控,最终以灾难性、戏剧化的结局草草收场。就像故事情节在高潮时戛然而止,人们期待着更加精彩的下一幕,期待着一场艺术品市场的变革。

  份额化交易模式的变革

  跳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在没有健全市场体制的环境中,懵懂地走过了二十多年。理想中的中国文交所恰好补救了原先艺术市场机制的缺陷。

  当前的艺术市场显然过度倚重投资、忽视消费,在这种畸形的模式里,买单者多半都是投资者,甚至投机客。而真正的艺术品消费市场中,买家应该是以收藏为首要目的的藏家和将艺术品作为审美消费品的消费者,比如个人、饭店、酒店、会所等等。文交所中的艺术品因份额化而使得投资门槛降低,普通大众都能够进入这个平台。试想随着经济发展而购买力不断提高,而且对精神消费需求越来越大的中国消费者,会不会趋之若鹜呢?

  没有持续的、大众的消费市场,艺术品市场只能制造些价格飙升的艺术明星,艺术品价格基本由藏家中的“大鳄”来决定,极度缺乏流通性,变现力也很差。艺术品在文交所中,采取股票交易模式,众多的普通投资者利用自己手中的份额多次出价,反复的自由交易,博弈之后形成艺术品最终的价格,这与市场原理是相吻合的。

  大众艺术消费迅速崛起

  任何一个成熟的市场,都是金字塔形的。成熟的艺术品市场的塔底是什么呢?众多普通艺术爱好者喜爱的平价艺术品。以2011年欧洲艺术市场为例,3500欧元以下的作品占据了欧洲整体艺术市场销售的60%,而中国只有8%。为什么中国缺乏成熟稳定的大众需求?

  在艺术家和大众眼中,艺术品之应该出现在画廊、拍卖行,最后以天价被人收藏。这种对艺术品市场的误读源自亟待变革的艺术市场机制。所以大众始终认为艺术不是他们能消费的,而是去美术馆和展览观赏的;艺术家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奢侈品,不可以进入某个普通人家的客厅或者酒店的大堂。在这种意识的作用下,中国艺术品市场一直缺乏大众消费,无法形成自由开放的市场。

  文交所让稀缺艺术品、大师的作品能被普通消费者触及,还可以分享艺术品升值带来的丰厚利润。某种程度上,这对于将大众和艺术家从封闭的、狭隘的艺术市场理解中解放出来,帮助开启真正的艺术品消费市场具有深刻的意义。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