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军老师用艺术表达理想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17日 20:50 新浪收藏 微博

  文/孙维媛

  初次见到晓军老师,是在傍晚的月坛公园,我和他都是受人之约前去陪同考察活动场地的。刚刚重新开园的月坛公园,草色清新,水色剔透,在闹市的繁华中独辟出一块儿清爽雅致的田园。晓军老师随在人后,不多言不多语,客随主便的谦恭态度,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内敛深沉的画家。没想到晚餐时,他却摇身一变,那么健谈,那么幽默,那么主动,每一句话都有“包袱”,以至于我现在都想不起来一桌美食的花色,是他给大家带来了特有的愉快,晚餐因他的特致而尽兴。

  再次见到晓军老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他送给我一本他的画册,气派却不张扬的八开大本,干净的白色封面,最顶端有着大理石质感的几个字“当代逸品十家”,下面规矩地写着“李晓军卷”。朴素而不失厚重。

  对“逸品”二字该怎么理解?在丛书主编梁培先先生的总序《逸品的现代关注》中有这样的解读:“逸品”之“逸”并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范畴,仅指雅逸、飘逸、畅逸之美,最重要的是它指向一种超越于人世之表的境界提升。作品之“逸”只是这种境界的副产品而已,作品内蕴丰厚与否,这些内蕴所抵达的境界之高低方是论画者斤斤计较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笔简意丰、超于具体形骸之外而能与“天”相通,以天证人、以人证天的哲学背景,保证了逸品之“逸”能够与意相连、与理相连、与道相连,因而,逸品之说超越于所谓的风格、流派的范畴,应是一种以艺术为媒介的人的理想性栖息。

  作为画家和书法家,即便你对他的本人再了解再熟悉,如果没有细细品味过他的作品,就不算真正认识他;即便你没有见过画家或书法家本人,看了他的作品也会读懂他一半的内心世界。因为作品用心之处是作者无法掩饰的内心表达。

  我一个人静静的一页一页翻过画册,带着各种各样的解读,视觉冲击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我并不懂画,不懂笔法,不懂构图,不懂色彩,但我想,不懂并不妨碍我接收画作传递出来的信息,也不会干扰我去感受画作所要表达的情感。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不懂,我才能更专注于最直接的感觉。

  晓军老师的画,带给我已不再是单纯的视觉感受。花似乎有了飘摇随风而至的芬芳,鸟也唱着悦耳的歌声,翠竹倾斜便能感受到风呼啸而过,即便是在纯粹的墨色中也能读出几分明丽。画可以听,可以闻,给你一个引子一个空间任由你想象。晓军老师笔下的花不会一味的鲜艳、秋也没有凄悲的寂寥,是打破了常规思维的表达。有人评价说:李晓军的花鸟是在传统与现代两个极点之间做有意识的深入与开拓的。李晓军,中国国家画院专业画家,早在九十年代初,就以他的那些不拘一格的写意花鸟为画坛所熟识。但他的画并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花鸟,现代社会中的红绿灯、汽车、电线杆等都是他笔下描绘的对象,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晓军老师生于北京,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置身于这个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都市中,用画家的眼光审视着这个世界,用细腻的心灵感悟着生活的真谛,用艺术家的方式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

  所有的事物是经过心灵提炼的精髓,将这些精华用自己的思想之泉温润,大胆地延展在纸上,我想这就是梁培先先生所说的“以艺术为媒介的人的理想性栖息”吧。梁培先先生还这样写道:与他相处,既可以体会到一个北方“大男人”的随遇而安、绝不与人斤斤计较的“老大哥”般的雍容与宽博,也分明能够感受到一位深受京城文化字样的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执着和洒脱。性格使然,晓军老师的笔墨没有铮铮露骨的批判,而是平静的、温存的,甚至用一个不太准确的词,是敦厚的,或许这表达着他的一种热爱、一种期待、一种祝福。

  此时,看着晓军老师的画作,让我想起于重庆作《听雨》诗 :“滴滴更丝丝,江楼听雨时。一灯红豆小,此夕最相思。” 那么的细致入微,那么的缠缠绵绵。

  我以为,人们一定会在他的画中,还能看到他那不拘一格的超越、洒脱和爽朗,还能看到他的几分童趣几分天真,就像晓军老师憨厚而痛快的笑声。

  我想,这些都是李晓军作为一名画家的理想,也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带给每个看到画的人平和与温暖,带给社会和谐与文明。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