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军的艺术观:跖一蹊而跋多途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17日 21:17 新浪收藏 微博

  文/李松

  自清代碑学中兴之后,当代碑学风盛本身是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北人雄强,南人娟秀的大格局已经渐在发生变化。北碑书法之尘封已然被当代(包括南方学子)相当多的书法家所拂拭。涌现出了相当多的属碑学体系的书家。

  李晓军便是其中的一位执着者。

  大凡当代碑学体系的书家,基本走的是碑与帖相融合的路子。因为这是一条通衢,成功者不乏其例。而李晓军所与众不同者,亦同康有为的“无唐法”类似,走的是一元化,以专攻北碑为取向的路子。

  北碑是书法艺术中的一个体系。之所以称之为“体系”,在于它含纳了诸多的风格样式。所谓“一志一格”,“一石一貌”就是这种风格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一体系本身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溶性。体系内部的风格衍化也具有着“无限性”。这就为攻学北碑的书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地,晓军对书法艺术的掘进,在此一隅也就不难理了。从晓军的书法作品来看,他不是在字体之间进行腾挪变幻,而是发轫北碑,由中演绎出多种面目。跖北碑之一蹊,跋书风之多途。仅此这一点,可以看出晓军对碑的独钟程度,同时,也可以知道他对自己艺术追求的自信程度。

  他的自信完全是依赖自己个性艺术观的定位,以及对自己个性审美定势的判断为因果的。晓军认为自己是“性格型”而不是“类型型”的书家。类型型书家具有多点位的创造能力,可以多种字体与形式和相对衡定的风格去表现自己的审美崇尚。而性格型书家,则是以一两种字体与多变的形式和多样的风格去展示自己的审美崇尚。也就是如刘勰所说的“因性以练才”式的定向定位。这无疑是一种准确而理智的并符合艺术规律的判断。北碑具有拔俗的品质,晓军在北碑体系中耕耘起来,最有激情、最能充分展示他的才思。

  晓军对书法的认识,不像一些悲观论者那样,认为古代书法已经尽美又尽善,古人在书法艺术的长河中占满了,以至使我们难以有置足的位置,为我们留下可开拓的只是一些边缘与旮旯的空间。他认为:“业已被发现的书法美和与未被发现的美相比,如同一颗恒星与宇宙相比一样”。他更自信地认为,北碑体系尚属待书家们深掘的一座富矿。

  晓军的创作有几个坐标。其一是以美为基准。北碑具有雄强、野逸、朴拙、跌宕和劲俏、端丽、高古、雅稚等等之美。他在创作中切入某一点,用相应的技巧和语言来表达,是一种以美为追求的理性创作。其二是以情为基准。孙过庭云:“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晓军则“翰不虚动,下必有情”。在不同的情境中,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去阐发不同的情致。闲适时字则温,激越时字则抗,思敏时字则端。依情性而驱动创作。其三是以法为基准。其法是特指北碑的笔法。字法、章法,同时注入墨法的要素。或以方笔、圆笔作点画,或以正欹仰顾造形势,或以整饬散落为谋篇,或以润燥浓淡起韵致。同时还包括以具体的碑版刻石为基调,拓而展之,化用于作品之中。

  他的作品保持着北碑书法美的“纯洁性”,又顽强地表现出强烈个性化的多样性。

  晓军尊碑并不排帖,他对帖学也倾注了相当的心力。他的机警在于不是化碑入帖,而是将帖碑化。这样既保持了他碑学书风的“纯正性”,又为自己的创作拓开了更宽阔的空间。加之他有广泛的爱好,尤其是长期耽于国画,他的作品又具有画境的特质。

  晓军执迷于书法,又执迷于北碑,还可以说他执迷于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这样也就必然导致出他执迷的、不同他人的书风。诚然,他的艺术尚未榛于成熟,他仍处在变化之中,甚至有时还陷在“自我迷乱”当中,但是,他的追求,他的执迷,他的睿智还有他的底气是令人佩服和信服的。

  我对晓军的期望,最好还是在“自我迷乱”当中再“迷乱”几年或十几年,不希望他过早地定型和成熟,因为:早熟的瓜没有大的。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