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馆阁以及馆阁体的浅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24日 22:17 新浪收藏 微博

  王书广

  一、什么是馆阁与馆阁体

  馆阁之称起于五代,梁当初迁都汴,开始设昭文、集贤、史馆,称之“三馆”。后宋太宗在国体的治理中,合“三馆”为院,赐名崇文院,内乃分为三馆,藏书万余卷。另设秘阁,后三馆与秘阁合二为一,史称“馆阁”。

  馆阁体流行于明、清馆阁及科举考试的书体。在明、清时期,科举招募倍受重视,应试者要按规定的文本格律答题,字体统一为楷书。入仕为官以后,为了书写奏折,公文等文书,小楷仍是首选。对读书人来说,小楷是当时不可或缺的技能,特别是清代对科举殿试和官场中的书法用字极为苛刻,不仅要求字迹清晰规范,不能有涂改勾划,也不能用异体字形,如果违反这个规定,应试将被取消资格,若是官员将会受到处理。在这种高压气氛下,清代逐渐形成了规范统一的格律,即为“馆阁体”又称“干禄体”。这种文体主要是为官场或皇帝服务。但在明代称之为“台阁体”。所谓“台阁”,本指尚书,引申为官府之代称,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自帖括之习成,字法送别为一体,土龙木偶,毫无意趣,”这是周星莲对台阁体的定义和褒贬。以上可以看出“馆阁体”与“台阁体”二者质同名异,均为标准的官体。

  二、馆阁体的沿革与形成

  中国自五代以后,木板印刷品逐渐流行,过去帮人抄书的庸书人,抄经文的经生面临生意危机,被迫转入木刻。五代时有个叫李鹗的经生,写着一手标准楷书,因生境清谈,转行木刻。据《金碌》中记载,当时木刻的儒家有九种经典经文(尚称九经),就是李鹗的手笔。唐代的木刻主要是欧、褚、颜、柳四家的标体,字体规范,标准美观。在当时影响很大。宋朝的木刻在沿用唐代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创新。字体更驱规范化。印刷体主要分为二种。一种是由颜体演变来的“宋体”叫“旧宋体”,一种是由褚、欧两体演变来的“聚珍体”叫“仿宋体”。二体的形成和应用为馆阁体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馆阁体的诞生渊源于馆阁文化的发展。宋代最先叫响馆阁文化的是诗歌派。宋初五十年左右流行诗坛的“白体诗”,盛行于宫围馆阁或为君臣之间奉和,或为臣僚之间酬答咏吟,因为作品多为官员,带有浓厚的贵族趣味,平仄有序,对仗平稳,内容充实,词体华丽。史称馆阁诗。它的出现为馆阁体的诞生准备了姓名。

  元朝自灭宋入中原以来,享国九十余年,元朝初对书法不重视,一心想用蒙文为国字,但统一全国后,统治的对象汉族占大多数,蒙文在汉族推不开,为了稳定国家,团结国民,当局仍沿用汉族的一切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元代中叶英宗(名硕德八剌)、文宗(名图帖睦尔)二帝喜好汉字书法,尽管他们的书法没有什么成就,但对书法的发展影响不小。元代对书写要求比较宽泛,馆阁文化平稳发展,没有突破性建树。

  明灭元以后,恢复了汉族的统治,鉴于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统治者为了加强对百姓的管控,在文化教育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时对上层官员、大臣考核极严。动辄给予“廷杖”。除严刑峻法外,明代加强了对官员的考核,推行了科举制度,给学者官员套上了精神枷锁,使之俯首帖耳,老老实实的效劳皇帝。在科举考试中,开启了“八股文”应试者的考卷,要求依照朱熹的注解,阐释儒家的“四书”的内涵,并按固定的模式录取,答者不能有一丝走样,答卷上的字也要按照皇帝的喜好,写的规规矩矩,不能有一点草率,这种要求就是馆阁体的要求,这种字体就叫馆阁体。明代馆阁体精英首推浓度、浓桀兄弟,二兄弟主攻楷书受到了当时皇帝的赏识,得到了高官厚禄,因此,后来的文人、学士纷纷效法,楷书在当时红红火火。书法和“八股文”一样成为人生仕途的必备技能,是获取高官厚禄的必须工具。

  清代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灭明,到一九一一年被辛亥革命推翻,二百六十八年,清代皇帝由满族世袭,统一全国后,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汉族,清皇室唯恐汉族起义反抗,对汉族严加防范,对汉族的文人学士屡兴“文字狱”,找种种借口对其镇压,这里有一案例很能说明问题。如雍正年间(清世宗年号)有一科场考试,主考官出了一道八股命题“维民所止”便被说成“维”字比“雍”字少了“亠”“止”字比“正” 字少了“一”是斩了雍正的头,存心反主,叛逆不道,被处以死刑,全家遭灭门之灾,在这种残酷的统治下,一些文人学士皆噤若寒蝉,不敢随意吟诗撰文,更不敢进行学术交流。在考试中,都驯顺的作“八股文”,写“馆阁体”,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清代书法“馆阁体”最为时髦,不仅皇帝如此,大臣如此,民间也深受其影响。学者、学士、学生均以“馆阁体”为楷模,力争一丝一毫不走样。清代 书法“馆阁体”一直占统治地位。清代取仕为科举制,最高的考试是“殿试”,殿试及格者为“进士”,进士分三等,叫做一甲二甲三甲。一甲二甲的进士一般分到翰林院工作,入翰林院的人叫“翰林”,写不好馆阁体的人不能入“翰林院”。因此“馆阁体”又叫做“院体”,文人学士做了翰林才能高官厚禄,衣锦还乡。所以,在清代“馆阁体”书法是学子升官发财的阶梯,写不好馆阁体的人永远为人下。致使清代的书法千人一面,无有生气,长期迂回不前,未有创新发展。

  从“馆阁体”产生、形成、发展可以看出,“馆阁体”是历代皇帝为了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和工具。“馆阁体”的形成,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从古至今,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三、馆阁体的利与弊

  凡事有利都有弊,馆阁体也不例外,它的形成、发展、应用对中国汉字书法亦有利弊。我认为有利的方面主要有两点:

  一是规范了书法公文用字的标准。我们知道历史上中国书法是一种文化工具,当时人人都写,人人都用,不分官方民间,不分楷书草书,随心所欲,愿怎样写就怎样写,致使中国书法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人们急需一种工整美观的书写标准,馆阁体应运而生,它从“楷法遒美”的书法大家中遴选精品,制成规范,全面推广,使文字书写、文字格式实现了标准化,欧阳中石先生谈到馆阁体的好处时说“配制均停,调和安协,修短合度,轻重中衡”。中石先生接着说:“从尚法这一类来看,定标准、定要求、教有序、学有法、把艺术的要求用比较严格,比较合理的办法规定下来,这是一种建树,而这种建树,对于打好书法基础,规范书写的法度和规则,以及对于书法传统的继承和延续,又恰恰是有益的,所以对馆阁体不能轻率的否定。而应以历史的观点看待之”。

  二是实现了由毛笔书写到印刷业得变革。在中国历史上,汉字诞生以后,由刀刻到发明毛笔,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毛笔被发现以后书写的对象范围广了,它可以写在竹、木、锦、纸、叶上等,改变了过去甲骨文只是能刻在甲骨上。毛笔的出现也为书体的创造提供了可能,随之出现了隶书、楷书、魏碑、行书、草书等。在中国历史上秦汉以后的文人学士开始创作大篇的诗赋,由于这些文人学士忙于创作,对自己的文章无暇整理、抄写,于是众多的庸书人应允而生,这些人生活在基层,生活清贫,写着一手好字,多以抄书,抄经为生,是他们推动了中国书法的发展,他们是民间艺术巧匠,他们首先在汉字中发现了美感,创造了汉字的审美型式,由于庸书人的发展,创造了大批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书体不断的被淘汰又不断的被刷新,为刻版印刷业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馆阁体的弊端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是影响了中国书法的全面发展。在近代书法史上,对于馆阁体颇有微词,甚至被贬的得一无是处,罪莫大焉,俨然是阻碍和束缚书法艺术发展创新的罪魁祸首,对于这样的论述我不敢苟同,但明、清两代偏重馆阁体—楷书,确实对中国书法的发展造成伤害,这是不争的事实。众所周知,明、清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强制实行馆阁文化,号召全民学习馆阁体,全民临写馆阁体,全民应用馆阁体,形成了举国一体,造成了书法领域一花独开百花杀的局面,剥夺了人们对其他书体的爱好,影响了中国优秀文化的全面传承,如果没有明、清两代的影响,中国书法的今天会更好。

  二是影响特殊人才脱颖而出。在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中采用“以书取仕”的标准。在答题中“楷法遒美”是第一要求,考生如果馆阁体书写规范,便可由庶民走向仕途之路。此间,许多落魄潦倒的穷书生因达到“楷法遒美”的要求,一夜之间变成万人趋奉的人上人。正如康有为所言:“马医之子,苟能工书,虽目不通古今,可起徒步积资取尚,侍、耆老可人学士,昔之以书取司空公而诧为异闻者,今皆是也。苟不工书,虽孔、墨之才,曾、史之德,不能阶清显,况敢问卿相?是故得者若升天,失者若坠地,失坠之由,皆以楷法,荣辱之所关,岂不重哉!”(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干禄第二十六》),以上可以看出康有为对以书取仕的不满和忿恨,因为他是以书取仕的受害者之一。

  康有为,字长素,号更生。别署西樵山人,生于咸丰八年,广东南湾人,他继承阮元,包世臣的理论,完成了他的《广艺舟双楫》(又名《书镜》),是晚清最为重要的书法理论专家,他的著作广征博引,资料翔实,体例严谨,论述宽泛,是一部宏伟博洽的著作,纵观中国书法历史,在理论上与之匹敌的少之又少。像康有为这样才高八斗文豪都未入翰林,可见明、清“以书取仕”的标准贻误了多少志士奇才啊!

  以上是我对馆阁体的一点看法,请读者斧正!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