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甲骨文的特征与断代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25日 20:15 新浪收藏 微博
王书广
一、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镂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因形生意的字体,距今已有三四千余年的历史。因为是刻在牛胛骨、鹿头骨、龟甲上的文字,故名甲骨文。亦称“龟甲文”、“卜辞”、“贞人文”、“契文”、“殷契”等。
甲骨文是随着原始人类意识的发展而诞生的文字。众所周知,原始社会阶段,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认识肤浅,导致迷信盛行。每当在生产、生活等重大活动如祭祀、射猎、婚庆、丧葬、灾祸、收获、出行时等无一不占卜,以测凶吉。占卜后恐遗漏忘缺,用刀将占卜之果,琢刻在甲骨上,以备使用研析。这些镂刻者,当时叫“贞人”(即史官),甲骨刻好后一般都留下他们的名字,现在看来这些刻字者就是当时的“书法家”,后人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敬仰,把他们刻写的甲骨文称作殷商时期的“贞人”文字。
二、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
甲骨文历史久远,后随着历史的推移和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逐渐走出人们的视野,甚至于由于传承隔断,清朝以前始终未发现甲骨文出土和学术成果。直到清朝末年光绪皇帝时,河南安阳西北的小屯村(古代称殷墟)一带的农民在农田里挖掘时首先发现甲骨碎片。而后又在陕西省周原地区 、山西洪赵坊堆村等多处发现甲骨文。据史料记载,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北京国子监金石学家王懿荣见到甲骨文残片后,对此产生了兴趣,深入多处发掘地,收集甲骨文残片,而后进行整理、辨认,并建立档案。正当王懿荣如痴如迷研究甲古文化时,国难发生了。1900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王懿荣被迫投湖自尽。王懿荣所藏的甲骨几经折转,传到刘鄂手上,刘鄂接续前人研究成果,继续收集整理,后在好友甲骨文爱好者罗振玉的支持下,于1903年出版了《铁云藏龟》。此书一出,便在学术界引起轰动,华夏祖先的甲骨文字也让世界产生了震惊。
对殷代甲骨文字的辨认和考证,弥补了断档的华夏古代文化,验证了中华民族的远古和原始文化的精深。
随后,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孙治让等人和一些钟情中国古代文化的外国学者,也加入到了甲骨文的研考阵容,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孙治让出版了《契文举例》,罗振玉发表了《殷墟书契考释》,王国维出版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郭沫若发表《卜辞通纂考释》,商承祚出版了《殷墟文字类编》,中国科学院编撰了《甲骨文全集》等著作。这些著作的面世揭开了华夏文明的面纱,为后人研究华夏的远古文化打了基础,铺平了道路。三、甲骨文的表象与特征
1.甲骨文的结构。从甲骨文的结构上看,甲骨文只注重了象形,象物,不计笔画多寡,有些字正反相背很不统一。
2.会意字处理方面。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注重偏旁会合,含义的明确,不求固定。
3.甲骨文的形体。主要根据象形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时一个字可以占几个字的位置,可长,可短,可方,因贞人刻字习惯而定。
4.甲骨文的笔法。甲骨文是刻在较硬的兽甲骨上,受甲骨面积、刻字工具等约束,所以笔画较细,字迹较小,方笔居多。
5.甲骨文布局。甲骨文章法上视甲骨而定,以密为主,以疏为辅,疏密相应,古思古趣,耐人寻味。
通过多年来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人们发现,尽管甲骨文属原始文字,但它已内含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三个基本要素:章法、用笔、结字。不同的是书法是用毛笔,而甲骨文是以刀(铜刀、石刀等)代笔。关于结字,主要是指构成字的六个基本要件,即为指示、象形、会意、形声、假借、转注。这“六要件”实实在在含在甲骨文中,从现在发掘的甲骨文可以找出许多例证。所以说甲骨文是中国书法的前身,没有它的出现就没有中国书法的今天。
四、甲骨文刻写风格及断代
在商王朝后期270多年间,由于人类智商的发展,契刻工具的进步,贞人刻字技巧的变化,甲骨文出现了不同的风格。近人董作宾在他的著作里,根据卜辞中的“世称”、“称谓”、“贞人”、“字形”、“书体”等,综合分析,做出了甲骨文的断代,他以贞人为主要依据,“贞人”不仅是当时卜辞契刻者,而且是王者左右的史官,是当时的“文人”、“书法家”。所以分期必须以不同时期贞人的刻字风格为准,史学家对甲骨文分期有过不同看法,但多数人认为董作宾将甲骨文断代分为五期比较科学,逐渐形成共识,后人在研究甲骨文时多采用五代分期。现将甲骨文的分期简述之。
1.甲骨文发展的第一时期
从董作宾的“贞人断代”看,第一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盤庚、武丁。(约公元前1334年~前1275年)。贞人有“宾”“、争”、“亘”、“永”、“韦”等120多位,他们都原于武丁时期,其刻写风格是用刀有力,雄伟劲健,直线较多,圆转的线较少,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牛胛骨卜辞”,本大骨版精如玉,字行中多涂丹朱。书体雄健宏大,操刀遒劲,线条交代清晰,毫无苟且混馄,从章法上看,自左向右通行排列,顶头齐整,字体大小错落有致,有的字大占两字位置,不显臃肿,小字有扁有宽,亦不觉局促,今天看来,尽管时逝几千年,仍不失为一件珍品。
2.甲骨文发展的第二时期
甲骨文发展的第二时期(公元前十二世纪上半叶)是祖庚、祖甲时代。这一时期著名贞人主要有“大”、“旅”、“行”、“兄”、“喜”、“荷”、“逐”、“尹”、“出”等。祖庚、祖甲时期继承发展了武丁时期刻字特点,风格稍有变化,基本上墨守前规,字迹工整,大小适中,书风比武丁时更娟雅、细巧、圆滑、飘逸、颇具神韵。当时用原始的刀具在坚硬的龟甲上镌刻实属不易,且章法规整、结构精美,可见当时贞人运刀如笔,炉火纯青,十分难得。
3.甲骨文发展的第三时期
甲骨文发展的第三时期(公元前十二世纪下半叶)是廪辛、康丁时代。当时贞人有“彭”、“狄”、“口”、“宁”、“蓬”、“显”、“教”等。其中“旅”、“口”、“荷”三人是第二时期的老史官。廪辛、康丁兄弟在位时,起初任用前贤,传承前规,后来老的贞人陆续死去,新的贞人尚未成熟,故后期作品粗糙,幼稚,书风潦草颓靡。刻写质量明显下降,虽然有的作品细丽工整,但仍暴露出稚拙细弱的缺点。
4.甲骨文发展的第四时期
甲骨文发展的第四时期(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下半叶至公元前十一世纪上半叶)是武乙、文丁时代。贞人作品有署名和不署名之作。署名贞人有“卤”、“取”、“我”、“史”、“车”、“中”等人。武乙时期的卜文特点,大字较多,书风粗疏古拙,气势凌厉,一扫以前的颓靡之风,尤其是有的笔画起、落笔,已不用以前的两头尖风格,这时起落笔已变成方形,表明当时出现双刀刻意,起落笔先横切一刀,似秦汉印章镂刻中的重刀,刻艺的变化使线条前后趋向一致。文丁时期部分贞人的作品,表现刚劲峻峭,刻笔生动,多运用方笔,兼有放逸的趣味,文字细小秀丽,自然生动。
5.甲骨文发展的第五时期
甲骨文发展的第五时期是帝乙、帝辛时代(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当时贞人有“黄”、“泳”、“立”等人,这一时期因出土甲骨甚少,而出土的许多卜辞为禹王自贞,所以此时期贞人较少,加之复古之风较甚,刻写的段、行、字及风格与前人相似,注重工整均匀,规范秀丽。此期刻写大字较多,小字偏少,大字刀痕淋漓,豪纵奔放,上继武丁遗风,下启西周金文之意,如“泳”、“黄”等贞人的作品通篇联属,字字端正,一丝不苟,每版甲骨都井然有序,郭沫若曾经说过,文字是语言的表象。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它决不是一个人一时的产物。甲骨文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成熟文字。它的形成、发展源远流长,它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根基。认识甲骨文,研究甲骨文,传承甲骨文,不仅是考古工作者,古文化研究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书法爱好者的责任。书法家应以书法的视角诠释甲骨文,研析甲骨文,把这一古老的中华始族文化发扬光大,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