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用油画表现中国气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17日 18:04 重庆晨报 微博

  每一个熟悉中国当代美术史的人,都不会对何多苓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从上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的领军人物,到新世纪渐行渐远的个性化探索。说起何多苓的作品,我们的脑海中就会不自觉的蹦出这样的关键词:忧伤、优雅、高傲、高贵……

  从去年开始,何多苓名为《杂花写生》系列作品,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优雅依旧的画面上,是充满诗意的空灵。何多苓说,这些看似随意的写生画,是他回归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探索。作为一个油画家,他对西方绘画技法的修炼,可以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何多苓在美国的经历他游历于各大博物馆,当众多的西方艺术品使他产生审美疲劳时,却意外欣赏到了一大批中国古代优秀画家的原作。回忆起当时的感受,他用了“震撼”这个词来形容。

  二十年后的某天,当他看到自家院子里,那些亲手种植的月季与杂花蓬勃绽放时,艺术家敏感的神经再次颤抖,他想到了古人,想到了徐渭,他感觉到他与古人同时面对着同样的场景。于是,他用油画笔触,画出了《杂花写生》系列。

  就像去年出版的《天生是个审美的人》的书名一样,何多苓从未停止过对美的探索。他是感性的,同时也是清醒的。他知道他作为一个油画家的优势。他要做的,是用西方的绘画语言,表达东方的、中国的人文精神。虽然《杂花写生》系列,只是他绘画语言的一次阶段性探索,但我们更愿意把它视为一个中国画家对民族文脉的独特传承。上周在成都家中,何多苓说:“不管我画什么题材,我都希望观者看到,这是一个中国画家的作品。这是我毕生的追求。”文/李炼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