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生活理想:对话魏云飞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1月13日 06:36 新浪收藏 微博

  文/姜彦文

  学习

  姜彦文(以下简称姜):小魏你好,平时我们交流的虽然比较多,但正式的交流这还是第一次。按照惯例,还是先谈一下你学画的一些经历。问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就是通常有很多人会觉得一个小孩子的文化课不好,才去学画画,你是因为这个才学画的吗?你小时候的功课怎么样?

  魏云飞(以下简称魏):呵呵,我应该不是这样。因为当时我的学习还不错,中学是当地重点中学的实验班,文化课很好。走上这条道路,确实是因为喜欢美术。从小时候就特别喜欢,最早先知道齐白石,看到他画的一张水墨的《虾》。当时记得特别清楚,是在老版的,70年代出的那种美术书上,长方形的,从中间折开,里面有蜡笔画和简笔画。在封二上有两张图片,一张是齐白石的照片,另一张就是这幅《虾》。这是给我最早启蒙的画。还有就是母亲工作的学校有一个教美术的老师,每天带我去他们那画画,经常鼓励我,所以后来也就兴趣更浓了。但是上了中学以后,画画确实是对文化课成绩有了一定影响,一直到高中,成绩就一直是中游了。再后来,因为特别喜欢画画,老师也建议考美术,家里就同意了。走上这条道路,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喜欢。

  姜:从小喜欢到考美术,然后考进了美术美院,总体而言,你的求学道路算是比较顺利的。谈到美术学院,一些评论文章对你作品赞誉最多的一个方面恐怕就是你扎实的学院派功底了,你觉得学院给你最多的是什么?

  魏:是的,比较顺利,但当时也确实下过一段苦功。美术学院给我的收益是其它环境所无法比拟的,最大的受益恐怕还不是单纯的技法,或者画过多少张画。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思路,对中国画的认识,对传统的理解,还包括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种相对清晰的理解和感知,这些对自己画画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从学院毕业后,继续留在学院里任教,老师们还依然都在身边,可以继续得到老师们的帮助和批评,从这点上来讲我是相当幸运的。天津美院的国画实力比较强,学术氛围相当浓厚,学院味也比较强。其实我现在也是一样,感觉和上学的时候还是一样的,依然还是要认真学习,而且越学越感觉不足。

  姜:我也有这种感觉。我们是一起上的研究生,又同时留校。感觉到其实学院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环境、一个氛围。谈谈上学时候的情况。

  魏:本科毕业的阶段主要还是探索,总是希望能有一个样式展现出来,所以那个时候也是受到了当时一些画派的影响,比如说构图上注重冲击力。所以那个时候画的画比较多,尺幅也比较大。上研究生以后,对自己进行重新的认识,有所改变,反复的临摹了和研究了一些画,所以又画了一批倾向于传统的东西。现在也基本上是沿着那个路子再继续往下画。

  姜:你说的这两条路,比如那些尺幅比较大、个性比较强的作品,现在还画这类的创作吗?还有花鸟画,记得在上学的时候你画了很多的花鸟画作品,后来这些画就怎么就见不到了呢。也是不画了?

  魏:这两方面画的都比较少了,只是一个阶段的东西。不过,下一步的计划却正是想画一些尺幅比较大的山水。身边的朋友和老师也经常向我提到这个问题,因为山水画的大画和小画还是有所差别的。大画有大画的要求和独特的意味。

  以前画花鸟一个是因为有花鸟的课程,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喜欢。现在也画,但只是作为一种画山水之后的放松或者调剂。

  理想

  姜:我感觉你的大部分作品中都能让人感到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可以说是造境的理想化或者说是笔墨的理想化,也可以说是对传统的理想化,对写生的一种理想化。我曾经给你写过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理想的家园》。那你能否谈谈你的生活状态和理想之间的关系?

  魏:现实生活主要就是教学和创作了。目前教学任务比较重,下了课大部分时间又都是在搞创作,画画、看书,基本上很忙。

  但是从我的自身性格来讲,骨子里还是比较怀旧的,非常向往古人的田园生活。但是那个时代已经不可返回了,所以就寄托在其他方面上,你可以从我画里感受到,我一直想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从作品的绘制上,画面境界的追求上,我都希望流露出深深的传统气息,也融合了我的理想,当然要达到完全和谐是比较难的。这也是一个比较老的话题,关于传统和创新,继承和发展,太多人谈论的问题。我当然也是用自己的理解来做出选择。

  姜:我以前写过的“理想的家园”的意义也在于此,但并非单纯指你所说的有古意,仅仅强调有传统的东西在里面,我认为这还不足以概括你的作品,更多的是你的作品中有你的自己的一个理想化倾向。这并不是宋人的一个理想或者元人的一个理想状态,而是你自己追求形成的一种理想状态,一个自我精神的家园。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你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境地,所以把自己的心思放到另一个方面,放到自己的画中。

  魏:应该是这样,因为现实生活中节奏比较快,各方面的事情也比较多。所以画呢,也应该是对自己的一种放松,放松之后的一种表达。但是我也不想给它附加特别多的东西。主要是把自己的身心放到里面,表达出来就行。

  传统

  姜:很多人就是只能画大画而不能画小画,或者是只能画小品而不能画大画。对你来讲,以前看到的你的作品都是大画,但最近又都是小画。希望早点看到你的大画。我知道“运元人笔墨,写宋人丘壑”对你影响颇深,在你的作品中可以说一眼就能够找到宋人的影子,宋代绘画对你的影响一定相当大,我们暂不讨论是怎样的影响,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宋元绘画的吧。

  魏:宋元绘画,尤其是宋代绘画,我觉得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顶峰,山水画更是。那个阶段的山水画是那样的写实,却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拟,而且宋代绘画不管是《溪山行旅图》、《万壑松风图》这样的巨迹,还是一些小品都能感觉到非常静穆和庄严、端正的气息,像纪念碑一样的感觉,就是强调一种庄严肃穆的状态。当然我们更可以从中感到宋人对待艺术的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虔诚心态。撇开名气不谈,我觉得每个画家都有无懈可击的笔墨技法,而且他们把自己对自然界的看法和自己心态这两点结合得非常好。让人感觉非常的积极,非常的入世,当然这种感觉是儒家精神的充分体现。我对那段绘画非常欣赏,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也是对宋人山水的探讨。

  姜:问这样一个问题,从一个画家的角度看,你觉得我们的时代还会出现像宋代绘画一样的作品吗?

  魏:我个人觉得,恐怕很难。但是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我觉得对于宋代之后的绘画来说,不会再出现一幅《溪山行旅图》了,因为没有范宽了,大家也不在是身居山林之中了。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宋人关注自然的态度,包括宋人把自然转换成笔墨的一些经验。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对师我心的把握,甚至笔法、墨法、水法等等。我自己更看重学习绘画中规律性的东西。就是说把传统当作一个宝库,找到自己认识到的闪光点。我一直觉得对于传统的理解不单纯是临了多少画,记住了多少画家的作品和生平简历。我认为一件很当代的东西也可以蕴含着很深刻的传统的东西。这个问题是对画家自身素质的要求,对传统的认识和把握能力。这个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非常的难。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的拒绝它或者真正地回到古人的时代,我想这也没必要,学习的传统最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那种精神实质,就是说没有必要重形式,而看内容和实质。对古代的向往都是一种理想,我们去追求,但是我们又确确实实是置身于现代生活当中的,我觉得我应该是很好的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想画画无论如何都要画出反映时代的东西,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现代,传统就是不断地创造。这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了,当然关于创造每个人的着眼点不同。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