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收藏中国》序:中国富强之后做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1月14日 12:07 新浪收藏 微博
中国富强之后做什么?(序二)
——吴树(微博)先生《谁在收藏中国》序言
摩罗
我知道这个标题过于简单,有点费解。按照我的准确意思,应该写成这样:《假如中国有朝一日果然终于有点富强了,除了必须处理好国内事务以外,在外交上首先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可是这样一来就太像欧洲的书名,而不像中国的书名。中国的书名尚简,《诗》、《书》、《礼》、《易》等等都是一个字就打发了,《左传》、《论语》也才两个字就搞定。至于诸子,干脆不用书名,写上作者的名字权充书名,于是有《孟子》、《老子》、《庄子》等等雅称。直到现代作家鲁迅,还是喜欢一两个字就把题目定下来,诸如《坟》、《药》、《雪》、《复仇》、《祝福》、《故乡》、《呐喊》等等。上学的时候也得老师耳提面命,作文题目一定要简。不得已,只好尽量简省。比起《诗》、《书》、《礼》、《易》来,已经复杂许多倍了。
我之所以要讨论“假如中国有朝一日果然终于有点富强了,除了必须处理好国内事务以外,在外交上首先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主要是由吴树先生的大作《谁在收藏中国》引起的。本来中国的事并不是我说了算,“假如”中的事更是有点缥缈,何须我来操心。可是这本《谁在收藏中国》老在我耳边嚷嚷文物的事情,什么掘墓盗宝如同囊中取物,国宝仿制怎样以假乱真,千年瑰宝如何惨遭劫掠,万年圣物怎样流落英伦,黑市交易如何一夜暴富,拍卖会上什么价值连城,等等等等。许多有趣的问题扑面而来,叫人心生好奇,很想明白个究竟。不知不觉,就掉进了吴树先生的陷阱。
令人惊奇的是,到他的陷阱里走一趟,只要能够全身脱险,收获还真是了得。对于中国文物界的状况,对于文物投资和交易,对于文物鉴赏和收藏,都能有个大致的了解。甚至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历程,也增长了若干知识。
《谁在收藏中国》的热闹和有趣,一定能博得千万看客的倾心。夹杂在热闹和有趣之中,作者吴树先生还用一种严肃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国宝级文物的坎坷遭遇和目前流落异国他乡的悲惨命运。
为什么那么多国宝被关押在欧美等强大国家的博物馆里?是不是因为文物就像皮鞋一样,通过一个国际市场相互流通,从而中国市场上也有美国生产的皮鞋,美国市场上也有中国生产的皮鞋?这样说来,中国的博物馆里应该也有英国的、美国的、法国的、德国的、俄国的、日本的文物。可是,中国普通的观众都不会不知道,在中国的博物馆里是看不到西方强国的文物的,除非在文化交流活动中,邀请有关国家输送一些文物来举行短期展览活动。三两个月之后,这些展览的文物都是要物归原主的。一件英国出土的文物,我相信它的灵魂已经跟英国的泥土和空气相互渗透,它只有安居于那个岛国才能实现身心和谐,才能拥有最真实最灵动的生命。如果将它关押在中国或者澳大利亚的博物馆里,它会因为脱离了自己的家乡而渐渐枯死。所以,强迫它迁往异国他乡其实就是对文物、对它所承载的文化之灵魂的扼杀。这样的扼杀跟屠杀一个种族、消灭一种文明,颇有相通之处。
虽然中国的博物馆里没有关押西方国家的文物,西方的博物馆里却关押着千千万万中国的文物。这些文物都是从哪里来的?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凝聚着华夏先民灵魂的文物流落到洋人的家园里?地球人都知道,那是西方列强侵略和殖民中国时,掠夺而去,偷盗而去。无论是逼迫中国购买鸦片的英国使者,还是火烧圆明园的联军士兵,还是到中国来进行探险和考察的美国学者,他们很多人都是这些文物的抢劫者和偷盗者。
也许有几千万件中国文物在外国人的豪宅里失魂落魄地痛哭,我们这些华夏子孙最多只能像探监者一样,偶尔隔着玻璃看上一眼,无法跟它们说话,无法送上慰藉,更无法解救它们的悲惨命运。
让我们浏览一遍吴树先生给我们列举的相关数字。
——英国各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宝有3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几乎都在馆中。这些文物珍品涵盖了近7000年中国历史,其中许多都是从未面世的孤品。商代青铜双羊尊、西周康侯青铜簋、邢侯簋、敦煌壁画、汉代玉雕驭龙、唐代黄玉坐犬等,都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它们大多是在近代殖民时期从中国非法劫掠所得。
——法国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260万件,卢浮宫博物馆羁留中国文物达30,000件以上,其中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的收藏量达6000多件。其分馆吉美博物馆还收藏中国文物数万件,占该馆馆藏文物总数一半以上。其中历代陶瓷器12000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此外,巴黎等市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收藏数量均与卢浮宫不相上下。法国国立图书馆收藏敦煌文物达10000多件。这些文物均是在近代殖民侵略时期从中国非法掠夺所得。
——日本大小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近200万件。仅东京国立博物馆一家,就藏有中国历代的文物珍品9万余件。其中珍品、孤品不计其数,远远超过中国国内的普通博物馆。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破坏的古迹达到741 处,被抢中国文物多得无法估计,仅战后日本方面自己统计的数字就有360万件。著名的北京猿人头骨化石,在日本侵华期间失踪,据研究者估计,很可能被日本军方偷运回国。前些年中国学者在日本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行为,遭到日本官方的制止。
——德国各大博物馆都藏有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据该国相关刊物披露:有据可查的总数大约在30万件左右。这些中国文物主要是通过两种渠道来到德国: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抢得、20世纪初借考古为名从中国盗得。
——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设有10个中国文物陈列室,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该馆几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国文物,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竟然将中国文物确定为该馆的主打收藏对象,现有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清的陶瓷2000多件,玉器1200多件、青铜器部约有800件,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仅最近30年通过走私等非法手段流入美国的中国文物就有230万件,这个数字不包括殖民时代从中国掠夺和偷盗所得。
——俄国当年从中国掠夺的文物珍宝也数量惊人,仅仅一个圣彼得堡的东方研究所,不仅有来自圆明园和故宫(微博)的中国明清时期文物,而且还有更为珍贵的敦煌遗书1.2万件,该书藏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本土。而我国国内现存的敦煌遗书也只有2万件,其余则被英、法、日、奥、瑞典等国瓜分。
说这么多闲话,好像跟我的文章标题完全无关。然而这一切都是必要的铺垫,下一句就要出现关键词了。假如中国有朝一日果然终于有点富强了,针对外国首先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些凝聚着中华先民智慧、血肉和灵魂的文物,从外国博物馆中要回来,从强盗的后代手里要回来。那些文物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人生命的一部分。由于它们的失散,中国从肉体到灵魂都是不完整的。不要以为把租界收回了中国就完整了,不要以为把香港澳门收回了中国就完整了。我认为,即使把西方列强从中国人手里掠夺去的所有国土都收归中华,中国依然会因为那千千万万的文物被迫躺在强盗的家里而不完整。所以,我们必须像解救被劫持的人质一样,解救那些可怜巴巴的文物。
也许有人说,中国已经够富强的了,我们把那些失魂落魄的文物要回来不至于太难吧。一些国际组织不是有规定,谁的文物就应该归还给谁?是的,我还找到了这样一句话,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无可替代的遗产归还给它的创造者》的文本:“一个民族天才的、最高的化身之一是其文化遗产。这些被掠夺了文化遗产的男女公民至少有权要求归还那些最能代表他们民族文化艺术的珍宝。”这句话不就是我们要回被掠夺文物的道义依据吗?
不仅如此,国际统一私法协会于1995年制定的《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在第三条第一款明文规定:“被盗文物的拥有者应当归还该被盗物”。这句话不是明显对我们有利吗?
可是,在第三款,该条约还有这样的规定:“任何关于返还被盗文物的请求,应自请求者知道该文物的所在地及该文物拥有者的身份之时起,在三年期限内提出;并在任何情况下自被盗时起五十年以内提出。”——这个条约为什么要有这样一条限制性规定?
我们不妨算一算时间,全世界贫弱民族摆脱西方列强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有两个高潮,一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二战结束于1945年,那时候大规模的殖民活动已经日落西山,西方列强对于全世界的控制力开始下降,他们不得不纷纷从殖民国家退出。因此,以殖民方式和战争方式进行的大规模文物抢劫和偷盗也到此为止。
从1945年到1995年,正好是五十年。所有被掠夺、被偷盗文物的国家和地区,没有权利再提出归还那些被掠夺、被偷盗文物的权利。所以,这个条约制定的游戏规则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样的:被偷盗文物的拥有者应当将被偷盗的文物归还给该文物的原来主人,但是,欧美殖民者在殖民占领时期掠夺、偷盗的文物,原文物的主人没有权利提出归还文物的要求。
最近几百年,国际社会制定的一切游戏规则,都是由西方人主导的,都是维护他们的利益的。所以,在这样的国际格局中,中国要想按照由西方人主导制定的国际公约索回那千千万万被掠夺的文物,暂时还没有可能性。
中国要想拥有索回被掠夺文物的能力,还必须真的富强起来,必须真的强大起来。必须强大到在国际主流社会拥有较多的发言权,能够参与甚至主导国际主流社会游戏规则的制定。直到那个时候,那些流落异国他乡百十年,正在日渐枯死的中国国宝,才有可能改变悲惨的命运。只有当那些在殖民战争、殖民奴役中失去的文物都回到了它们的故乡,中国的生命才是完整的,中华民族的生命才是完整的。一部悲惨的丧权辱国痛史,才算大致结束。
然而中国目前还只是刚刚实现温饱,还处于走向小康的艰难行程之中。中国要想参与并主导国际社会游戏规则的制定,此一目标似乎还有若干距离。国人尚需付出巨大努力。
但是中国毕竟已经实现温饱,跟以前饿殍遍野、任人宰割的局势毕竟不可同日而语。站在今天的地位来讨论结束痛史、追讨被掠夺的文物,已经不是痴人说梦。所以,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时不时地这样问问自己:假如中国有朝一日果然终于有点富强了,针对外国首先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从今天起,我们也不妨时不时地这样警示自己:到那一天,应该把那些凝聚着中华先民智慧、血肉和灵魂的文物,从外国博物馆中要回来,从强盗的后代手里要回来。不要让那些文物失魂落魄地流落在强盗的丛林,日渐枯死。让它们回家吧,让它们回到炎黄尧舜的后代手中,回到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的后代手中,回到康有为梁启超的后代手中。
为什么富强之后在外交上首先要做这件事?因为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生命才算完整,才算丰满,才算强壮。
感谢吴树先生的精彩作品,它用生动的故事、丰富的知识、严肃的态度、真挚的民族感情,强烈的责任心,深深地感染了我,激发我理清了这么一点想法。吴先生还用索序的方式赐给我机会,让我将这种想法表达出来。
半年之前,吴树先生此一书稿尚未竣工的时候,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中国那么多国宝流落海外,摩罗呀,这事你真该写一写。我当时竟然以太忙为由推辞了这位长者的建议。今天想来,觉得十分惭愧。也许我应该学学吴先生的责任心。
二零零八年金秋,写于中国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