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谁在收藏中国》后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1月16日 10:35 新浪收藏 微博
后 记
除开夜间,我很少用哲学或政治经济学去演绎自己的生活,因为我的思想容易困顿于极端情绪的挑逗,即便在通往地狱与天堂的零界,如果上帝缺乏幽默与激情,我宁可选择与魔鬼共舞。大概是性格使然吧,在身体极度疲弱的阶段,我选择了这样一个充满刺激与诱惑的选题——直击中国文物市场。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我几乎天天都挣扎在黑暗的人性炼狱里,不停地化妆、不住地蜕变、一次次地轮回着人世间令人憎恶的角色:盗墓贼、走私犯、骗子、奸商……以至于结束采访、文稿杀青后,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里,我依旧惴惴不安、魂不附体,掩卷而无法停思。近两千个寝食难安的日日夜夜,数百位形形色色的受访者,听不完的离奇故事,看不尽的重重骗局,至今还如梦魇一般,继续困扰着我多病的身体和惶恐的灵魂,让我似乎还有千言万语如鲠在喉。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重开文物市场,至今已近20年。这20年,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也许这个问题太大、太系统,不是三言两语、信口雌黄所能解答,但记者还是愿意道出一己之见。
记者以为,中国文物市场的开放,促成了全民性的藏宝运动,获益有三:
一是从经济价值上唤醒了国人对文物珍宝的敬重,尽管这种敬重与对赵公元帅的膜拜如出一辙,但在客观上却也起到了保护文物的作用,因为从此再也不会有人为了“破四旧”而抡起大锤去砸烂康熙大帝使用过的酒杯或商周王朝的青铜礼器。同时,在天价文物的感召下,不断有许多稀世罕见的国宝横空出世,闪亮登场。不管它们经谁之手、来自何方,毕竟可以让我们多一些机会瞻仰祖先智慧的余光;
二是大层面、大范围普及了文物基本知识。广大收藏者出于“实战”考虑,急用先学,大大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和对文物鉴赏方法的认知。记者亲身感受,现在就连一些处在“半文盲”状态的文物贩子,都能熟练地与你言谈历史朝代、点评文物珍宝;
三是全民藏宝带动了全民造宝,全民造宝不但让许多农民提前脱贫致富,而且还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广大农村中的艺术人才。如故宫(微博)与国家博物馆(微博)“打眼”收购的“北魏陶俑”的制作者——河南农民高水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高超的仿制古陶器技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艺术家”称号,他制作的唐三彩器和北魏陶俑流行全世界。
正如记者在正文中所言,客观、理性的分析我国文物市场的现状,我们也不难发现它所面临的难题:收藏与毁灭交响、贪婪与审美共存。这一源于精神层面、浸透了拜金主义世界观原则的难题,已经直接引发了建国以来、继“文化大革命”文物浩劫后的中国文物业第二次巨大危机。这一次危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无法遏制的国际文物走私导致大量中国文物珍宝外流;二是高科技文物制假导致原有文物鉴定手段失灵,从而直接危害了中国文物的信誉度和可读性,同时也使得博物馆的馆藏质量受到严重质疑;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盗墓致富”、“骗术为王”的攫财手段,以巨额利润为诱饵,标榜唯利是图,使得“勤劳致富”、“取财有道”等传统美德遭受实质性的冷落,长此以往,势必败坏民风民德,动摇国之根本。
记者当然希望有人能开出灵丹妙药,治愈中国文物市场现存的不可忽视的顽疾,可是我绝不相信一些理论家轻松的诳语:“让市场自我纠偏”。这是对历史、对祖国文物事业极不负责任的轻率论调。倘若按照这些人开出的“良方”给药,文物管理部门继续“无为而治”,我国的文物市场势必病入膏肓,中国的文物事业也会由此而坠入万劫不复之险境!
何谓良方?良方安在?自古以来,行文者天生就只会以“危言耸听”警醒世人,而无能治乱安邦。但愿有关行政者能尽快给中国的文物市场开出“救市良方”,以防止国之瑰宝毁于一旦,拯救古国文明免遭拜金主义之涂炭。
如果这本书给方方面面的人带来不快,敬请原谅,记者只是杞人忧天,说出了想说的真话而已。
吴树(微博)
2008年10月于北京私寓